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学本体与本性的召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抒情性(诗性)是中国现代学的一个基本特征。从鲁迅的《故乡》、《社戏》、《在酒楼上》、《伤逝》。郁达夫的《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到沈从的《边城》、萧红的《呼兰河传》等作品。构成了一个“现代抒情小说”(或称“诗化小说”)的谱系,并且达到了现代小说的最高水平。“诗化小说研究书系”的出版,使以“建立中国现代诗学”为目的的“学本体研究”计划迈出了实施的第一步,或许中国社会、思想化的外部条件总是不利于这样的研究,它的被忽略、孤寂、边缘化,至少还会延续相当一段时间,但也正因为如此,它的意义与价值才又是不可否认与抹煞的。  相似文献   

2.
在理迅笔下,死亡大多是无“声”的,但有一个例外,就是《祝福》中祥林嫂之死,鲁迅在“死亡”的叙事上表现的某些现代性与其时的化语境天然接合,这暗示了中国现代学研究的一个横截面。  相似文献   

3.
范泉是上世纪80年代才出现于中国现代学史上的“出土物”。他是名的作家、翻译家,也是一个杰出的学史家。在中国现代学史研究上范泉具有极重要的位置:他是中国现代学史料的拓荒,是大陆研究台湾学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4.
李怡的学术成就,反映出中国现代学研究之深化与成熟的一个侧面。作为一个保持着自觉的学术意识的学人,李怡不仅注重在学术事件的层面上把握学科的研究现状,而且敏子在反思中抓住学科自身发展的内在脉络和转型的契机。李怡的“进入诗歌体系”的研究策略,被贯彻到现代学研究的整个领域。直接面对作品本身,将具体的研究对象放在整体的历史背景中分析,注重学与化之间的有机联系,是李怡“走出本体”的三个重要方面。李怡最为根本的精神特征,是在其精神世界中始终贯注着一股真正的左派精神,一种对主流意识形态和权威话语的永远的质疑和批判态度。这既是李怡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生存伦理,也使其学术研究获得了真正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现代语言学”的界说做了初步探讨。认为“现代语言学”的“现代”不应该只是个时间概念,“现代语言学”与“传统语文学”相对立,除了时间因素外,更重要、更为本质的是,“现代语言学”强调语言研究对象的确定、科学方法的产生,强调语言研究摆脱了附属地位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本文还认为现代语言学也有一个发展和成熟的过程,诞生于19世纪初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语言学告别“传统”、走向“现代”的最初的一个阶段,而瑞士语言学家德·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的问世,则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理论上的成熟。  相似文献   

6.
研究是探讨、探索的意思。英语中的研究与学习可归纳为一个词,就是STUDY。研究是学习的一个升华过程,是指在某一领域的进一步学习。儿童英语教学是“教”和“学”的完整体,它既是“教”的过程,又是“学”的过程,广大英语教师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推陈出新,“教”与“学”才能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学生的学习才会有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自上世纪80年代以降,中国现代学研究在最近20余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概括起来,这些成就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化关联的发现”:在80年代之初是以中外学与化的关联实现了对“唯阶级斗争”论的拨乱反正,也就是说,以化层面上的意义的阐释取代了纯粹政治层面的定义,这样,中国现代学自身的许多特点便得到了尊重和展现,在当时,比较学及比较化的研究成为最引人注目的批评方式;进入到9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性”知识体系逐渐成为我们阐释现代中国学的一个重要的话语资源,  相似文献   

8.
关于德育学的研究对象的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德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德育学领域一个十分重要的本体论问题。根据哲学的、逻辑学的、语言学的和德育学的多学科视角的考察,德育学的研究对象不是“德育规律”,不是“德育现象”,也不是“德育问题”,而是在学校范围与条件下的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  相似文献   

9.
“多余人”是俄罗斯学中的一个专用名词,但作为一个社会现象的反映,“多余人”并不是俄罗斯学的独有现象。在中国现代学史上,同样出现了与俄罗斯“多余人”社会背景相似,“时代病”相近、悲剧意义也相同的学典型。剧作家曹禺笔下的曾清,就是其中的一个。本通过对曾清矛盾性格的分析和梳理,旨在强调其“多余人”特征,并由此洞察中国二三十年代一部分中上层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中的幢憬又迷茫、挣扎又无奈、抗争又沉沦、生活空虚、无所作为的严重缺陷。  相似文献   

