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古我国就注重德性教育,《礼记·中庸》中提到"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将德性培养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甚至是超越于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之上的教学目标,同时,对教师要求极高,为师应是"具有德性之通才"。反观当下,教师道德问题频出,如教师行为失范、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什么是衡量和评价教师职业行为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张筠 《今日教育》2014,(11):54-55
《礼记·中庸》云:“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对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而言,其德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对班级文化建设和学生个体产生影响?围绕这个话题,我们邀请了某教育刊物资深编辑和两位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优秀教师与读者分享他们的体验和认识——教师德性体现在其对学生成长的耐心之中,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师德性最重要的因子就是信任,信任每一个学生;要学会做一个思想独立、懂得因材施教的真有“真德性”的班主任。  相似文献   

3.
儒家"通人"教育在现代大学的继承与开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提倡"通人"教育,追求"尊德性而道问学",追求"身通六艺",其精髓是"人文教化".儒家"通人"教育思想启发了我国早期大学建设者,促进了我国现代大学教育的发展,同时对当代大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陆九渊“心学”教育思想的特质及其历史命运(续)顾春(三)教育方法论的基本特质在教育方法论上,陆九渊将“以尊德性御道问学”作为其教育方法论的根本宗旨。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关系问题,是朱陆之争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朱熹认为,尊德性与道问学应并行不废,但又偏重于...  相似文献   

5.
读黄玉峰先生书稿《上课的学问》是师魂的磨砺与荡涤.他的课,是培育“立言者”的课,是有德性魅力与思想张力的课,是有言语生命意识与言语信念、信仰的课.课如其人,读其课,知其人.本文以为,黄玉峰先生境界、胸襟之精神内核,用“尊德性而道问学”以概之,最为恰当.  相似文献   

6.
《中庸》"诚"的教育意蕴集中体现在"自成"与"他成"、"成己"与"成物"、"尊德性"与"道问学"这三组的对立统一中,通过研究这三组的教育意蕴及其现代价值,反映出"诚"的教育意蕴: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学生自然发展的天性,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两个主体的积极性;既要帮助学生成长,又要帮助其成才;既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又要修养德行。一言概之:无论是"自成"还是"他成","成己"还是"成物","尊德性"还是"道问学",人的成长都是生命的展现和打开,都是为了成全、完善和实现生命。  相似文献   

7.
<正>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把真善美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田",必须加强道德价值引领,引导学生怀问"道"之心、行尊"德"之路,做一个有道德理想的人。一、以传统文化为引领,夯实道德价值基石《礼记·中庸》曰:"君子尊德行而道问学。"古人认为,"尊德行"是存心之功,是"存心养性";"道问学"是致知之业,是"格物穷理";君子既要尊重德行,又要明了道理。古人这种"尊德行"与"道问学"的思想对我们仍然具有重要的学习借鉴与启示作用。如果将"尊德行"视为思想道德教育、"道问学"视为学科知识教育,那么,"尊德行"与"道问学"与我们所说的"教书育人"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与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魏书生是著名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被誉为教育改革家。他那传奇的教学实践和迷人的教学风格备受语文界推崇。作为一名现代教育改革家,他的成功固然离不开现代教育科学的指导,也离不开他创造性的教学实践,这是许多教育工作者研究和学习的一个方面;但魏书生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教育家,他的成功离不开厚实的传统文化对他的作用,这一方面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一、尊德性,道问学,文以化成的育人理念儒家追求的理想人格是“圣贤”或“君子”。《礼记·曲礼》曰:“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可见,儒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不仅要有渊博的学  相似文献   

9.
相较于《论语》,《中庸》更加深入地探讨教育的基本问题,即人的认知能力的差异性以及认知能力的提升问题。《中庸》认为人存在认知天赋差异和认知态度差异。《中庸》依靠对“体察之知”的讨论,解决人先天的认知能力的差异问题,通过“体察之知”的方法克服两类认知差异后,人能够在现实性伦理生活中获得“体察之知”和德性培养。君子之道的内在把握和自觉实现依赖知行合一的体察认知而获得。而知行合一的体察认知依靠人在家庭生活中对孝与礼的情感制度认同而实现。《中庸》“体察之知”的培养模式是儒家教育思想区别于西方教育思想的特点。《中庸》关于认知问题的探讨是为其德性培育的教育理想服务的,即讨论智育的目的是德育。  相似文献   

10.
"道问学"处多了些子?——朱熹教育思想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以来,学者普遍认为朱熹的教育思想重在"道问学"而陆九渊的教育思想重在"尊德性"。这是混淆朱熹的哲学建构与教育实践而导致的误解。朱熹哲学固然以强调客观知识的探索为理论特征,但其教育思想却始终坚持知识和德性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11.
《中庸》是对儒家心性论和工夫论、修养论等综合论述的经典。船山认为,《中庸》不是脱离现实且空虚的哲学理论或者迂腐的谈论,《中庸》是切实表达人们日常真面貌的圣贤之道,他并努力探究其中蕴藏着的真理,将《中庸》具体地阐述为日常生活中付诸于行动的实践道德规范,从而大大地提升了《中庸》作为实践哲学的价值和必要性。《中庸》首章的首句中提出人本性的道德根源就是天命,而王夫之以人为本解释了命字,从而突出中庸作为实践哲学具有的特征。对于《中庸》提到的性,则界定为人的本性,而不是事物,规定修道其性的道也是只有人才追求的最高价值。修这些道的过程就是教,而且与中庸或道的概念不谋而合,因此成为人必须不断地学习和修养来实践的目标。但人作为实践目标的教并不是脱离现实的理论或与日常生活无关的自然之理,而是存在可实践的事情。对此,船山解释为礼,以强调现实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礼是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所有关系网的实质性实践道德规范,人必需做出实质性努力才能实现,从而突出强调在《中庸》首章的首三句中《中庸》的实践性质,言简意赅地表达了《中庸》的总体内容,进一步提出儒家实践哲学的宏观方向。  相似文献   

