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物理比喻的含义 在物理教学活动中运用的比喻,我们称之为物理比喻。所谓物理比喻,就是借用学生实践活动中已认知的事物来说明与其本质不同的而又有相似之处的物理概念或论说的一种教学手法。 第一、被比喻的物理概念或论说应是学生所较难理解和接受的部份。例如概念中的“质点”、“热量”、“场”、“电容”、“电动势”等,论说中的“布朗运动”、“几率波”、“轨道量子化”等,这些是物理教学中作为被比喻物的对象。 第二、物理比喻的比喻不但要鲜明,而且要“形”、“实”、“知”。“形”是形象,“实”是具体,“知”是认知。 例如:教材中用“高度差”来比喻“电势差”。比喻物“高度差”是学生已认知的。又  相似文献   

2.
当教师进行教学的时候,总要对事物有所肯定或否定,表明对事物的看法。从逻辑上说,讲课总要运用判断。判断是由概念组成的,但又不同于概念,它是对事物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一个判断分主概念(或主词,用S来表示)、宾概念(或宾词,用P来表示)和系词(是或不是)三部分。系词表示主概念和宾概念之间的关系。即:S是(不是)P 例如,教师上化学课,讲到“还原剂”、“电解质溶液”时,往往用这样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表征(Representation)又称心理表征或知识表征,是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指信息或知识在心理活动中的表现和记载的方式.表征是外部事物在心理活动中的内部再现,因此,它一方面反映客观事物,代表客观事物,另一方面又是心理活动进一步加工的对象.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概念的“心理表征”受到了高度关注,相对于“单一表征理论”,所谓“多元表征理论”即是更加强调数学概念心理表征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第七册课文《爬山虎的脚》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这里的“一脚一脚”能否换成“一步一步”呢?首先要明确课文中的“脚”是特指“爬山虎”这种植物的脚,其概念的内涵与人或动物的“脚”的概念的内涵不同,即二者不是同一个概念.第二要明确人或动物的脚与爬山虎的脚不同:①前者数量是确定的,而后者不确定.②前者是用  相似文献   

5.
有些图案或词语既有“所指意义”,又有“象征意义”。所谓“所指意义”就是用词语或图案指某一客观事物、某一思想概念时所获得的意义。而“象征意义”则是指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扑克牌中的图案与字母都代表和象征着某个时期的历史。因此请你记住,当你在玩扑克牌游戏时,你同时也是在玩历史。  相似文献   

6.
“人本”与“民本”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这两个概念可以说都是中国传统的思想,而又是近现代的表述。简言之,“人”相对于神和物而言,“人本”是普遍的哲学或文化的概念;“民”相对于国家和执政者而言,“民本”是政治哲学或政治理念的概念。[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 :当数学的一个概念被提及或某一个具体的数学问题被接触时 ,人们的记忆很快构成一种刺激 ,处于长期记忆中的某种东西迅速得到“激活”.这种“激活”的东西被看成概念或问题 (尤其是较抽象的概念或问题 )的“心理对应物”.数学的概念掌握、数学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心理对应物”的激活程度 .“心理对应物”即“心智图像”(又称“心理意向”或“智力图像”) ,它是具有某种程度抽象的、模式化了的模糊“形象”,是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深层次的符号 .本文就中学数学教学中 ,如何构建心智图像来谈谈自己粗浅的认…  相似文献   

8.
初中物理课本中的物理概念与日常语言中所用的普通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差别,是物理语言的一个显著特点。这大致有三种情况:l.物理中的意义与日常语言中的意义完全不同。例如质量,在日常语言中,人们常说“教学质量”,“产品质量”,这里质量是指产品或者工程的优劣程度。而在初中物理中,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2.把日常生活中的概念加以推广或者严格的定义,使之成为物理中的概念,这是科学上常用的方法。学生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力”这个概念了。例如说“这个人真有力,能拉动两千斤重的车  相似文献   

9.
温度、热量和内能是初中热学部分非常重要、但又是学生最容易混淆不清的物理量 .同学们首先要搞清楚这些物理量的涵义以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不能根据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习惯用语去“体会”物理概念 ,更不能用对某些物理现象的误解去“体会”物理过程 .例如 ,“天气炎热”和“热胀冷缩”中的“热”与“冷”指的是温度的高低 ;“散热器”和“制冷器”中的“热”与“冷”指的是热量 ;“摩擦生热”中的“热”指的是内能 .又如把一块烧红的铁块投入冷水中 ,铁块的温度降低了 ,冷水的温度升高了 .这里本来发生的是由于热交换而导致物体温度的变化 ,…  相似文献   

10.
“反言”(或称“反言见意”)笔法,是指文章在特定的语境下,不以正面肯定的方式表达思想或情感,而是以说反话的方式予以暗示的一种隐微笔法.“反言”是古代文章批评家从文章作品中抽象出来的一个概念,它精炼地概括了中国古代文章创作中的一个悠久而又独特的笔法.“反言”笔法与中国史学传统中的“春秋书法”有着紧密联系,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人崇尚迂回的言说方式.“反言”笔法有助于文章产生陌生化、含蓄化和反讽的艺术效果,有利于增强文章耐人寻味的韵致.明确“反言”笔法的理论内涵、文化渊源及其蕴含的审美原则,有利于准确把握文章的言外之意,对于深入细致的文本分析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反言”理应成为中国古代文章批评话语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11.
物理概念和物理量历来是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什么物理概念和物理量难教难学?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想对出现在初中物理中的一类物理概念的操作定义(即物理量)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求同行们的斧正。密度是不是质量?压强是不是压力?比热是不是热量?……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但是,初中学生刚刚接触“密度”、“压强”、“比热”等概念时.往往分别和“质量”、“压力”、“热量”等概念混淆.如在“压强”这一章中,认为拖拉机履带的作用是增大面积以减少对地面的压力;又认为两个截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中盛有同样高度的水对底面的压强是不一样的,原因是两个容器中的水的重量不一样,如此  相似文献   

