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沿草坡乱石往下走,有连江的船。 老伯在小舟低矮的篷里吃早餐。看到这些带篷的船,我想到张翠山和殷素素在湖上的第一次相遇。  相似文献   

2.
雨,已经下了很久了。“叮叮咚咚”打在篷顶上的波浪板上。“滴滴答答”打在树林里的叶子上。  相似文献   

3.
飞篷 很少听到草的名字.美如斯——飞蓬。 轻声念来,飞蓬,生命的俊逸和轻灵会在脑海里徐徐展开。  相似文献   

4.
    
西边连绵起伏的山峦众志成城地把肆虐了好几个时辰的太阳拖拽下去,一顶乌篷铺天盖地袭来,势如破竹,吞噬了白昼。刺眼的灼热荡然无存,一丝凉意从地底跋涉千里如期而至,似叮咚清泉,汩汩上涌。干调的心浸润在牛奶般丝滑的安抚中,不忍有一丝粗喘,唯恐惊了它去;  相似文献   

5.
lynn 《母婴世界》2008,(6):80-81
紫外线逐渐强烈的夏天降临了,对于宝宝娇嫩的皮肤来说,防晒可是夏季护肤的"重头戏"噢!如何防晒?其实所谓的晒太阳并不是在太阳下直接暴晒,应让宝宝多待在树荫下、遮阳伞下或者带篷的小推车里。此外,在小范围的皮肤表面,如脸和脖子上涂抹最少量的防晒霜是安全有效的。那么怎样给宝宝挑选安全的、合适的、有效的防晒霜呢?且听有经验的小妈细细说来。  相似文献   

6.
绝句志南和尚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朱自清在散文名篇《春》中,写春风时引用了这首诗中的"吹面不寒杨柳风",可见朱自清对这首诗的欣赏、肯定。作者志南和尚是南宋有名的高僧。作者的诗笔如画笔,在读者眼前铺开的是温馨和煦、妙趣无限的春天景色。"短篷"指代小船,诗中抒情主人公显然  相似文献   

7.
雨晴云散, 满江明月。 风微浪息, 扁舟一叶。 半夜心, 三生梦, 万里别, 闷倚篷窗睡些。【黄钟】节节高——题洞庭鹿角庙壁@卢挚~~  相似文献   

8.
最后的绝招     
古城火车站设在郊外,候车大楼前面的广场上,一个篷摊连着另一个篷摊,摊主大多是一些走江湖的人,比如“面人雷”。  相似文献   

9.
田譬翌噩噩盈 猪妈妈把两个一模一样的苹果给了两个猪宝宝,猪宝宝把两个苹果放在大小不同的两个盘子里。现在,苹果的大小还一样吗?年幼的孩子在比较物品时,容易受盛}匆品的器皿的大小的影响,产生错觉,爸妈妈要告诉他们,两个大小一样的冕,即使放在大小不同的器皿里,物品大小还是一样的。 毒一■、I。叠§ ~,,∥ k篷 苹果的大小还一样吗@王建萍 @吴图  相似文献   

10.
    
西边连绵起伏的山峦众志成城地把肆虐了好几个时辰的太阳拖拽下去,一顶乌篷铺天盖地袭来,势如破竹,吞噬了白昼. 刺眼的灼热荡然无存,一丝凉意从地底跋涉千里如期而至,似叮咚清泉,汩汩上涌.于调的心浸润在牛奶般丝滑的安抚中,不忍有一丝粗喘,唯恐惊了它去.  相似文献   

11.
战国时期齐国官印中有一个·筲,,字,一般认为其义不详,。但清人陈介祺曾指出应为“篷,,字之省。通过分析,同意陈介祺的观点。印文的一t职笛,,就相当于《周礼》的“篷人”。“篷”省简作“管”,声符由“遗”省为“自”,  相似文献   

