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积累在社会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化不仅能反映民族的特色,还能将文化特色融入社会教育活动中,以促进教育活动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日本传统文化是在继承和吸收中形成的,其发展进程主要反映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本文主要从融合东西方文化构筑属于日本自己的传统文化、日本传统文化下的社会教育活动、对日本传统文化思考三个方面,对日本传统文化在日本社会教育活动中的渗透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范围内 ,各国之间的经济协作、文化交流日益加深 ,闭关自守的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弊端 ,人尽皆知。日本作为发达国家 ,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中的国际化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趋势。日本在教育方面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3.
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日本教育经历了截然不同的发展状态。人才培养模式也从和魂汉才、和魂洋才到民主重建的变化,这就要求日本全力培养具有21世纪生存能力的人才。这不仅揭示着日本要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而且也成为日本发展教育事业的必然选择。从日本的历史和现实出发,日本国必须要正确对待和处理日本在教育发展方面与东亚乃至世界所造成的冲突与不和谐因素。  相似文献   

4.
教育审议会制度是日本教育咨询与决策的重要制度。对日本教育审议会制度的发展过程进行研究,从名称的变化、设置法令的制定与修改、委员任命范围、职能等方面考察日本教育行政决策向科学化、民主化迈进的曲折历程,揭示其百余年来在日本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作用,全面、正确地认识日本教育审议制度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相似文献   

5.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普及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本文介绍了我国及日本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概况,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式及成功经验等方面,分析了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日本在战后短短几十年内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其中教育的作用不可小视,日本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视礼仪教育,同时注重培养孩子忍耐、独立的人格,此外教育妈妈、PTA经验等方面的成功经验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内在要求教育均衡发展,借鉴别国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日趋必要。借鉴美国与日本的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对我国教育在对弱势群体进行补偿、制度创新和法律建设等方面有所作为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日本大学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课程改革作为大学改革的切入点,已在取消教养学部,加强专业教育等方面付诸实施.根据大学审议会建议,日本的大学将向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进一步重视有创新精神和个性的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野外活动,一直是作为青少年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来推行的,在不同时期,都得到政府在政策、资金、人力、设施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而且被引入学校,成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从寺院教育发展而来的寺子屋教育,作为日本近代初等教育的基础,推进了日本教育的近现代化。江户幕府时代,幕府政府为加强封建统治,通过政治手段引导和规范寺子屋教育,促进了寺子屋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寺子屋教育根据平民的现实需求,注重培养符合普通民众具体生产、生活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规范的道德教育为日本民众的整体文化素养奠定了文化根基;开明的女子教育为平民女子创造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寺子屋教育虽有其局限性,但为日本现代化的崛起奠定了人才基础和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11.
吉田松阴1作为日本幕末2维新时期(江户幕府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改革志士,在日本可谓家喻户晓,他的革命思想和教育思想给日本带来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吉田松阴自幼就熟读《孟子》等儒家典籍,笃信孟子的"性善论",中国的传统儒家思想一直影响着他的革命思想和教育理念。本文旨在结合对《讲孟余话》和《幽室文稿》等文献和吉田松阴在松下村塾任教期间的教育理念的解读,从重视道德教育、尊重个性和教育平等三个方面来分析吉田松阴教育思想中对中国传统儒家教育思想的吸收和运用。  相似文献   

12.
日本教育体制与学校体育对策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是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就提出“教育是振兴国家,繁荣民族的根本”的口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更加重视教育,把“人才开发”作为实现经济起飞的一翼,采取有力措施,使教育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日本现行教育体制的基本特点是由1946年日本《宪法》与1947年颁布的《教育基本法》所决定的。《宪法》规定人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如下:“全体人民都有权力接受与其能力相符的、法律所规定的平等教育。人民有责任使在其保护之下的男女儿童,接受法律所规定的一般教育。这种义务教育是免费的。”《教育基本法》确定,日本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个性的充分发展,努力培养身心健康、热爱真理与正义、尊重个人价值、尊重劳动、富有责任感、充满独立精神,做建设和平  相似文献   

