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明法治环境是指人们的法治观念、法治行为和法制制度等法治因素的总和。文明法治环境由文明法治的思想观念体系、行为模式体系和制度结构体系构成。创建文明法治环境,就是要在我国公民中焕发公民意识,完善和宣传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开展小区文化建设,去掉不良的法律观念;就是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要切实制约公共权力,尊重私人自治,坚持司法独立;就是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不断完善我国的立法制度、司法制度,要在执政权、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之间建立起科学的协调和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法治保障的有序社会、民主社会、公正、公平、正义的社会、尊重和保障人的权利的社会。在当前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首先要做好认真梳理现行法律体系、改进我们的立法工作、完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规范的工作。才能充分发挥民主与法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脊梁作用。  相似文献   

3.
法制教育是社会、国家或政党和一定的法治理论、法制制度及法治观念,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培养公民的法律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教育对象是社会的全体公民。青少年法制教育作为社会法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的对象重点是大中小学学生。如何正确认识青少年法制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意义,不仅关系着在和谐社会建构过程中学校教育自身教育目标的进一步明确和完善,而且关系着学校教育能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培养和输送具有现代法律素质的人才,关系着能否为和谐社会铸就坚实的法律素质基础。青少年法制教育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成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全面推进青少年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4.
一、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规定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法律是由许多的法律规范组成的。法律规范告诉人们在一定情形下,可以做哪些行为,应该做哪些行为,或者必须做哪些行为,不能做哪些行为,以及违反法律规定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法律正是通过其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强制的功能来为人们的生活护航的。它的五大作用分别为:  相似文献   

5.
公民的法律素质直接关系到法治社会建设的进程,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是建设法治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邓小平法制教育思想是邓小平法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重大的意义,有助于促进我国公民法律素质的提高和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正>法治教育是对公民进行基本法律知识、法律技能、法治思维、法治精神的宣传和教育,是提高公民法律素养、增强公民法治观念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治教育,促使青少年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一、建构法治教育目标与内容体系构建初中校本化法治教育体系,首先要研究建构适切初中生  相似文献   

7.
民主是指人民当家作主,民主有三种存在方式,即观念的、制度的和行为。法治指依靠法律治理国家。民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前提,法治为社会和谐提供制度保障。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进一步提高民众的民主法治意识,进一步健全法制,进一步拓宽公民参政议政渠道,加强对权力的有效制约与监督。  相似文献   

8.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因为法治国家的标准即优良而又完备的法律;宪法、法律为国家、公民行为的根本准则必民普遍遵守宪法、法律;司法机关独立公正地行使职权等。按照这些标准来衡量,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无论在立法从法,还是在普法教育方面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需要付出艰巨的努力。一、依法治国的艰巴队(-)从人治到法治思想观念的转变非一日之寒中国有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早在封建社会初期就有儒家和法家之争,实质上则是“人治”与“法治”之争。儒家主张人治,“君仁莫不仁,君义…  相似文献   

9.
"普法"目标就是提升公民的法律素养,即通过"普法"让公民既相信法律的效力,又遵守法律的规定、更维护法律的尊严.但就目前我国社会法治水平的现状而言,要提升公民的法律素养仅靠普及法律知识(法学原理、法律条文和相关案例)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们文化中关于社会规范方面的积淀更多的是倡导"权力至上","人治"传统潜移默化地渗透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行为意识中世俗的潜规则根深蒂固,人们的日常表现常常偏离"法治"要求.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要求在注重“硬件”(法律设施、法律规范等)建设的同时,也要重视“软件”建设,即培养人们的法制意识。可以说,一个国家公民法制意识的成熟程度,是这个国家法制是否完备的一个重要标志。为此,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公民法制意识的不同心理层次及其状况以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培养公民法制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探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公民法制意识的内容,提出了培养公民法制意识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价值目标.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途径.法律信仰作为法治的内核,必定关乎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在我国法律信仰缺失的背景下,必须从制定良法、树立法律的权威以及培养全社会的公民意识等方面培植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12.
吴巧慧 《中国德育》2014,(22):24-26
正从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法治社会"的命题到十八届四中全会,我国的法治社会建设目前已经进入一个以和谐社会为基本特征、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新阶段。青少年法治教育是公民法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是全社会的共识,要让青少年敬畏法律、尊重法律、自觉遵守法律,学会运用法律处理事务,养成法治意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和学校坚持不懈地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3.
答卷人:王怡(上期每月一卷制卷人) 1.我们通常所说的“法治”和“法制”有什么区别,“法治”和“依法治国”是一回事吗? 一般认为,“法治”(rule 0f law)是指一种法律的统治,意即将法看作政治生活中至高无上的一种现实力量,一切国家权力必须低于它,服从它,并来源于它。而“法制”(rule by law)是指一种借助法律进行统治的方式,这是把法律看作一种工具,一种比其他统治手段更符合理性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4.
试析法律信仰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法治国家,实现和谐社会,必须消除我国传统法律思想中的消极影响,进行普法教育,培养全民的法律信仰;同时政府及国家公职人员要依法行政,坚持司法公正,保障公民的权利,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使公民接受、认可和信赖法律,树立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15.
【热点材料】1.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  相似文献   

16.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化为公民的内在信仰。为此,必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伦理建设;在法律伦理价值观中要吸纳其他民族的先进法治理念,更要彰显中华民族固有的法律文化;在立法、司法和执法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法律伦理价值观,真正做到立法为民、司法为民和执法为民;最后,要加强社会成员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1.人民和公民。人民是相对敌人而言的,是一个政治概念。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的内容是不同的。在我国现阶段,人民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公民,又称国民,是具有一国国籍的人。公民是法律上的概念,不受年龄、性别、种族、政治信仰等条件的限制。 2.法制和法治。法制是指静态意义上的珐律和制度。法治指根据  相似文献   

18.
十九大提出要提高全民族的法治素养。《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依法治国,从青少年抓起,"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初中阶段,是学生初步了解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进一步强化守法意识、公民意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观念、程序思维,初步建立宪法法律至上、民主法治等理念,初步具备运用法律知识辨别是非的能力,初步具备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我们教师要通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进而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这样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让学生在未来成为知法、懂法、守法和护法的好公民,为国家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19.
宋戈 《中国德育》2010,(8):37-39
和谐社会是以法治为前提的社会。作为社会主体的公民及其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的因素,实施公民法治理念教育刻不容缓。实施公民法治理念教育的现实途径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政府在公民法治理念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发挥社会整体合力,营造良好的公民法治理念教育环境;他律与自律相结合,将公民意识和法治理念融入公民生活。  相似文献   

20.
一、了解法律救济的含义、作用和途径法律救济是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裁决社会生活中的纠纷,从而使权益受到损害的相对人获得法律上的补救。法律救济制度的产生,是民主政治和法制发展的结果。在现代法制国家任何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国家机关也不能例外。一个国家是否民主,是否实行法治,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国家和政府是否和人民一样有守法的义务,是否在违法后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法律救济便是国家对人民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和标志。法律救济手段的健全完善,是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