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走进生活,找准起点 上这节课之前,我让学生利用星期天做了调查,你的体重是多少?星期天,你妈妈带你买了什么?你知道它们有多重吗?你还知道哪些物体有多重?学生反馈回的信息:我的体重是62斤,我的体重是25千克,我是58斤。  相似文献   

2.
文质 《语文知识》2002,(1):22-23
数词中有“二”,也有“两”,这两个词数值相同,但活动能力却不尽相同。具体来说有如下三种情况。一、可用“二”,也可用“两” 1.在量词“米”“丈”“尺”“寸”“升”“斤”“亩”等前单用时,如:二米/两米二丈/两丈二尺/两尺二寸/两寸二升/两升二斤/两斤二亩/两亩  相似文献   

3.
朱青 《考试周刊》2011,(10):172-173
一、听课的主要内容 (一)导入新课。 本课学习任务是:复习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力》。(二)复习内容。1.出示课本中图8—3,使塑料尺弯曲,讨论从本图片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引导学生复习弹力、力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这节课的内容是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课前我已让学生带着导学单预习新课,所以课一开始便通过复习自然引入新课。正当大家推导出长方体的体积(V)=长(a)×宽(b)×高(h)后,有几位同学产生了困惑:  相似文献   

5.
<正>缘起某日上课,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课尾总结时,我提问: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你学到了什么?学生纷纷举手说自己的收获。我又问:你还想知道关于人民币的哪些知识?一个个有意思的问题随即出现。学生想了解的人民币知识很多,于是,我决定课后做一次调查(下图),全面了解学生的想法。  相似文献   

6.
享受复习     
欧阳永红 《教师》2013,(25):109-109
复习课难:新瓶装老酒,缺乏悬念,难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复习课烦:繁杂的练习无法绕过,耗时费神.学生疲惫、老师倦怠……教师教得难,学生学得烦,难+烦=效率低。这已是湖南省桂阳县城南完小(简称为“我校”)数学复习课不争的事实。作为分管教学的我,总想为我们的数学复习课做点什么。于是我以长方体和正方体为主要内容,设计了一节复习整理课,并利用湖南省桂阳县的毕业复习研讨活动进行了“实战演练”。“实战演练”中,孩子们快乐并思考着;“实战演练”后,我细致盘点,静心梳理,收获有三:  相似文献   

7.
<正>尺规作图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新增的内容。尺规作图在小学阶段包括的内容主要有:用尺规作等长线段,用尺规作三角形,用尺规探索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其中用尺规作等长线段是尺规教学的第一节课,如何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到尺规作图的价值?笔者进行了相关实践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一、复习旧知,以旧带新求平均数应用题是在学生掌握了等分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之前,先复习关于总数、份数和每份数关系的基本应用题。例如:一台碾米机4小时碾米9600斤,平均每小时碾米多少斤?要求每份数,即平均每小时碾米多少斤,就是要把总数9600斤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即9600÷4=2400(斤),让学生明确:每份数二总数。份数。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数量关系,接着要求学生补充条件和问题:1、少先队员一人植树,一共植40棵,平均每人值多少棵?人王明小朋友3天做数学题,平均每天做多少道题?3、东在生产队有7亩早…  相似文献   

9.
开学不久,听了一节一年级数学课,内容是“十几减5、4、3、2的口算”。教师先复习“几加几得十几的口算练习,接着出示例题(1):“12-4=□”。提问学生:“谁能想出来12-4=?,你是怎样想的?”一位学生回答:“12-4=8。我想:4 8=12,所以12-4=8。”而另一位学生回答:“12-4=8。我想:10-4=6,所以12-4=8。”  相似文献   