12.
小月 《英语沙龙》2010,(2):21-21
英国人将它定义为有篷的马车,该篷是“帆布遮篷或罩子”。美国人只是将大马车遮盖住,给它起了个简单明了的描述性名字:大篷车。1745年,航行北上至布雷顿角岛与路易斯堡法属加拿大要塞谈判投降事宜的新英格兰人在他们提的条件中提到大篷车:“只有在我方一名军官检查后,守备部队的现任总指挥官才可以派遣大篷车。”  相似文献   

13.
翁古城和姑嫂石篷这两个传说对<歇马山庄>这部小说有重大影响,小说中月月、小青、买子的爱情故事是对这一原型的变形和置换.  相似文献   

14.
看戏     
幼年时,曾在乡下奶奶家住过一段时光,恰好赶上村里做大戏。农闲季节,乡村里常会邀请草台班子演几场戏,费用是村民们自己凑的。戏台就搭在村口那座石桥边,架几根木柱子,铺几块木板,再盖上一块布,然后撑起一个大篷,  相似文献   

15.
别里科夫是个小人物,是俄罗斯19世纪90年代的普通中学教员,其典型性是:生活与人生装在套子里.他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在棉大衣的套子里,把使用的小物品也装在小套子里,坐出租马车要用车篷包起来,总之他的衣食住行都要用各式各样的套子给装起来.同时,他也把自己的思想装进无形的套子,躲在他教学的古代语言里逃避现实,只认定"刊登各种禁令的官方文告和报纸文章才是明白无误的",用"将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套起来的恋爱与可能的结婚让他身心憔悴,神经兮兮.他更是要把别人的思想也装进他的套子,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千万不要惹出什么事端",搬出清规戒律逼迫着周围的人让步,在他影响下,"全城的人都变得谨小慎微,事事都怕".  相似文献   

16.
战国时期齐国官印中有一个·筲,,字,一般认为其义不详,。但清人陈介祺曾指出应为“篷,,字之省。通过分析,同意陈介祺的观点。印文的一t职笛,,就相当于《周礼》的“篷人”。“篷”省简作“管”,声符由“遗”省为“自”,  相似文献   

17.
最后的绝招     
古城湘潭的火车站设在郊外,候车大楼前面的广场上,一个篷摊连一个篷摊,摊主大多是一些走江湖的人,比如“面人雷”。“面人雷”,北地口音,六十来岁的样子,骨格清奇,黄面短须,双眼特别锐亮,像鹰眼,有点冷。他在这个广场捏面人差不多有一年了。  相似文献   

18.
雨已经下了很久了。淅淅沥沥打在篷顶的波浪板上,滴滴答答打在树林里的叶子上,叮叮咚咚打在铁皮屋顶上。于是,屋子前面小水沟里的水流动起来了,像一股从地底下涌出来的清泉,高兴得哗啦哗啦,哗啦哗啦,你推我挤。打开一把红色的雨伞,走在树林里的小路上,听雨滴打在尤加利树上,打在相思树上,打在羊蹄甲上,打在面包树上……淅淅沥沥,啪啦啪啦,哗啦哗啦,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整片树林仿佛成了一座音乐厅。  相似文献   

19.
雨已经下了很久了。淅淅沥沥打在篷顶的波浪板上,滴滴答答打在树林里的叶子上,叮叮咚咚打在铁皮屋顶上。于是,屋子前面小水沟里的水流动起来了,像一股从地底下涌出来的清泉,高兴得哗啦哗啦,哗啦哗啦,你推我挤。打开一把红色的雨伞,走在树林里的小路上,听雨滴打在油加利树上,打在相思树上,打在羊蹄甲上,打在面包树上……淅淅沥沥,啪啦啪啦,哗啦哗啦,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整片树林仿佛成了一座音乐厅。  相似文献   

20.
方形的花瓣     
初春,小雨淅沥,倚靠窗台,极目而望,一如往昔,烟雨蒙蒙。忽然想起爸爸前几天要我看的一首《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杏花雨"呀"杨柳风",雨是花酿,风是柳生,多美的一幅细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