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衡先生的《觅渡,觅渡,渡何处》一文,已选入了高中《语文读本》第二册,作者一开头就说“瞿秋白实在是一个迷,他太博大深邃,让人看不清摸不透”,“他短短的一生就像一幅永远读不完的名画”。然后作者从三个方面写了他的叫人难以理解的地方,那就是明明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化人却偏偏参加了政治运动;明明是一个柔弱的书生,却偏偏演出了一场泰山崩于前的英雄戏;明明可以流芳百世,功彪千秋,却偏偏在临死前写了一篇给他身后带来很多麻烦的《多余的话》。梁衡先生在文章中作了自己的评判,但我读了以后,总感觉作者只是提出了疑问,而…  相似文献   

2.
瞿秋白实在是一个谜,他太博大深邃,让人看不清摸不透;瞿秋白是一幅画,奇幻迷离,繁复多彩,让人永远解读不完;瞿秋白生命短促,行色匆匆,但处境艰危,磨难重重,争议纷纭,历史的烟帷雾幔模糊了珠玉的光彩。然而当你品读《觅渡》时,会顿生一种拨云见日之感,仿佛听到了作与秋白那超越时空的心灵对语。  相似文献   

3.
一、缘起 前几天,在洗手间洗手。忽然身边传来清脆悦耳的女声:“老师,您好,您那次的课真有味,我们同学现在也老是盼望着您上次那样的课!”我四顾,除了我和一戴眼镜的清秀的面生的女生,无他人。我疑惑地望蓿她。“两年前我在高一,您曾借班给我们上了堂课《觅渡,觅渡,渡何处?》!”铃响,她上课去了。戏剧性的一幕激活了两年前那次青年教师课堂比武活动的记忆。  相似文献   

4.
小林 《现代语文》2004,(10):15-15
段长青所著《青春觅渡》近日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作者系涉县第二中学学生,他是带着太行淳朴的深情和大山昂扬高耸的品格来描述一切的,笔下的生活是有感的、多彩的,书中内容是丰富的,涉及面也是较广的。他熟悉的人和事,目睹的空间旷野,山区的变化及精神风貌,学习生活的感悟,课间校园中的场景等都作为描述的对象,用朴实的语言,向上的情调,满怀激情的笔墨记述着。在文学创作的崎岖山路上,在弯曲的激流中,小作者觅渡着———“荡着泓泓春水,载在时时泛起的浪花上,越过崇山,飞过枯壑,在希冀的广野上驰骋。”《青春觅渡》出版@小林…  相似文献   

5.
以《觅渡,觅渡,渡何处?》为分界线,梁衡的散文创作由山水散文转入政治散文。他打破了杨朔散文“物-人-理”的模式,摈弃了散文创作的纯文学倾向,集中展现了散文的描写美、意境美和哲理美。  相似文献   

6.
1982年我在光明日报发表散文《晋祠》,当年被选入中学教材,并应教学需要写了一篇《我写晋祠》。16年后,1998年又有一篇散文《觅渡,觅渡,渡何处》被选入中学教材。许多教学刊物希望能再写一篇文章,谈谈《觅渡》的写作,以作教学参考。 这篇文章和《晋祠》不同,《晋祠》是写景,《觅渡》是写人。《晋祠》中的目标是怎样发现自然美,表现自  相似文献   

7.
梁衡的经典之作《觅渡,觅渡,渡何处?》中介绍了瞿秋白一个独特的观点:一般人是把人生投入革命,而他却是把革命投入人生,革命是他人生实验的一部分。其实,革命,又何尝不是中国历史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常州城里那座不大的瞿秋白的纪念馆我已经去过三次。从第一次看到那个黑旧的房舍,我就想写篇文章。但是六个年头过去了.还是没有写出。瞿秋白实在是一个谜,他太博大深邃,让你看不清摸不透,无从写起但又放不下笔。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七册第一课《明明上学》的第一段这样写道:“早上,明明去上学,他走着走着,忽然听见蛐蛐的叫声。明明一听.就知道草丛里有一只好蛐蛐。”一位教师在教学时,认为教材的编排不妥当,对于聋生而言,教材中出现了“听见”的字眼,不但学生不能理解.而且还会触动其自卑心理,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造成伤害。因此教学时应加以改编,将原文改为:“早上,明明去上学,他走着走着,忽然看到一只蛐蛐跳到草丛里。”  相似文献   

10.
以《觅渡 ,觅渡 ,渡何处 ?》为分界线 ,梁衡的散文创作由山水散文转入政治散文。他打破了杨朔散文“物——人——理”的模式 ,摈弃了散文创作的纯文学倾向 ,集中展现了散文的描写美、意境美和哲理美。  相似文献   

