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新课标对自读课文作了十分明确的教学要求:自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自测,培养和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以配合讲读课文的教学,完成听、说、读、写训练。从教材编排的体系来看自读课文是讲读课文的迁移,是讲读知识的补充训练。因此把握和选取有效的课内自读课文的教学方法,对于促进讲读课文的教学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通用教材把课文分为三类,即讲读课文、阅读课文和独立阅读课文,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高年级来说主要是为了加速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本文仅就讲读课文的基本训练谈一些看法。(一)加强讲读课文的基本功训练,要从全局着眼,明确讲读课文在教材编写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通用教材的编写体系,  相似文献   

3.
语文第三册     
3.讲读课文。这是课文的主体。全册有讲读课文19篇。生字共146个,约占总生字数的30.4%。随课文识字,体现了识字和阅读相互促进的关系。讲读教学要突出重点,抓好基本功训练。本册讲读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加强词和句的训练。通过课文让学生理解词语在句子  相似文献   

4.
潘新征 《考试周刊》2011,(90):46-46
纵观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着重讲读.轻阅读课文的教学现象。试看,现在举行的阅读教学观摩课不是清一色的讲读课文教学吗?学界普遍认为,讲读课文有得讲、容易上.而阅读课文讲得少、放不开。加之,平时对于讲读课文和阅读课文的理解与实践因人而异.以至于讲读课文与阅读课文的教学几乎没有区别。其实,阅读课文的教学是讲读课文教学的延续,是阅读教学由扶到放的过程,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必要条件,它最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此,我结合自身教学谈几点对阅读课文教学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初中语文课本设置的课内自读课文是讲读课文的补充和延伸。这类课文要求在课堂上由教师指导学生细读,每篇课文一课时。这就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这类课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果不注重学法指导,不是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就是把它处理成讲读课文。如何处理这类课文?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一、明确教材特点,精心备课,认真设计教法、学法。从讲读课文到课外自读课文的过程来看,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课内自读课文处于由扶到放的中间环节上,属于半扶半放的那一类;从课内自读课文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来看,课内自读课文紧承于讲读课文之后,利用讲读课文中学到的知识来学习这类课文,其编者意图是很明显的。  相似文献   

6.
新编语文教材把课文分为讲读课文、课内自学课文和课外自读课文三类。对于这三类课文,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本文谈谈我的做法。一、讲读课文,我确定的教学目的是,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读”能力,因而教学方案是“以讲为主,以读为辅”,教学方法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读分析,学生阅读思考。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为了通过  相似文献   

7.
讲读课文是学生获得读写知识、形成读写能力的主要材料,所以,教师要通过讲读课文的教学为学生打下扎实牢固的知识基础。讲读课文的读写知识是落实在文章的字、词、句、段、篇上的,只不过具体的年级、具体的课文各有所侧重罢了。下面结合第六册《沙漠里的船》  相似文献   

8.
讲读课文是进行阅读训练的主要教材。五年制第一、二册共有讲读课文22篇,其中第一册7篇,第二册15篇。六年制的第一册与五年制的相同,第二册比五年制的少3篇讲读课文,篇目是《好孩子》《我选我》《她是我的老师》。 讲读课文内容涉及的知识面较宽,思想性较强,有利于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讲读课文的形式多样,富有儿童情趣,可以使学生在兴味盎然中学习语文,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9.
备课是讲读教学的课前准备,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可靠保证。备课除了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之外,便是设计教学方法。而设计教学方法的重要一环,便是搞好如何讲读一篇课文的教学总体设计。 什么是讲读一篇课文的教学总体设计呢?所谓讲读一篇课文的总体设计,就是讲读一篇课文教学计划的轮廓,教学思路的主线,教学结构的框架。简言之,就是讲读一篇课文教学过程总的方法步骤。 为什么必须搞好讲读一篇课文的教学总体设计呢?因为这关系到讲读教学的难与易,简与繁,顺畅与阻塞,成功与失败。 有一次,一位青年教师讲授《最后一课》,当他指导  相似文献   

