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上海教育》2012,(Z2):22-23
"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快乐地成长",不仅仅是上海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倡导的理念,更应该成为包含教育领域在内的整个社会实践的行动。当孩子们按照他们喜欢的方式朝着他们最有发展潜力的方向,兴趣盎然地专注于他们的学习活动时,他们一定是快乐的。闸北区教育局提出的"区域共享课程",按照市教委推进"快乐活动日"要求,在课程资源的科学规划方面迈开了第一步,让孩子在丰富的课程中活动,在活动中变得越来越智慧、越来越快乐。  相似文献   

2.
陈秀亭 《师道》2007,(1):26-26
“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成长!”(冰心语)在我们师生携手走进新课程,不断开展新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似乎已经看到了这一轮课程改革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充满希望的曙光。为了使“野花们”能从大自然中吸吮多方面的营养,让他们更好、更美、更茁壮的成长,老师与家长都倾注了不少心血。我  相似文献   

3.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了三年。在这三年里,我感受并经历了中国教育发生的巨大变化。越是走进新课程.就越会感受到她的勃勃生机。在课改大潮中,我像一个海边的孩子.遣笑着,欢呼着,快乐地成长着.渐渐地我对新课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享受着课改带来的明媚的春光。在课改大潮中逐断成长起来.在成长中我享受着新课程所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4.
挑战与机遇: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应对新世纪的挑战,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作为新课程的实施和建设,他们的素质是关系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教师在新课程中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同样,新课程也为教师教育的变革和发展提供了空间。本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师教育体制三方面探讨了教师教育应对新课程的挑战需要发生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上海教育》2012,(Z2):60-61
近年来,在教育走上现代化的进程中,六师附小重塑办学理念"让每个孩子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快乐成长",明确了"自信、健康的快乐少年"的培养目标。在学科类课程和成长体验活动课程中,我们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全方位落实学校的培养目标,整合德育资源,形成了系统的,具有学校特色的,并富有实效的德育课程。课程的设计以学生生命成长中社会角色的转换为线索。从幼儿园的孩子到小学生是一次角色的转换,从普通的小学生成为一名少先队员,又是一次角色转换。每一次转换,都需要激发学生成长的需求,帮助他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取得社会的广泛理解与支持,学生家长恰是社会上的直接相关者。我校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之初便积极探索建立让家长有效参与课改的新机制,使学校与家长在课程改革中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课程改革的进程。1.让家长做课程改革的支持者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是新课程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我校通过家长学校和家校刊物对家长进行普及性培训,宣传课改的目的、意义和做法,使家长明白新的教学要求、新的师生关系、新的学习方法,更新其教育观念。通过家校合作日,我们把家长请进课堂,与自己的孩子一起学习,一方面让家长了解新课堂,另一…  相似文献   

7.
为了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和建设者 ,他们的素质是关系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教师在新课程中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同样 ,新课程也为教师教育的变革和发展提供了空间。本文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师教育体制三方面探讨了教师教育应对新课程的挑战需要发生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在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的今天,怎样做一个受孩子欢迎的班主任呢?我的体会是:树立“以孩子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孩子在关爱中,在无拘无束的生活中健康、快乐地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孩子的生活世界里,有其生命本原的东西,挖掘出来就是孩子的生命课程,这是幼儿园教育的根本之根本。开展乡土生活教育就是要让幼儿能够在生活世界中享受成长的快乐。本文从设计生成主题,建立孩子经验的课程;活动演绎精彩,实践孩子身边的课程;舞台展现魅力,触动孩子成长的课程等三方面阐述乡土生活课程的一系列实践探索活动,旨在使幼儿园课程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从而促进幼儿人格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益的根本所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明确规定: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他们应得到的东西,让孩子在课外回到他们的活动世界,让他们拥有自己的快乐童年。数学学科从数学精炼的语言中深化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1.
"快乐教育"就是要用愉快的教育环境、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去激活孩子的求知欲,让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享受,得到满足,并在享受学习的快乐中逐渐学会做人、学会求知。教师要坚持"教育应该让每一位幼儿都感到快乐,都心情愉悦地接受教育,都积极自主地全面发展",精心打造"乐园式"特色学校。用"美"构建校园环境,用"爱"贯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用"趣"激发幼儿的探索情感,用"活"深化课程改革;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生活、游戏,在快乐中发展、进步、成长;让幼儿享受快乐的教育,让教师体验教育的幸福。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国家对课程实行三级管理体制,赋予了校长对课程开发的一定自主权,校长对课程有了领导权。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是教育的重中之中,是新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本文试从校长课程领导的内涵和策略两方面作粗浅论述。  相似文献   

13.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集中体现了教育的内在品质。从课程的化性中,人们才能真正理解教育的品质。而在“现代性”的教育中,课程的化性品质恰恰是被遮蔽掉的,化性的缺失与工具角色让学校教育变得无奈又尴尬。因此.在新课程改革全面铺开的同时课程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们每个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责任。那么如何让幼儿快乐成长,就成为我们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将游戏引入课程,以游戏贯穿幼儿教学,而游戏又是最能让孩子快乐的手段,通过把所教课程转化为游戏,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其中,通过游戏体会快乐。  相似文献   

15.
在中央集权管理体制的国家中,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课程改革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但在我国以往历次课程改革中,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作用却常常被忽视了。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促进者,他们对新课程政策的认知和支持程度将决定课程改革能否或在多大程度上得以执行。  相似文献   

16.
昌义春 《中小学电教》2012,(12):116-116
如今小学科学课程的教育在学生的教育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小学科学课程有效性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应该以更加灵活的方式进行教学。快乐是人的一种最基本的积极情绪,是让我们快乐生活的源泉,而小学科学课程则是让孩子在早期对科学“快乐参与”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一、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手法也应该是快乐的 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教育自己的过程,你希望孩子怎样,你自己就应该怎样,从孩子的语言和行为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听到自己的言行。不同的教师带出的学生各不相同,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一定出自一位或几位优秀教师的培育。他们在班集体建设上、学生能力培养上,可能方法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8.
汪士荣  王琼 《今日教育》2007,(2S):13-15
长期受到凯洛夫教育思想的影响.“课程”在广大教师的头脑中几乎是一个盲区。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也成为了课程开发、设计的参与者,鸡公岭小学在继承传统教师培训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平实的课程专业引导,课程领导不仅提高了教师实施课程教学的能力,更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为课程改革的主人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由于中小学教育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教师和改革实践者将注意力放到了中小学课程改革和教学改进中来,与此同时,他们在实践过程中注意到中小学教学改进不仅需要靠课程目标的改革和情感目标的转移,还需要重视深度学习.让学生从学会知识到学会学习方法,与此前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对比,这无疑是一个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题,而课程则是整个教育活动的核心和文化传递的载体。本文将从文化视角反思我国新课程改革——称之为课程文化。在课程改革实施中从行态学审视分类:分别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文化方面反思,在此基础上分析出教育实践中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