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市某小学三年级数学期末测试中有如下一道题目:笔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2006×7 357×9 3000÷8 5440÷6 据命题人介绍此题是参考人教版《数学》第五册总复习第1题设计的。题目来自教材,属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没有超出《教学大纲》和《调整意见》规定的考试范围。事实上该校三年级学生中的绝大多数都会计算。但在阅卷过程中,针对一部分学生对“一位数乘多位数”用除法进行验算的问题发生了争议。  相似文献   

2.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教师要以学生熟悉的事物为题材,提出作文的范围与要求,指导学生自己拟题作文。”现行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里的作文训练,大多数也只指定写作范围,没有限定题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拟题”训练,这是大纲、教材及教学的要...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需要指导学生自编题目,以巩固某项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编题常有下面的三种方法。1-根据图示编题。一般地,教师提供线段图或情景图,图上标明一些数据,学生根据图提供的信息,编制题目。例如,看下面的线段图编题:这题对初学加法应用题的学生较适宜,他们不难编出“小朋友种树,河边有8人,山坡有9人,一共有多少人”之类的题。如果去掉图中的“?”及线段下方的线,则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编出不同的题目。如“河边有8人,山坡有9人,山坡上的人比河边的多几分之几”等题。2-根据题的结论要求编题…  相似文献   

4.
教学理念 “题好一半文。”好的题目令文章充满精气神,让人一看就有阅读的欲望,因此,指导学生拟出漂亮的文题,是每位语文教师必做的功课。笔者以此为出发点,带领学生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中探寻幽径,发现别样天地,学会巧取文题。  相似文献   

5.
在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材(2006年6月第三版)63页有一道讨论题:“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分别在什么部位开始被消化?” 这道题首先问的不够明确,题目中的“消化”是指物理性消化还是化学性消化?还是二者兼而有之?不同的理解,会产生不同的答案。  相似文献   

6.
谈教材中的片断作文教学桂林市榕湖小学汤荡“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断”,是“九义”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三年级作文训练的要求。与普通教材在三年级一开始就要求写成篇的作文相比:第一,它紧扣中年级的训练重点──段的训练。在讲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读懂每一个自然段,在作...  相似文献   

7.
薛珍宝 《甘肃教育》2013,(24):42-42
一、熟悉教学大纲。钻研教材内容 教学大纲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的依据,也是考核的依据。因此,教师要重视大纲的学习.只有对教材有较深刻的理解,才能驾驭教材。要理解教材,不能只读一课或一个单元,必须通读全册教材,有条件时应通读全套教材。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教材对音标和拼读规则的教学安排。  相似文献   

8.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用在数学教学中也同样有意义。要解决数学问题首先要审题,而读题则是审题的第一个步骤。学生通过读题,理解题意,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明确目的要求,才能确定解题方法。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读题的教学。在解答文字题时,读题必须准确,不能添字或漏字,关键字、词要读重音。例如“用1.6与0.4的和减去它们的差去除0.5,商是多少?”在读题时,“除”不能读成“除以”,题中的“和”、“差”应该读重音。应用题的读题有“三读”。一是初读,即了解性读题。通过初读,了解题目中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已知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一大特点,就是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余地,设置了形式多样的思考性问题。本文以第六册第四单元“应用题”例2为例,谈谈对改进教学方法的探索。题目: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把9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教材在给出第一种解法后,提出:“还有别的解答方法吗?”接着给出了第二种解法,如何处理这一问题呢?现简介三种方法:门)教师象征性地提出:“还有别的解答方法吗?”然后便直接指出此例还有第二种解法.并指着题中的条件“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问:“要求每组有多少…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理解了题意,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审题是基础,应用题教学必须在审题上下功夫。由此可见审题的重要性。那么,应该如何“下功夫”呢?   充分读题、养成自觉弄清题意的习惯。读题,是审题的第一步,它关系到审题的质量。一年级时,主要由教师范读,学生跟着学读,然后逐步过渡到学生独立读题(默读)。在应用题审题的教学中,可以采用三读。初读:要求要懂得题中的每个字词的读音及意思,了解应用题的内容情节,弄清题意;复读:收集信息,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再读:明确条件和问题分别表示什么“量”。如“生产小组要加工 78…  相似文献   