12.
沈红梅 《语文天地》2015,(12):14-15
《中庸》云“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我们的教学不应该只培养考生,更应该培养德性、德行高的人才,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更应该注重德育渗透,化知为德,实现智慧与道德的统一,本文结合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渗透德育,希望能有助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一、教师真情流露,现于说现于行育人无小事,处处是模范。要想培养出知识渊博、人格完美、志趣高雅的有德之人,我们教师就必须德才兼备,而且在平时的教学和与学生的交往中要将自己  相似文献   

13.
王占魁 《教育研究》2021,42(11):72-85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子之"道"乃是一个具有"本体"或"真理"意义的价值范畴,也是奠定古典儒家"志道"理想的核心概念.《中庸》所谓"尊德性而道问学"的主张,不仅昭示着儒家教育的"德性"(实践)目的 论和"学问"(致知)方法论取向,也实际成为后儒宗承的两种"修道"进路.修道的本质在于"受道之教"、"以道为师".然而,为强化儒家参与封建秩序重建的政治影响力,后儒对这一道统自"天道"至"人道"再至"王道"的降解式改造,在实现了儒家士子从独立自主的"志道君子"到依附权贵跻身统治阶层的"入仕儒吏"的人格转变之余,也酿成了"文—道分离"和"师—道分离"两大教育病症.由此,儒家教育的重心逐渐从注重内发的"修道之教"转向强调外铄的"传道之教".其间,后儒对"道/德"的虚化、泛化、边缘化、物化乃至个人化等认知偏差,也成为长期制约中国教育"求真"、"究理"的思想障碍.为此,在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背景下,我们亟须回归古典儒家的"志道"初衷,秉持"尊德性而道问学"的教育逻辑,发扬"一以贯之"的方法论旨趣,重振古典儒家具备人类"公共"、"共由"品格的"求道"精神在现代"文教"与"师教"实践中的价值指引作用,使之成为现代中国"讲理公民"普遍养成和"现代科学"自然生发的互补进路,从而为中国文化复兴和科学繁荣奠定可靠的教育哲学基石.  相似文献   

14.
在《论语》学说中,德性成为关切的中心、人们生活的主要目的。在孔子那里,人生的一切生命实践、为人之道,皆为“学”也。《论语》中“学”的范畴充分诠释了一个人一生所成就的全部就是德性的实践,以“学”的范畴辐射到“仁”、“道”、“礼”等主要范畴。因此,《论语》中的伦理思想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依照“学”来构建的。“学”贯通“礼”、“仁”、“道”,是诠释孔子伦理思想的最根本范畴,具有独立的意义价值。“学”的过程即是成仁(人)的过程,而成人的层次是不断提升的。“学”可谓是生命本身的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15.
以儒家为主干之传统教育思想具体表现为“尊德性”和“道问学”,前者主要是指“发乎本心”、对性善的发挥与坚守,具体表现便是孝悌之道,由此推广开来便是仁民爱物的实现;后者虽然与向内反省之“尊德性”不同而表现为“格物穷理”,但这只是对本心的穷理、对性善的探究、对诚敬的融会,可谓修养学问的他种途径。对于师德楷模的种种说法只是传统“圣人理想”的现代演化。近现代以来,传统思想遭遇了前所未有之重创与反省,其具体出路在于蔡元培先生所提出的“为学问而学问”的态度,德性要体现于德行中,公私德分明并尊重私德,研究高深学问为大学之根本宗旨,探究学理并引导学生生发对学问之兴趣进而培养学问人格,为首要之师德。  相似文献   

16.
《晚学盲言》是钱穆先生晚年集中讨论中西方传统文相差异的一部著作。文章仅从先生关于中国人的德性知识出发,阐明其国学精要,即知识从德性起,知识贵通做人。由此表明先生的一贯主张:中国人的知识主尚德,是融通人志、人事、人心、人生的,中国人的学问是完善人格,培养境界的统一过程,中国人的学术精神是“尊德性而道问学”。钱穆先生的为学与做人一致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学者反省学术良知,承担文化伦理责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尊德性而道问学”:传统儒学知识伦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知识伦理学相当发达,突出表现在对于知识与道德关系的研究和把握上。儒家对于知识与道德关系的探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尊德性而道问学“是儒家关于知识与道德关系的最为全面的阐释。总体上讲,儒家关于知识与道德关系的回答是:知识与道德是统一的。这对于我们当今处理好科学技术与道德的互动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庸》是我国的经典著作,是中国文化的精髓部分。《中庸》的核心思想是修"道"。《中庸》所崇尚的"道"是"中和之道",《中庸》体现了儒家以培养"君子"为目标的思想,《中庸》里所论述的"修道"修的是"君子之道",同时提出要想修"道"必须先具有良好的德尚,而培养良好的道德需要通过教化。  相似文献   

19.
《中庸》是我国的经典著作,是中国文化的精髓部分。《中庸》的核心思想是修"道"。《中庸》所崇尚的"道"是"中和之道",《中庸》体现了儒家以培养"君子"为目标的思想,《中庸》里所论述的"修道"修的是"君子之道",同时提出要想修"道"必须先具有良好的德尚,而培养良好的道德需要通过教化。  相似文献   

20.
<中庸>上说:"故君子尊德行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