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历代史志目录中,班固《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小说家”首次对“小说”进行相关记述。《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这一“源”对后世子部小说这一“流”产生深远影响。《汉书·艺文志》“小说家”对后世子部小说的选材影响主要表现在题材、内容、思想三方面。《汉书·艺文志》还在小说观方面确立了两种基本模式:一为实录精神;二为“君子弗为”与“一言可采”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2.
简·奥斯丁(1775-1817)是19世纪初英国杰出的女性小说家,以其脍炙人口的六部小说享誉世界文坛,有在"两寸牙雕"上写作的美誉。本文拟从小说的"故事"层面出发,以苏珊·S·兰瑟的叙事学理论为立足点,辩证地探讨奥斯丁在其出版的第一部小说《理智与情感》中所运用的双重叙事策略,以及她在男权社会下写作所展现的两性视角。  相似文献   

3.
历史演义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有明显的“理想化”倾向,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历史演义小说家将人物形象的塑造高度理想化?推究历史与文化的影响以及民族心理因素,从传统英雄史观、传统道德史观、民族心理因素等三个方面对历史演义小说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寻。  相似文献   

4.
戴维·洛奇是加世纪在小说创作和文学评论两个领域享有盛誉的英国当代杰出的小说家和文学批评家。小说《换位》是其校园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本文试以叙事学以及洛奇的相关创作理论为基础,从叙事视角、结构和手法来探析其中运用的后现代主义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5.
英国意识流小说家伍尔夫在创作中不断进行实验与探索,形成独特的诗化小说,她的小说充满浓情诗意,给人们提供了观察世界的一种新的角度和新的透视方法.  相似文献   

6.
新历史小说在学术界有多种定义,新历史小说、新历史主义小说、新历史题材小说、女性新历史小说等等,都是其诸种概念中的一种。厘清新历史小说的不同称谓及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于全面回归和了解新历史小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新历史小说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后,遁入了困境,不少新历史小说家纷纷转型,寻求新的创作路径。  相似文献   

7.
《刺杀小说家》不同于既往类型化的线性叙事,其从原著小说到改编电影,皆是在现世界与异世界互文的平行时空中展开反类型化的弥散性叙事.原著小说以文学语言构建的异世界及其情感系统,使其在文学性的堡垒中获得"电影小说"的画面感,然而电影改编所依循的镜头语言促使导演路阳在电影性的多重叙事空间中落实异世界及其情感系统的真实性与独立性...  相似文献   

8.
(一)英国小说家弗·吴尔夫在谈到契诃夫的小说《古谢夫》时指出,“对于当代作家来说……显然,关心的对象是没有被认识的深层的心理。因此重点立刻有所转移,主要的注意力转移到以前被认为不重要的方面,而另一种我们的前人难以接受、不可思议的形式外观立刻变成必要的了。  相似文献   

9.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著名小说家福克纳的第一部成熟的作品,在这部小说中对叙事手法的大胆创新,使他成为“二十世纪的小说家中,一位伟大的小说技巧的实验家”。多视角、时序倒错以及象征隐喻等艺术手法的使用充分显示了他在语言操作,技巧运用和谋篇布局等方面非凡独特的艺术才华。  相似文献   

10.
丁秀琴 《阅读》2011,(6):24-25
夜空闪闪的星星.水中游动的小鱼,枝头飘香的苹果……生活.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多姿多彩、纷繁多样的世界。鲁迅先生曾说:“如要创作.第一需观察。”是啊,不认真观察,我们又怎么来描绘这美丽的世界呢?  相似文献   

11.
残雪的小说常以吃语般的陈述给人以森然的梦魔般的感觉,意识沉入黑暗的无意识中,诸种恐怖的经验使人濒临精神崩溃的边缘,作家以此来表达对人的存在处境的深度关注和质疑。1985年,残雪在《人民文学》第7期发表了她的第一篇小说《山上的小屋》(据说残雪的第一部小说是她的中篇小说《黄泥街》,但我们迟至1986年年终才在《中国》上读到这篇小说。)1986年是残雪创作的丰收年,她在各种期刊上发表了近十个中短篇小说,象《雾》、《旷野里》、《苍老的浮云人《我在那个世界里的事情》、《布谷鸟叫的那一瞬间》、《天窗》、《阿梅在一个太阳…  相似文献   

