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遇秋手风琴作品的旋律构建于民间音乐的基础之上,具有深刻的民族音调的美学内涵,反映了民间音乐的“遗传基因”,特别是蕴含着中国戏曲、古曲音乐的旋律气质与旋法特征。在他的作品中还应用了“旋律特性音”的表现手法,这种特性音在民族旋法中具有抒情性、悲剧性甚强的可塑性功能,尤能表现哀情愁绪。秦腔的“苦音”、京剧的二簧、越剧基本腔等等,都广泛用它作为活动中心音。此外,李遇秋在追求旋律的器乐化方面也作了大胆的尝试,把旋律的着眼点从“声乐化”转移到“器乐化”上来。既便是“歌唱性”旋律,在器乐上也主要是指它的韵律类似歌唱,而不是简单地追求“可唱性”。器乐化的旋律也是旋律,所以在许多重要特征上与声乐是相同或相通的。  相似文献   

2.
李遇秋手风琴作品是我国手风琴事业发展中的里程碑,他的创作突破了传统手风琴乐曲创作模式的束缚,大胆推陈出新,他的手风琴作品创作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并且具有广、远、深、精等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3.
李遇秋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他的手风琴作品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他在手风琴创作的民族化发展上进行的种种民族化的探索,也推动了我国手风琴事业的发展。本文以李遇秋在手风琴创作的民族化探索为主线,首先介绍了李遇秋手风琴创作的一些基本情况,随后从和声、调式、旋律三方面重点分析了李遇秋的作品风格。  相似文献   

4.
李遇秋手风琴作品的创作美学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独创性、简洁性、情感性、逻辑性。  相似文献   

5.
李遇秋是我国当代手风琴界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他的手风琴音乐创作立足于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以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为创作素材,结合西方作曲技法,并在和声与曲体结构以及演奏技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使作品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格与现代气息,对中国的手风琴创作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朱文琪 《德州学院学报》2012,28(1):38-40,46
李遇秋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他为中国手风琴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长征》是其创作的第一首手风琴奏鸣曲。作品中蕴含着三方面的创作特征:第一,民族性音乐元素的运用;第二,音乐语言的中西交融性;第三,乐器表现手法的独创性。  相似文献   

7.
李遇秋是国内著名的作曲家,也是手风琴作品创作领域的佼佼者。《惠山泥人印象》是作曲家在无锡惠山泥人厂参观感慨万千后写下的一组手风琴套曲。李遇秋在这部作品的创作中打破传统功能和声的限制,突出和声的色彩性和中国民族风格,为后人的创作树立了良好表率。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传统音乐虽然早已存在多声部音乐的组合方式,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和声体系.随着各种有关民族化的作曲技术理论研究的书籍与论文的发表,认为西方尤其是现代西方音乐创作理论更能保存我国传统音乐的民族特点.爵士乐作为不同音乐语言结合的混合物,加上现代爵士乐的旋律语汇与节奏模式也越来越得到认可,可见民族与现代的融合与创新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创作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份是对作品中所使用的音阶调式进行分析其中包括作品中所使用的中国汉族传统雅乐音阶和清乐音阶,西方自然大小调音阶和多调性发展手法的运用.第二部份主要涉及对作品的和声进行分析,包括不同结构的和弦运用和线性和声手法在作品中的运用.通过对作品的音阶调式和和声分析来应正金湘所提出的建设"新世纪中华乐派"在具体作品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林琳 《山东教育》2005,(3):88-90
《归》是李未明先生选取福建南音的曲调,以中国五声调式为基础,结合西方的曲式结构及和声等技法而创作的手风琴独奏曲。  相似文献   

11.
结合自己学习手风琴和从事手风琴教学以来对手风琴风箱运用的体会和理解,谈谈应该注意的方面,供中小学音乐教师、手风琴学生以及手风琴爱好者和同行们作为参考,让我们共同掌握好手风琴的正确使用,演奏和规范教学,培养更多更好的艺术人才。  相似文献   

12.
李白是中国盛唐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诗歌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传播是中国古典文化西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十八世纪至今,李白诗歌在英国的翻译传播史已逾百年,对英国诗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18世纪的"小荷才露尖尖角"到19世纪的预热升温再到20世纪至今的如火如荼,李白诗歌在英国的英译作品的数量、质量都显著提高;译者们的研究范围也从单纯的诗作翻译扩展到对李白生平、时代和社会背景的分析研究;他们的翻译原则也由直译为主、间接翻译为辅过渡到律诗和散文诗翻译并存。本文以李白诗作在英国的译介及特点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地梳理李白诗歌在英国的翻译及传播历史,有助于全面客观地了解李白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化西传的途径、特点与影响。  相似文献   

13.
巢湖民歌调式以徵、羽两类为主。在这两类巢湖民歌中,调式特点是:同宫系统五声徵、羽调武色彩相融相生、交替进行。从调式构成上看,这种特点不仅表现在乐段、乐句之间,也表现在乐句之中。处理方法是:第一,“2”音的功能角色转换,第二,直接游移。在为数不多的宫、商、角三调式中,从调性色彩上看,倾徵、羽色彩现象特点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4.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多元化智力概念的普及,青少年学琴热潮席卷着大街小巷,手风琴这件携带方便、音色优美、音域宽广的键盘乐器更是吸引了众多青少年。为了更好地推广普及手风琴,阐述了学习手风琴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以期引起学习者的注意和教师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从俄罗斯手风琴的发展史加以阐述,帮助学生了解手风琴。同时,重点叙述了为手风琴的发展贡献出毕生经历的世界级演奏大师与作曲家,使学生对手风琴艺术史学习、手风琴演奏技术的提高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元王朝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也为元诗的创作构造了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所以 ,元诗中的黍离意象 ,便突破了原有的内涵和情感界定 ,形成了独自的时代风貌 ,从而展示了这一意象更深广的蕴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