11.
一、正本清源,根深叶茂实践告诉我们,写作教学首先要在“真”字上下工夫,要教学生做真人。为了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社会、人生和自我,善于体察世间万物,感悟人间真情,正直善良、谦和坦诚、情感丰富,我们从多方面采取了措施。1.挖掘课文中人生教育的内涵,进行人文教育。如读《觅渡,觅渡,渡何在?》,让学生明白做坦诚的人是多么可贵,激励学生努力做瞿秋白那样的人;学《世间最美的坟墓》,让学生感悟朴素之美对人心的巨大震撼力。2.要求学生写观察日记,培养其观察、体验、感悟的能力。要学生关注周围的人、物、环境、事件,要…  相似文献   

12.
女人说:“很想离开他,但每次都舍不得。”两个人一起的日子久了,要分手也不是一次就可以分得开的。明明下定决心跟他分手,分开之后,却又舍不得,没过一个星期,两个人就复合了。复合了一段时间,还是受不了他,这一次,真的下定决心要分手。分开之后,又舍不得。一个月之后,两个人又再走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二)我第一次到纪念馆是1990年。纪念馆本是一间瞿家的旧祠堂,祠堂前原有一条河,叫觅渡河。一听这名字我就心中一惊,觅渡,觅渡,渡何处?瞿秋白是以职业革命家自许的,但从这个渡口出发并没有让他走出一条路。如果瞿秋白是一个如李逵似的人物,大喊一声:“你朝爷爷砍吧,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也许人们早已把他忘掉。他是一个书生啊,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你看他的照片,一副多么秀气但又有几分苍白的面容。他在黄埔军校讲课,在上海大学讲课,他的才华熠熠闪光,听课的人挤满礼堂,爬上窗台,甚至连学校的老师也挤进来听…  相似文献   

14.
<正>梁衡先生出生于1946年,他是山西霍州人,是我国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同时,他还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他的散文作品《青山不老》《跨越百年的美丽》《海思》《夏》《觅渡,觅渡,渡何处?》口碑  相似文献   

15.
活动区时间,明明气冲冲地向李老师告状:“老师,多多把我的恐龙抢走了。”李老师一看,多多怀里紧紧搂着一个恐龙玩具,眼里含着泪水,满脸的愤怒,正缩在一个墙角里。她走过去,多多把恐龙抱得更紧了。李老师轻轻地把多多拉起来,搂在怀里,轻声和他说着。原来,本来是多多在玩恐龙,明明抢了过去,多多胆子小,没敢抢回来,但他却一直在一旁看着明明玩。当多多看到明明把恐龙拧来绕去时,觉得很心疼,就冲过去把恐龙抢了回来。  相似文献   

16.
李栋臣 《语文知识》2000,(10):48-49
《河北日报》1999年7月31日《收回是可以的,赖账是不行的》一文有这样一句话:但是,因为李登辉骨子里仍坚持“两国论”,因此这些辩解只能是言不由衷,如同隔靴搔痒,当然就没有说服力。他根本没有触及“两国论”,是对一个中国原则否定的实质,回避了要害问题,所以不敢作正面解释,罔顾左右而言他。句中“罔顾左右而言他”出自《孟子·梁惠王下》,但原文为“王顾  相似文献   

17.
李松涛(笔名梁衡)的历史散文和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一样,异军突起。他先后对古今中外许多伟人的精神品质和人格内涵都进行过具有独到见解的深刻解读。《把栏杆拍遍》写活了辛弃疾,这位南宋爱国志士在读者面前“醉里挑灯看剑”;《觅渡,觅渡,渡何处》写活了瞿秋白,该文被编人了高中语文读本;《大无大有周恩来》展示了总理伟大人格的无  相似文献   

18.
数码宝贝迷     
“进——化!”你瞧,薛怀志又要“进化”了。他对数码宝贝真是迷到了骨头里啊!只要有一天不看《数码宝贝》,就像犯了瘾找不到海洛因的吸毒者,鼻涕眼泪一起流,简直痛不欲生。每天上课,他都会闹点“光荣”事迹。有一次,老师叫他站起  相似文献   

19.
“假如一个人掌握了思维的力量,那么他就会加速成功的频率。”这是《思维的革命》一书作者威廉·杜拉姆的一句名言,这句话不能不给我们带来启示,它意味着改变思维将是一场革命,同时也预示着我们已经进入了反思的时代。  相似文献   

20.
刷牙     
《学前教育》2006,(10):38-39
在晚间洗漱环节中,张老师发现明明总是第一个洗完脸,刷完牙,而且每次都非常快。这天,张老师有意悄悄观察明明,发现他吃完晚点送完餐具后,只是洗了脸就回来抹油了,原来他根本就没有刷牙。这时候张老师就走到明明面前问:“你刷牙了吗?”“刷了。”明明回答。张老师又问了一遍,结果明明的回答还是“刷了”。只不过他的声音比刚才小了,张老师说:“刷完牙的孩子嘴里有香味,让我闻闻你嘴里有没有香味。”思明只好张开嘴巴让老师闻,张老师闻后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