10.
去年6月份,我县教研室组织了一节“电子白板”展示课,课的内容是复习“生活中的轴对称”一章(北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数学》下册)。与以往复习课一样的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复习课的特点:复习、提问了基本问题,归纳、总结了知识框架,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各种类型的练习题(如判断、选择、作图、计算、辨析、解释、拓展等),通过练习巩固了重点(轴对称图形、轴对称的性质及应用),进一步明确了概念(角的对称轴),从而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创造性地应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自然     
(三)复习的关键和方法上复习课应解决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作好调查研究,摸清学生实际。如哪些内容容易得手?哪些已过手?哪些还掌握不牢固?他们平常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哪些内容是教师平时教学的不足?把这些情况作为教师制定复习方案的参考。 2.进一步钻研大纲,对照教材,列出“双基”和能力要求的清单,结合学生的实际,确定复习内容和复习重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复习课的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即备好复习课,包括备好观察、实践、讨论、阅读、练习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
“量的计量”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的内容。在进行复习时既要针对复习课型的特点,又要注意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协作学习以及创新意识。一、实践讨论,形成知识网络有关量的知识,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过,这里教学的重点不是知识的讲解,而是通过进一步地整理和总结,使学生建立系统的认知结构。所以课堂上不能像新授那样细致讲解,而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复习时教师可设计这样的问题:(1)请同学们回忆、讨论一下,在小学阶段我们都学过哪几种量?(2)每种量都有各自的计量单位,你学过哪些常用的计量单位?(3)刚才…  相似文献   

13.
陈志银 《云南教育》2000,(11):38-38
改 进复习课的例题设计是激发学生复习的积极性,提高复习课教学效果的关键。例题内容的选编不但要有科学性、系统性,而且要有针对性,即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抓重点、攻难点、补缺陷。要设计出好的例题,教师必须吃透两头:一头是领会大纲,熟悉和掌握教材;一头是了解学生知识缺漏的情况。一、例题要有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在整数加减乘除中,除法的概念是难点。我采用“多题一解”的方法编了下列题目让学生口答。(1)除数是3,被除数是312,求商。(2)312除以3,结果是多少?(3)求3除312的商。(…  相似文献   

14.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对度量衡进行了改革,实行度量衡大小制。(1)度量衡小制:1尺=23.10 cm,1升=200 mL,1斤=220 g。小制用于天文、乐律等特定的行业;(2)度量衡大制:1尺=29.591 1 cm,1升=400 mL,1斤=440 g。大制用于官府征税和民间日常交易。度量衡大小制影响了中国古代度量衡1 300多年。  相似文献   

15.
在教《飞夺泸定桥》(人教版第十册)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内容后,正准备按照课前的教学设计,组织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究课内容。周同学一下子将手举起来说:“我认为敌人实在是太愚蠢了,他们要是事先就把泸定桥炸掉,不就完事了吗?”当即就有好几位学生表示附和。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第十一册[教学过程]一、现场调研设计意图:因为这堂单元复习课是借班上课,对学生原有基础一无所知,故上课一开始就进行“现场调研”.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为针对性地复习作好准备。  相似文献   

17.
龚雷 《现代教学》2006,(4):18-18
在我刚接班不久的一节答疑课上,有学生拿出一道课外书的习题来问我,该题为: 设函数y=f(x)定义在R上,对任意的实数x,y,恒有f(x+y):f(x)f(y),且当x〉0时,0〈f(x)〈1。求证: (1)f(0)=1;(2)当x〈0时,f(x)〉1。  相似文献   

18.
徐健旭 《中学教研》2014,(12):32-35
《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在尺规作图题中,了解作图的道理,保留作图的痕迹.”这就是说要让学生了解尺规作图中作法的来龙去脉,其意义在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语言,提升逻辑推理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空间观念.正如史宁中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中指出:“作图也要做到有根有据……这种要求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理性精神,应当予以重视.”2013年和2014年的中考题中关于尺规作图的命题呈现出不少的“新意”和“深意”.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孕育铺垫 1.游戏:摘苹果(将题印在苹果上,学生口算)。[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李晓渊 《现代教学》2006,(11):26-27
数学复习课上有这样一道例题: 设k为实数,求直线L1:kx-y+2(k+1)=0与12:x+ky+2(k-1)=0的交点P的轨迹的普通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