12.
《白鲸》是19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赫尔曼·梅尔维尔的主要作品之一。自问世以来深受评论界的关注,其蕴含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小说中捕鲸船披谷德号的悲剧成因进行分析,阐述人性在这一悲剧中扮演的角色。对这一悲剧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正确对待自身的欲望,处理好欲望与人自身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象征──论菲兹杰拉德小说《了不起的盖兹比》郭张娜《了不起的盖兹比》是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弗·司各特·菲兹杰拉德(1896-1940)的代表作。这部小说叙述了主人公盖兹比,一个西部乡下孩子怎样来到东部靠贩私酒成为百万富翁,他为了寻找逝去的爱情之梦,...  相似文献   

14.
“小说”一词随着中国古代典籍至少在平安时代就传入日本,但在日本被用作近代小说(novel)的代名词,却是明治维新以后的事。这时候正好是近代小说形式在日本确立的时期。本文试图明确“小说”一词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确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舍伍德·安德森(Sherwood Anderson)是20世纪早期美国著名的小说家,《小城畸人》(Winesburg,Ohio)是他的代表作。小说以揭示小城镇人的生存环境和心珥状态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结合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中的“恶心”,“虚无”和“自由”思想阐释小说集所表现出人在工业化环境中被异化后的内心扭曲的“畸形”状态.传递出人对自由的渴望与追求。  相似文献   

16.
邹中娥 《阅读》2013,(7):66-67
我们都有一个家,家里有爱我们的爸爸和妈妈,让我们大声说: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相似文献   

17.
身份认同是后殖民研究中十分重要的问题。《眷恋》是英国小说家保罗·司各特最后一部小说,荣获了1977年布克文学奖。小说取材于七十年代,它的价值在于艺术地反思了殖民时期的英印关系对后殖民时期的影响。通过小说中的几个人物,巧妙地体现出这种关系的矛盾冲突。本文将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析女主人公卢西自我身份的迷失和找寻。  相似文献   

18.
张国宝 《阅读》2010,(9):21-23
小说故事从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开始,这场车祸夺走了主人公赵安迪(文中的弟弟)父亲的生命。在爸爸的葬礼上,赵安迪第一次见到了妈妈舒一眉。此后一段艰难的生活开始了,母子俩由开始的陌生、冷淡逐渐发展到彼此信任、爱护。黄蓓佳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动作、语言、心理、环境描写。充分烘托出人物的真情。下面让我们来一一分析。  相似文献   

19.
李慧 《阅读》2012,(12):6-8
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是由海豚传媒文学馆出品的一套不一样的书——《少年大专小说馆(第一辑)》(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这套图书,来自浪漫的法国。它们用许多的细致和温润,轻轻地诉说少年成长中的心事和忧思。它们教给我们的爱的手势,都会我们走入小小心灵的秘密楼阁,解开生命与死亡的困惑,也叫我们看到属于自己生命独有的光彩,  相似文献   

20.
王立春 《阅读》2022,(67):16-17
<正>我第一次做面条,是用“剌(lá)”的方式。我不大喜欢用“剌”这个字,我觉得“拉”比“剌”更贴合。不是切,不是削,更不是抻(chēn)。我们管割个口子,叫剌个口子,方言。谁也不会说割口子的,那么说太咬文嚼字,让人笑话。那天我妈去离家七八里地的水泉镇上赶集,她说给我们带好东西回来。临走时她叮嘱我们好好看家,还故意把锁门声弄得比平时响。那是她第一次出远门,我带着小妹独立执行看家任务,我一下子有了自己是个大人的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