10.
随着“质的研究”方法的日渐兴起,“行动研究”、“个案研究”、“田野研究”、“案例研究”等思想和做法正在越来越多地被学们应用于教育研究过程之中,教师个人生活史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学的关注和重视,成为教师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1.
以传统的实证科学、理论科学和独立科学等狭义的自然科学观及其相应的学科观来考量教育管理学,它还进不了“学”堂;而将人社会科学纳入科学序列,以现代广义的大科学观及其相应的学科观来检证教育管理学,则它不仅早已入“学”,而且渐成显“学”,其涵指也因其自身的发展及其所处时代和化背景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整个现代新诗研究界出现了一个趋势:越来越多的人从诗的外部人手,探询新诗所包含的诸如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意义。这对于拓展新诗的研究领域无疑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可这样的研究也给人一个错觉,仿佛学研究和其他的人类学等的研究没什么区别。于是人们更加放心的从各个非学的角度进入学,从而使我们的学研究(诗歌研究)离学(诗歌)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13.
从1999年至今我国网络教育已经走过六年的历程了。社会仍对网络教育提出质疑,尤其是网络教育的质量问题。无论网络教育工作者怎样从教学和网络技术等方面提高“教”的质量。但也无法代替网络教育学生以“学”为主的这一根本事实。本文从近几年的现代开放远程教育考试管理实践中,创造性提出适合现代开放远程教育成人特点的半开放考试模式,在日益完善的教学服务体系中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确保现代远程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4.
教育学经过百年的曲折发展,已经取得了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这为现代教育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今日的教育学又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陷入了诸多困境。一些学出于对教育学自身的不满,甚至把教育学称为“迷茫的教育学”。“迷茫”既诉说着学艰辛的研究历程,又折射出教育学在理论研究、实践操作和课堂教学等方面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5.
乡土小说随着学研究的深入业已成为一门“显学”。在多年来乡土小说研究不断演示生机和深入拓展的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有见地的学术论和作。但新时期以来,以整体审视、理性批判的眼光反思评估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并对之进行综合系统的化研究还不曾多见,从这个意义上讲,陈继会“差不多可以说是一个创举”(鲁枢元)。在这一点上梳理乡土小说研究,陈继会的学术思想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作为一位以乡土小说为主要研究阵地的学,  相似文献   

16.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已经成为当代译学研究的热点。在分析了“文化转向”为译学研究带来的重大贡献和存在的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指出“文化转向”只是翻译研究多元系统中的一个向度,是一种外在性的研究,不能取代语言本体研究。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没有哪一种话语能比“现代性”更具有影响力与诱惑力;现代学研究由于其“出身”和人们所赋予的“责任”,都使它必然首当其冲地闯入这一领地。问题也恰恰由此产生。现代性、学性以及二之间的关系问题尽管已属老生常谈,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探讨。笔最近重读了孟悦的发表于1992年《今天》杂志上的《中国学“现代性”与张爱玲》这篇章,尽管距今已十年有余,但它所提及的诸多问题,比如对左翼学现代观的质疑,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l改变传统的教学,比如,在课上推导出一个错误的结论,然后不动声色地往下讲,学生会发现错误并且指出。这样做,可以防止学生上课“手到、口到、眼到”;而“心不到”,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19.
“文艺美学”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针对长期以来学界对于“艺美学”概念理解较为模糊的现状,在“艺美学”的学科定位、研究方法及建设“艺美学”这一学科的现实意义诸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自我之见,笔认为当前提出和建设“艺美学”的意义在于三个方面:即有利于美学研究与艺术实践相结合;有利于与我国传统美学思想开展对话;有利于从平等的语境中,开展国际化交流。  相似文献   

20.
从1982年正式提出“期刊学”以来,构建“期刊学”的研究文章日益增多,涉及面也十分广泛。但是,由于思维定势的局限,至今进展缓慢。为此,本文拟从新的思维角度,重新审视发展中的“期刊学”,推出比较符合图书情报界实际的真正广义的“期刊学”──“连续出版物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