10.
课文的精讲要向提高写作能力上转化,在讲读课文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实现讲读课文与写作思维训练的双重转化。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教材中,安排了三类课文,即讲读课文、阅读课文和独立阅读课文.讲读课文属于精读教材,自然需要进行精讲多练。至于如何处理好阅读课文和独立阅读课文,我们的体会是,要明确教材编排的目的,这就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能在阅读课中,灵活运用讲读课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第十册《穷人》是一篇讲读课文,篇后安排了“真情实感,恰如其分”的重点训练项目。教学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体会文章里的思想感情,辨析词句,发掘语言因素。重点训练项目是体现在讲读课文当中的。突出重点训练项目,首先必须抓住讲读  相似文献   

13.
阅读课文是介于一、三类课文之间的半独立阅读性质的课文。既要注意同讲读课文、独立阅读课文有所区别,又要加强同它们的联系,是二类课文教学的重要特点,也是难点。因此,我们有必要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二类课文与一、三类课文的区别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训练任务的侧重点不同。讲读课文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自觉地获取语文基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阅读课文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讲读课文中获得的有关读写知识得到印证、补充、复习  相似文献   

14.
多读多思多练──谈小语讲读课教学银川市新城区教育局丁凤琴讲读课文,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凭借,也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在讲读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有些教师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法,成了“讲听课”。教师绘声绘色,口若悬河,学生呆听、呆记、...  相似文献   

15.
讲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整套教材体系中,讲读课文属一类教材,是各册的重点课文,各组教材的领头课文。此类课文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其余两类教材教学质量的高低。基于上述认识,本文试图以一次讲读教学为例,谈谈改进讲读教学的做法和体会。在钻研教材中,我们有这样的想法:既然整套小学语文教材分成三类,能否把一篇讲读课文也看成三类教材的综合体。教师备课时,根据大纲的要求、课文的内容和学生的实  相似文献   

16.
“讲读课文”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读懂课文,交给学生阅读的钥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讲读课文为什么要坚持“以读为基础”呢?因为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通过阅读的实践才能培养起来;另外,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得从阅读开始。讲读课文如何做到以读为基础呢?这就要求在整个讲读教学中,以学生的读为主要活动,教师的讲应该以指导学生阅读为核心,还要认真处理好讲与读的关系:读是基本的,要解决懂的问题;讲是为了更好地指导读,要以讲来扶读。讲和读又是不可分割的,在教学中,还应做到读中有讲,讲中有读。以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阅读教学改革的突破,教学中,笔者以讲读课文为本,以自读课文为桥梁,以课外阅读为触角;“三段式”结构以循题而读,设疑自答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这对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发展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下就以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为例,谈谈议论文的阅读教学。 一、讲读课文是“正本清源” 这指的是把语文教学的位置摆正,即真正以语文课本中的讲读课文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源头,引导学生从讲读课中找到分析议论文的钥匙。本单元课文是学生升入高中后接触的第一组议…  相似文献   

18.
一、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必须对三类课文进行研究现在的中学语文统编教材,有讲读课、课内自读课、课外自读课三类教材,讲读课文由教师教读,课内自读课文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堂上阅读,课外自读课文由学生在课外阅读。设置三类课文,既适当增加了阅读量和扩大了知识面,又不加重教学负担.为此,就要正确处理三类课文,既不能不管课文类型,统统上成讲读课,又不能抛开自读课,只上讲读课.应研究编者的编排意图,明确各类课文所承担的职责,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上,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既要从讲读课的角度去思考,着眼于老师的讲,也要注意学生的“自学”,要注意三类课文的区别,充分发  相似文献   

19.
《数星星的孩子》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四册第五组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册一共安排了14篇讲读课文 ,它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 ,在低年级要通过讲读课文反复不断地指导学生朗读 ,初步掌握阅读的方法 ,培养阅读习惯 ,以便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低年级的讲读课文区别于中高年级 ,应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重视字词教学 ,字词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 ,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识字基础和识字能力引导学生自己读准字音、分析字形、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义。2 重视朗读的训练 ,强调朗读是最重要的阅读手段。课堂上要拿出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朗…  相似文献   

20.
一、课文类别不同,教法有异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课文分为讲读课文和阅读课文。类别不同,教学方法也应不同。就拿讲读课文来说吧,顾名思义,包括教师的讲和学生的读两个方面。教学这类课文就是通过教师的讲,教学生学会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读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