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12月14日,<新周刊>再次拿出版业开涮,因为在当天揭晓的"2003中国年度新锐榜"中,被评为"年度新锐图书"的竟然是一本杂志--<万象>.<新周刊>如是评点<万象>:  相似文献   

2.
<新周刊>于1996年8月正式面世,是中国期刊业创意最新锐,高度市场化的时事周刊. 品牌运营是传媒运营的最高形式.  相似文献   

3.
2005年11月,初冬的北京街头,大小报刊亭中多了一本名叫<风度>的时尚杂志.其东家是北京周报社,但由于是与国际大刊Maxim进行版权合作,创办伊始也掀起男性时尚期刊界的阵阵涟漪.巧合的是,这一年被坊间认为是男性时尚期刊"市场检验年"的开始,不少男性期刊在<风度>出生的11月份遭遇"滑铁卢".选择这个时机空降中国内地,<风度>总编高翊峯称这是酝酿许久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从2003年启动期刊改制以来,期刊大省吉林所属的238种期刊分别在不同层面获得了发展,在42种综合性消费类期刊中,每期发行量10万册以上的期刊有15种.一批新老刊物,如<演讲与口才>、<幽默与笑话>,<意林>、<杂文选刊>,<中国医院院长>等,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迅速提升.这样一批期刊或死而复生,或逆势飞扬,被期刊业内人士称为"吉刊现象".  相似文献   

5.
臻言 《传媒》2004,(3):24-26
新近出版的<期刊中国>一书中,体育类期刊的案例分析,作者选择了中国体育报业总社编辑出版的<搏>杂志,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搏>在中国体育期刊业界的特殊地位与代表性.的确,在中国大众体育期刊的发展史上,<搏>杂志的诞生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在突破中国体育期刊传统形象的同时,奠定了自己在体育期刊界的龙头地位,并树立起强大的品牌优势.  相似文献   

6.
2006年,学界关于中国传媒发展研究在"前承"与"后续"上取得一些引人注意的成就:研究的视野显得更为开阔,减少单纯描述性的层面,更加注重理性思考;在重视单个传媒研究的同时,也强调对整体的观照.为了更加具体的把握2006年学界关于传媒发展研究的现状,我们从新闻传播类期刊中选取了12种期刊作为样本.样本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南京大学CSSCI收录的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指定的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以及一些对传媒发展有较多研究的重要期刊.它们是<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新闻大学>、<国际新闻界>、<新闻记者>、<当代传播>、<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新闻界>、<新闻战线>、<传媒观察>、<中国广告>、<广告大观>(综合版)等.  相似文献   

7.
通过<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New>对2003-2007年图书情报学的34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和论文被引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图书情报学期刊与档案、新闻出版、文学、语言文字、教育、体育等期刊相比较,其影响力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8.
《小朋友》的编辑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如在近代教育期刊史上,商务印书馆的<教育杂志>和中华书局的<中华教育界>常常被人相提并论一样,在近代儿童期刊史上,商务印书馆的<儿童世界>和中华书局的<小朋友>也往往被人连带而谈.  相似文献   

9.
学术类文摘期刊出版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最早的学术类文摘期刊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1956年,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出版了<机械制造文摘>和<冶金文摘>,这是我国最早的一批学术类文摘期刊."文革"中,这些文摘期刊均被停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术类文摘期刊开始陆续复刊,20世纪80年代中期,学术类文摘期刊的出版开始繁荣起来,现存的学术类文摘期刊绝大多数是这一时期创办的.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断调整,学术类文摘期刊逐渐形成了目前的出版格局.  相似文献   

10.
自1990年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一文以来,"核心竞争力"一词被广泛引用.所谓核心竞争力,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的能力[1].近年来,在出版业,"出版社核心竞争力"、"期刊核心竞争力"、"编辑核心竞争力"等概念大量出现.其中,期刊核心竞争力就是期刊能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吸引、拥有和团结作者、读者的影响力和核心能力[2].它是关系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通俗地讲,其内涵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其特征可以归纳为价值性、独特性和持久性.应该说,期刊不同,其核心竞争力的表现也不同.近年来,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得到了期刊社的高度重视,都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本刊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放言产业化的社刊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青年报>关于甘肃<读者>杂志有一篇文章,提出"中国第一期刊为何做不大"的问题.其中有段话是这么讲的:"机会稍纵即逝,现在如果不这么做,随着大量外资期刊的崛起,网络期刊进程的加剧,<读者>将会付出沉重代价."  相似文献   

