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显灿 《教师》2012,(27):13-14
同情心是非常宝贵的一种情感,它的发展为儿童良好的社会行为,如助人、分享、谦让等奠定了重要基础。,可现在因为各种原因,不少儿童同情心缺乏。本文分析了儿童同情心缺乏的原因.谈了几点在基础教育当中,培养儿童同情心的粗浅的想法和尝试。  相似文献   

2.
促进幼儿同情心发展的教育现场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研究根据儿童同情心的结构并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培养幼儿同情心的教育活动,结果表明教育活动促进了幼儿同情芯的发展;中班是幼儿同情心培养的关键年龄。  相似文献   

3.
同情心是一种基础性的道德情感,它是儿童以“被爱”为基础,以“爱他人”为前提培养起来的对不幸者的“恻隐之心”。家庭教育在儿童同情心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充满爱的家庭心理气氛是儿童同情心生长发育的“土壤”,丰富的情感经验是儿童同情心发展的“种子”。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探寻3~9岁儿童同情心的发展特点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表明7岁是儿童同情心发展的一个转折点,8岁则是同情心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3~9岁儿童同情心水平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溺爱性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总体同情心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我的感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俐 《早期教育》2005,(4):37-37
霍夫曼、埃森伯格和米勒等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均证明:儿童同情心的发展与道德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同情心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有助于减少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各种行为问题(比如攻击性行为),也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儿童同情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同情心发展研究李幼穗一引言同情心或称同情感,是一种对他人的不幸遭遇产生共鸣及对其行动的关心、赞成、支持的情感。它使人们能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愿望和需要,进而见诸行动给予相应的关怀、支持和帮助。因此,作为一种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同情心与一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同情心是人的重要的优良道德品质之一,但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主客观条件影响,现实生活中幼儿普遍缺乏同情心。本文提出了在基础教育当中培养儿童同情心的具体方法,希望通过理论与实践阐述,能对教育工作者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同情心是儿童情感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儿童的同情心教育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国传统文化有优秀的内核,也有封建的糟粕,教育者需要运用辩证的方法加以研究和区别,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儿童的身心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304名学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其同情心的一般特征及家庭环境对其的影响。结果显示,男孩的同情心发展水平均低于女孩;4岁组同情理解发展水平高于3岁组;5岁组同情理解、同情行为发展水平高于3岁组;娱乐性、成功性、知识性和组织性可以正向预测幼儿同情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同情心在儿童早期就出现萌芽。据调查,1~2岁的儿童已能对周围人的情绪作出直接反应。如看到  相似文献   

11.
同情心是一种对他人的不幸和困难产生共鸣,并形成对其行为的关心、支持、援助的情感。同情心是个体重要的人格品质,具有同情心的幼儿更能体会他人的情感,更容易融入社会。同情心是人类的财富,一个充满同情心,充满爱的社会才会和谐而温馨。[编按]  相似文献   

12.
儿童是培养同情心的关键时期 ,每一位有责任、有远见的家长都不能忽视对儿童同情心的培养。一、培养儿童对家庭成员的同情心家庭是幼儿接触的第一环境 ,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 ,也是幼儿性格形成的发源地。父母是幼儿首任教师。在这样一个环境中 ,幼儿会以自然的心境 ,专心的去观察家长的行为 ,去模仿家长。所以在日常生活中 ,家长不经意做的许多事 ,如关心老人的温暖、健康 ,好吃的东西先想到他们 ,家务事抢着做 ,……都会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孩子也会真诚地尊敬祖父母、外祖父母等长者。所以如果一个家庭中 ,家庭成员都友善相处、和…  相似文献   

13.
同情心是一种对他人的不幸遭遇产生共鸣及对其行动的关心、赞成、支持的情感。它使人们能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愿望和需要,进而见诸行动给予相应的关怀、支持和帮助。同情心不仅可以抑制攻击行为,而且可以增加儿童在社会交往中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分享等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4.
同情心作为幼儿良好社会性、人格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因此,在培养幼儿同情心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专门教育活动和随机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即: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幼儿普遍存在的问题,组织专门的教育活动,以发展幼儿的同情认知,激发幼儿的同情体验,促使其产生同情行为;另一方面,教师要有意识地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突发事件和一些平常小事,随机地对儿童进行同情心的教育,强化儿童的同情行为,从而使幼儿一时的、个别的、短暂的同情行为转化为内在的、自觉化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正同情心是一种对他人的不幸遭遇产生共鸣及对其行动的关心、赞成、支持的情感。它使人们能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愿望和需要,进而见诸行动给予相应的关怀、支持和帮助。对于幼儿的社会化发展而言,同情心不仅可以抑制攻击行为,而且可以增加儿童在社会交往中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分享等亲社会行为,它被看成是幼儿产生亲社会行为最主要的前提条件。要培养幼儿的同情心,离  相似文献   

16.
同情心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品德因素,是他们成人后进行社会交往的一种基本感情。为了培养幼儿的同情心,我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浅谈幼儿同情心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谈得较多是如何培养幼儿的求知欲、学习兴趣等,而对同情心的培养却谈得较少。事实上培养同情心意义重大。同情心的培养不仅对幼儿的道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他们人格健全也具有重要意义。怎样才能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呢?  相似文献   

18.
社会化贯穿于个体毕生的发展,在生命初期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尤为重要。气质是儿童早期心理行为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具有一定的预测和影响。文章通过对气质与依恋、良心、同情心和延迟满足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从儿童自我调节能力、社会生活能力、行为能力、焦虑等不同角度探讨气质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论幼儿同情心的形成过程及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情心是人的重要的优良道德品质之一,但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主客观条件影响,现实生活中幼儿普遍缺乏同情心。本文从道德形成过程及情感心理角度论述幼儿同情心形成过程及其培养途径,希望通过理论与实践阐述,能对教育工作者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孩子有同情心王丽梅,张丽同情心是构成完美个性、良好品德的要素之一。培养同情心应从小开始,家长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1.悉心扶植同情心的萌芽孩子在一二岁时,“自我”意识尚不明确,不能很好地分辨自身的感受和他人的感受,其情绪易受他人情绪的感染和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