12.
“单元—课时”教学设计既是大概念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教学方式的迭代升级,还是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路径.它以单元为学习单位,聚焦核心素养,围绕某一主题或活动,用大概念去统筹单元学习内容,用大任务、大情境去启动单元学习,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思考、设计和组织实施.“单元—课时”教学设计,既要整体设计“单元呈现”,又要分步实施“课时表达”,关注知识图谱、学习图谱、评价图谱与素养图谱的达成,不断深入推进以素养为本的教学变革,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以计算概念教学为载体,拟对小学数学计算概念教学中如何把握好“合”与“分”的基本思想构建计算知识网络,使计算概念教学落到实处做分析研究. 一、把握好加减乘除意义建构中的“合”与“分” 纵观计算概念,最基本、最原始的概念莫过于加减乘除的意义.它既是整个计算概念体系中的起始点,对整个体系起着统领的作用,又是数学几大体系的综合点,把不同体系的知识融会贯通,增强知识的“生成力”.加减乘除四则计算,往深处想,其实就是建立在“合”和“分”的思想上,只不过略有区别而已.“合”是相对“分”而言的,“分”是相对于“合”而言的,它们既互相联系,又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14.
能量和动量是物理学中两个基本而重要的概念,这两个概念分别是人类追寻“物体运动中的守恒量是什么”和“物体相互作用中的守恒量是什么”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两个概念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在物体的运动过程中或物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个守恒量,而守恒关系又是自然界十分重要的规律关系.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2)中的“追寻守恒量”、选修3—5中的“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是两节突出物理思想、体现物理教育功能的典型教材.  相似文献   

15.
高中《物理》第二册 (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 )“感应电动机”一节中有这样一段表述 :“不仅转动磁铁可以产生旋转磁场 ,用三相交变电流也可以产生旋转磁场”.这里所提及的“旋转磁场”是感应电动机教学中的物理概念之一 ,理论性强 ,比较抽象 ,属于高中阶段选学内容 .若按教材内容讲解 ,学生难懂又学不到知识 .笔者在教学中巧用实验演示 ,围绕“旋转磁场”的概念 ,层层提问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用演示实验引入概念实验 1 展示带有转轴的金属铝框线圈(转子 ) ,用手拨动 ,线圈转动 .教师 :线圈为什么会转动…  相似文献   

16.
《酸碱盐》一章是初中化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同学们在学习时应特别注意字里行间中的限定词、如“全部”、“一般”、“某些”等等。一、概念中的限定词初中化学里的概念,既注意了科学性,又兼顾了阶段性,注意概念中的限定词往往是理解概念的关键。例如,本章中酸和碱的概念都强调了“全部”二字,显然使概念的涵义明确而又肯定,若忽视了“全部”二字,则有可能把NaHSO4看作酸,把Cu。(OH)。C已看成了碱。又圭回,在叙述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类属时.出现了“大多数”的字样,这里为什么不用“都”宇?因为有些非金属氧化物…  相似文献   

17.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整除、倍数和约数的概念,了解整除与除尽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和、差、积及有余数除法的整除性定理。 2.理解一个数能被b整除的特征的概念,掌握能被2或5,5或25,8或125,9或3,以及7,11或13整除的数的特征,并能正确熟练地判断一个数能否被以上各数整除。 3.掌握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互质和几个数两两互质等概念,理解最大公约数及最小公倍数的性质定理。 4.掌握质数与合数的概念,能运用“查表法”“试除法”正确地判断一个数是否是质数,理解“关于大于1的任何整数,至少有一个约数是质数”的定理和算术基本定理。 5.理解用分解质因数法及用辗转相除法求最  相似文献   

18.
一、重点记忆初中物理中的概念、规律有些较平淡、较简单;有些非常抽象、复杂,如不注意方法,往往不容易记忆.譬如:“力”的概念,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好像很简单,但往往不求甚解,记忆不牢固.记忆时应抓住“两个物体”,而这两个物体又有区别:一“施”(施力物体),一“受”(受力物体).这样理解,印象就会深刻,便于记忆.再如牛顿第一定律,应注意突出“一切”、“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总”、“或”这些词.重点理解这些  相似文献   

19.
物理学是借“物”求“理”,物理概念是物理现象的本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所以,为了形成概念,首先必须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感性材料.例如,例举生活中熟悉的实例,或观察模型、实物、示意图,或进行实验等等.然后启发诱导,让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比较现象的共同属性,概括、抽象出其本质,得出物理概念的定义,进而导出物理概念的定义式和单位.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常常把“偏旁部首”做为一个术语应用.其实,“偏旁”和“部首”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汉字的结构可以分为独体和合体.独体字是由笔划组成又分拆不开的,多属象形字或指事字.如“山”,“水”、“田”“中”、“本”等等.合体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组成的,多属形声字和会意字.如:“田”“力”为“男”、“日”“月”为“明”“口”“土”合“吐”,“爪”“木”合“采”等等.这些组成合体字的各种部件,无论在上在下在左在右,统称为“偏旁”.“部首”是字书词书为了便于查找检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