11.
最近在小学三年级一次复习时,笔者出示这样一道题:全班48名同学游三峡大坝,坛子岭景点购票须知:个人票每人10元,团体票50人以上,按每人8元收费,问:应该怎样购票?题目一出,学生纷纷举手列式解答,48×10=480(元),老师问一名学生:你是怎样想的?这名学生说:“我们有48人,每人10元,48人乘以10元,等于480元”。老师问:能不能少出点钱呢?学生说:“不能,因为我们只有48人,不够50人以上,不能按每人8元购团体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在几何教学中,教师不能就题论题,要有意识地拓宽思路。以一题多解激发学生学习心向,培养学生“独出心裁”地解题,培养思维独创性,以一题多变,在加深知识理解基础上,培养思维灵活性,挖掘题目内在联系;以一题多用,形成知识网络,培养思维多向性。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教材共有68道思考题,这些题目内容新颖,形式多样,多数难度较大。在教学中如果处理得好,引导得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智力,扩大和加深学生的知识。而要处理得好、引导得法,教师首先要弄清题目的解法,探讨解答的完备性,做到居高临下,心中有数。例如,第三册44页第8题:想出三个数,填在下面式子的空格里,使它们相加的和跟它们相乘的积相等。用尝试的方法容易得出“0 0 0=0×0×0”及“1 2 3=1×2×3”两个答案。但是这对老师来说是很不够的,教师还应研究解答的完备性。事实上,学生很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别的三个数会有这种性质吗?这  相似文献   

14.
数学中考命题多是源于课本而略高于课本,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刻领会初中数学教学大纲的精神实质和中考的具体规定,立足课本,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每道例题、习题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研究它们的内在联系及其应用价值;研究它们的形成、变化、发展和推广过程,这样就可以避免题海战术,达到学一题,会一类,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即是源于课本的原型题而又拓展为中考题的实例.……  相似文献   

15.
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载体,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从属于、服务于师生教与学的需要。因此,教师要改变那种“教课本”和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变“依纲靠本”为“尊重大纲、活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现结合几年来的学习与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做法和体会。一、掌握教材,用活教材新大纲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要凭借教材这一资源优势,加大深入探究力度,创新…  相似文献   

16.
新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这是我国首次将开放性问题写进了教学大纲,说明开放性问题有着重要的教学价值。现行小学数学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中有许多开放性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以发挥它们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方面的作用。   1.举例。教材中,有大量的问题是要学生举例说明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等方面的材料,举出许多互不相同的例子。教材中要求学生举例的,大致有这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要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新的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教师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它们为激活中学写作教学指明了方向并提出了要求。那么,教师如何综合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如何让学生易于动笔,如何让学生乐于表达。笔者认为,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解除束缚,走出传统的封闭的写作教学模式,即写作教学要具有开放性。  相似文献   

18.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一、二年级的识字教学要高度重视,三年级以上也不可忽视,特别是三年级。三年级现已使用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法,该教材立足于素质教育。这样,在教学方法上就既不能用过去师授式的“先识字,后读书”,也不能停留在一、二年级那种导学式的“边读书,边识字”(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而是要确立一种符合语文教学大纲精神,能够提高学生素质的新模式。 一、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9.
最近教育部正组织力量着手修订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教学大纲及教材 ,并首次明确提出教学评估的要求。此次教学大纲的修订 ,将“成绩考查和评定”改为“教学测试和评估” ;改进测试和评估结果的报告形式 ;注重评估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语文教学大纲从教育观念、评估内容、评估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强调不能用难题、怪题和繁琐、机械的题目考学生。强调教学评估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 ,并能发现和鼓励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使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大纲要求评估方法和手段多样化 ,改进考查…  相似文献   

20.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份小学数学毕业考试的学生答卷,其中一道3分题被阅卷人判定为错答。题目:“某乡挖一条长3600米的水渠,前6天挖了450米,照这样计算,全部挖完还需多少天?(只列式,不计算)。”该生答案:“3600÷450×6-6”。此题目的答案在我看来是完全正确。但阅卷人为什么要判错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先后走访了11位数学教师,并查阅了小学数学课本及参考书。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在走访的这些数学教师中,有一位教六年级、三位教三年级、一位教初中的教师认为列式错误;有二位教六年级、二位教初中的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