12.
笔者曾在<四川图书馆学报>1995年第1期上发表了题为<外文期刊题名中"International"问题>一文.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中国期刊网>、<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三大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从中发现三大期刊数据库在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的收录上存在重复收录现象严重、检索性能欠精确、客观性不强、实用性不理想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改进对策,以期使我国数字化期刊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近日,"中国刊业10大新锐主编"评选正式揭晓,《芭莎艺术》主编徐宁、《创业家》总编牛文文、《钱经》主编王东等期刊主编当选。2011年刚刚创刊的《芭莎艺术》执行主编徐宁作为唯一一位时尚类期刊主编荣登榜单。从本届"中国刊业10大新锐主编"评选结果来看,一  相似文献   

15.
学术期刊规范化与期刊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技的进步,期刊的网络化、信息化要求期刊编排规范化,这样做一是信息科技和数字发展的需要,二是传播信息的需要,三是科研管理部门对期刊进行公平、客观的评价及检索的需要,同时也是期刊走向世界的需要.为此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问世和实施.  相似文献   

16.
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加入国际检索数据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期刊国际影响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加入一些重要的国际检索数据库.加入国际检索数据库后会有更多的读者和作者去关注,这将进一步提高期刊质鼍和影响力.综合性期刊由于其"综合性",很难加入国际检索数据库.本文介绍几种重要的国际检索数据库,并分析2004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简称<要目总览>)中综合性医药卫生类35种核心期刊(不包括<医学与哲学>)被国际检索数据库收录情况,试为综合性期刊加入重要的国际检索数据库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4年至2005年,是文摘期刊市场的大战年,各种期刊纷纷登场,各种理念纷纷迭起,市场竞争极其激烈,整个期刊市场就只有两个词形容:外"热"内"冷".办刊热的背后,是市场血拼的冷酷.冷热之间,最具注意力经济的期刊现象,莫过于<格言>这本新锐期刊的强势崛起.它不但让不少办刊人直接关注"格言人"团队和"格言现象",还让业界开始思考期刊市场化发展的内在动向.  相似文献   

18.
期刊的发展趋势与评价标准--来自南戴河的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8月17日至8月19日,"期刊发展趋势与评价标准学术研讨会"在河北秦皇岛南戴河举行,这次会议由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河北省期刊协会、河北省高校学报研究会、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联合举办.来自除西藏自治区外内地所有省份的近200名期刊界同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有如下属性:(一)丰富性.研讨内容涵盖期刊发展和期刊评价两大主题.(二)学术性.国内最具权威性的期刊评价研究机构--北京大学图书馆文献计量研究室、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的主研人悉数到会,另有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和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理事长莅会作报告,使得本会具有较高学术性.(三)适时性.2003年年中至2004年年中,最新期刊评价研究成果--<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概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4年版)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陆续发布,这些成果蕴涵了新的研究心得,体现了新的遴选原则,需要在评价方与被评价方之间进行交流.在这样的需求背景下,推出这次活动显得十分及时和具有较强现实意义.会议研讨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李频 《编辑之友》2005,(1):48-49
<读者>是中国当代期刊界成功的典范,它所产生的期刊文化现实影响和期刊运作创新意义都是丰富而深远的.面对<读者>,我们要欢呼其市场业绩的辉煌,更要揣摩其幕后运作的理性与勤劳.掂量<读者>,我们深感其沉甸甸的思想分量与人文内涵,但也更需要深度解读这一优秀文化结晶的形成由来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素描朱玉祥     
创刊仅8年,<特别关注>期发行量就直奔300万份,在中国9821种期刊中.雄居前三甲.24名员工,2008年上交利润2420万元,人均100万元.中国期刊协会顾问张伯海称赞: "这不仅是中国期刊界的奇迹,在世界期刊市场也绝无仅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