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笑话一箩筐     
直接数学课,教师在指导学生解答应用题。师: “学校买粉笔用了60元,每盒粉笔2元,学校买了多少盒粉笔?”生: “30盒。”师: “这30盒粉笔是怎样来的呢?” (想引导学生列式)  相似文献   

2.
一、引入师:小朋友们,你们一定帮爸爸妈妈买过东西吧?买过什么?生:我帮奶奶买酱油。生:我给妈妈买她喜欢吃的瓜子。师:帮家长买过东西的小朋友举手。(绝大多数小朋友都买过)看来我们101班的小朋友都特别能干。你们愿不愿意帮张老师买东西呀?生(大声地说):愿意。师:非常感谢。但是我有个要求,不仅帮我挑选出满意的商品,还要帮我算一算价钱,行吗?生:OK.二、展开(一)买毛巾和牙膏师:瞧,超市的东西可真多呀,有生活用品、学习用品、零食、玩具等。我们先来到生活用品区。我挑了3块比较漂亮的毛巾和3支牙膏,但是…  相似文献   

3.
张冬梅 《江西教育》2005,(18):38-39
片断一师:老师昨晚在文峰超市买了一些东西,这是购物发票。同学们从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呢?生1:老师买了巧克力夹心饼干,单价3.30元,老师买4盒花了13.20元。生2:老师还买了一瓶美年达饮料,花了2.20元。生3:1瓶牛奶3.8元。生4:老师一共花了47.54元。师:同学们说的都是些什么数呀?  相似文献   

4.
刘玲 《贵州教育》2005,(19):31-32
一、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师:小朋友们,跟爸爸、妈妈到商店买过东西吗?我们来看一段录像(出示商店情境)。你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买东西要付钱。生:我看到了售货员找回顾客的钱。……1)激发兴趣。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钱呢?生:买东西。生:游玩的时候。生:报名的时候。2)导入新课。师: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生:叫人民币。师:今天我们共同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2.小组合作、获取知识1)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师:请每位小朋友拿出信封内的人民币,每个小组的小朋友轮流认一认,看谁认识的人民币最多。(学生互助认识人民币)生问:(…  相似文献   

5.
片段一 出示情境图: 师:从图中,同学们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从图中,我知道了1个书包20元,1个笔记本5元,1盒水彩笔18元. 生:图中一共有3个人,小军、小晴和售货员阿姨. 师:要解答"一共用去多少钱"这个问题,还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生:我们要知道是谁买的东西,买了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6.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交流师:同学们,你们自己到商店买过东西吗?生:买过。师:买过什么东西?生1:铅笔。生2:橡皮。……师:看来,大家买过的东西还真不少。瞧,这两个同学也在商店买东西呢!(出示课件)2.观察信息窗,提出问题师: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生1:每根圆珠笔芯0.2元。生2:小男孩要买3根圆珠笔芯。生3:每根橡皮筋0.05元,小女孩要买9根。师:根据相关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相似文献   

7.
片段一 出示情境图: 师:从图中,同学们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生:从图中,我知道了1个书包20元,1个笔记本5元,1盒水彩笔18元。生:图中一共有3个人,小军、小晴和售货员阿姨。师:要解答“一共用去多少钱”这个问题,还需要知道什么条件?生:我们要知道是谁买的东西,买了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8.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数量词。那么,什么是数量词呢?其实,这个问题特别简单,虽然我们以前从没有学过它,但同学们早已在生活中运用了它。不信,咱们表演一个小节目,看里面有没有?我这里开了一个小商店,请几名同学来买东西。(师扮演售货员)小朋友,你买什么?生:阿姨您好,我买一袋酱油。生:阿姨,我买两个面包。生:阿姨您好,我买一块橡皮。师:刚才来买货的小朋友真有礼貌,意思也表达得非常清楚。下面我再问大家一遍,刚才这几位同学都买了什么?生:一袋酱油,两个面包,一块橡皮。师:大家注意,…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新世纪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加减法(三)”第一课时。片断一:多媒体呈现一些商品及其价格:①玩具熊33元②篮球18元③书包42元④薯片8元⑤溜冰鞋66元⑥玩具车22元⑦文具盒15元⑧牛奶45元⑨蛋糕24元。1.尝试独立计算。师:我选择商品①、②和③。买这三件商品一共需要多少钱?能列出算式吗?生1:33+18+42。师:大家先帮老师算一算用了多少钱,好吗?(大部分生尝试计算,个别生立刻举手)师:已经算好的同学,请想一想你是怎样算的,也可以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计算方法。(师巡视,并选择两个列不同竖式计算的学生板演)【评析:关注学生的个体…  相似文献   