13.
试论日本"剑道"与禅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剑道和中国武术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始终影响两国社会成员的日常思维,心态和行为方式.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比中日文献,得出结论:(1)剑道是武道的代名词,剑道的目的不是杀人而是除恶.2)日本剑道和中国武术在训练等方面有深刻的联系.(3)日本剑道以禅宗作为思想基础.(4)日本武士的教育包括儒家经典教育和武士的技战术训练.  相似文献   

14.
二战后,日本的私立大学迅速发展,私立大学的数量占日本大学总数的70%以上,大学教育高度依赖私立大学。私立大学获得发展契机主要是基于日本战后政治上民主化改革,要求教育自由化以及为了实现贸易立国的战略目标,财团大力投资高等教育。美国殖民当局作为日本民主化改革的指导者,美国的私立大学也成为日本私立大学的榜样。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与日本校外体育开展状况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日本的校外体育自苏联人造卫星上大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发现了自己在教育方面的差距,在教育界提出了“回归基础”的口号。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六十年代的日本高中教育也开始强调知识灼系统性,并增加必修课的时数。在这一刊“期内,日本的高中对校外教育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七十年代,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报头,日本也提出了教力从以知识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历史性转移,校外教育开始受到重视。人本主义课程不象学问中心主义的课程仅仅把重点放在智力上。除了智力外,把人的情绪、态度、理想、意识、价值也作为教育过程的重要…  相似文献   

16.
二战后日本中小学教师教育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日本的教师教育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了解日本教师教育中的职前教育制度、日本教师资格证的取得、日本教师的职后教育、日本中小学教师教育的管理及日本中小学教师的地位等,有助于我们获得一些值得借鉴的启示,促进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关于我国高校体育课学习评价发展趋势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教育评价理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借鉴美国、日本等体育教育相对发达国家在体育学习评价方面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高校新的课程目标,从教学评价理论角度,提出关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发展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18.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兴则国兴,教育是立国之本。从世界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看,如美国,至今才有200年历史,但西欧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部无法与之相比,人们公认这是因为美国在发展教育方面有着独到之处。再看日本,二次大战后社会瘫痪,日本人并未就经济抓经济,而是坚定不移地把眼光盯在提高民族素质上,牢牢抓住教育这一兴邦之本,强国之路,广泛发动全社会勒紧裤带办教育。直到目前日本政府用于教育的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高达16%,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高达5%。多年来在日本农村最好的建筑物一直是学校,在日本最受人尊重、羡慕的职业是中、小学教师。在日本大学毕业再在专门学校培训两年,经过严格考核取得合格证书后,才有资格任中、小学教师。教师在日  相似文献   

19.
近代以降,国门洞开,文化交流日渐凸显,教育方面的交流显得尤为重要.史料记载,清末时期日本“体操”教学不胫而走传入中国,进而加强了中日教育制度、内容、管理等方面的交流.研究发现日本“体操”教学的目标是锻炼身体、磨练意志,以强身健体为基本内涵,其中涉及了到日本“体操”教学的宗旨、动作教学、教师素养、教学方式等,以此为借鉴,萃取其中精华为当今我国青少年体育运动动作发展与优化提供有益启示,重新考量学校体育的教学与管理.  相似文献   

20.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和希望的曙光,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之所在,重视早期儿童教育是近年来在教育领域中一个世界性的趋势,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要把幼儿教育作为未来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作为终生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重视幼儿教育,全国幼儿平均入园率(指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中来自幼儿园的儿童所占的比例)现已达83%以上,在身体教育方面也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实施着有特定目的的,有计划的教育。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要不失时机地对儿童进行健康、社会、自然、语言、音乐和绘画创作等六个方面的教育,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幼儿的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