10.
【片断一】师出示题目:星期天小明的爸爸拿3张壹佰元和56元零钱共356元去商场给小明买衣服,衣服98元,聪明的小明应该怎样付出这98元呢?师:如果你是聪明的小明应该怎样付钱呢?(生独立思考后,相互交流)生1:可以先把56元给售货员,再从100元里给出42元,找回58元,正好付出98元。生2:可以拿出一张100元给售货员,找回2元,这样也付出98元。师:大家同意哪一种方法?为什么?生:第二种方法,因为第二种方法简便。师:如果求爸爸买完衣服后还剩多少元?按照刚才的思路,应该怎样列式?生1:356-98=356-100-2。生2:356-98=356-100+2。师: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两种算…  相似文献   

11.
一、师生交流,激趣导入 1.交流. 师:同学们,这次我来上海还有一项任务,那就是帮我们学校买玩具.我买哪些玩具比较合适?想请你们帮我选一选. 2.导入. 师:昨天下午我在"八佰伴"玩具柜看中了一种电动小马,很漂亮,今天先带给你们欣赏.(多媒体演示: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出现电动小马摇摇摆摆的画面)  相似文献   

12.
设计理念】生活化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趋势。本节课的设计力求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 ,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得以自主发展 ,主动探究 ,增强合作意识。【设计特色】以“说”为经 ,以“演”为纬 ,培养学生求新、求异思维。【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问价师 :今天 ,老师给大家上一节课 ,希望小朋友们都能积极举手、踊跃发言。我告诉大家一个积极发言的好方法。 (看黑板齐读 )想说就说 ,想做就做。 (板书 )师 :相信大家都能做到这一点 !好 ,上课 !师 :同学们 ,你们平时帮爸爸妈妈上街买东西吗 ?生 1:我帮爸爸…  相似文献   

13.
请看我教学《家》中的一个片断: 师:(板书课题“家”)谁认识它?你是怎么认识它的? 生1:是妈妈教的。生2:我的名字中有个“家”。生3:有一次,我跟爸爸到酒店吃饭,他们喝的酒叫“高炉家酒”。生4:电视上有个节目就叫《家人》。生5:我家吃的酱油就是“王家酱油”。从以上这个片断足以看出课外生活是小学生识字  相似文献   

14.
师 :曹老师有一件事想麻烦大家。(出大屏幕)这位是哈尔滨市花园小学的李老师。她听说我到太原出差 ,就托我给她即将上小学的女儿买样东西。昨天一到太原 ,我就去了康达商城 ,想为她的女儿买个文具盒 ,可是挑来选去就是拿不定主意。后来我听说太原滨河小学四年一班的学生特别会买东西 ,所以就想请你们帮这个忙。愿意吗?生 :(异口同声地)愿意!师 :待选的文具盒样品都在这里 ,请大家看看。(出大屏幕)这些文具盒怎么样?请你说说看。生 :这些文具盒图案新颖 ,美观实用。师 :像这样说就叫做概括说。的确 ,这些文具盒都有各自的特点。能说…  相似文献   

15.
一、谈话引入,板书课题。 一、听录音朗读课文,思考:美丽的星空卜,公园的水池边发生了什么事? 三、讨论: 师:故事的主角是谁呀? 生:蜻蜓、蚂蚁、睡莲、萤火虫。 师根据回答用红笔板书。认读生字:莲) 生:我知道老师为什么用红笔板书。 师:你说说看。  相似文献   

16.
"简便计算"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去超市买过东西吗? 生:(齐)买过. 师:你们真棒.小小年纪就能帮家长做事,了不起.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购物中的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一、整体关联,循理入法1.复习旧知:学校需要购买16盒颜料,每盒28元,大约需要多少钱?生:16×28≈600(元)。生:16×28≈480(元)。师:在不需要准确结果的情况下,运用估算可以快速得到大概的范围。(板书:估算)要算出到底要付多少元,就需要——生:笔算。师:你们会笔算吗?请大家笔算一下。2.出示例题:学校有8个版画社团需要添置刻刀。  相似文献   

18.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学校给三好学生买奖品,买了2盒钢笔,每盒10支,一共用去80元。每支钢笔多少元? 学生很快说出丁如下两种解法,并说出了算意。  相似文献   

19.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买过东西没有?会买吗?买东西可有学问了,谁来说说买东西时需要注意些什么?(生说,师板书:说清楚,会挑选,会讲价,会付款)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可说着容易做着难,如果让你们帮助课本中一个叫张小雨的小朋友买文具,这个任务能完成吗?生:能!师:现在我们就把课堂当成一个超市,我做售货员,这是我们的文具专柜,比一比谁最会买文具。师:我是售货员小王,欢迎大家到我的文具店来。(师摆铅笔、橡皮、笔记本、水彩笔……)快来买吧,我店里的东西物美价廉。谁是第一个顾客?生:阿姨好!师:小朋友真有礼貌,你…  相似文献   

20.
一、回忆生活师:(板书:推销)大家想一想,平时和爸爸妈妈去购物,别人向你推销一些商品时,在怎样的情况下你才会购买?生:营业员很热情。生:营业员说得很清楚。生:心情好就买。生:这个东西我很需要,就买了。师:看来,推销有讲究。这节课,我们就来模拟推销的情景,尝试练习如何推销一本杂志或者一本书。从刚才大家的发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