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能愿动词是现代汉语中一类特殊的动词,在维吾尔语中情态形容词与之较为相似,但毕竟这两类词在性质上不同,这就使得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时难以掌握这类词。本文通过对维吾尔族学生汉语能愿动词学习过程中的偏误进行分析,探究其原因,并提出了与之相应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2.
单片机自问世以来,以其极高的性价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也越来越在实际生产中得了广泛的应用,所以《单片机原理》这门课在很多高校已经越来越受重视,我院这两年在这一块的投入也是非常之大,但尽管如此,作者在一线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学习单片机的效果并不理想,本文介绍了作者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验设备和开发设备,在教学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创业之路创造了条件,提出了不仅要授之以渔,还要授之以网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短篇小说《死者》是乔伊斯的代表作。本文借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中的死本能来分析《死者》,从生者之死、爱情之死这两个方面来揭示主人公加布里埃尔的精神顿悟过程。结合爱尔兰当时的政治文化背景,本文分析了作者对爱尔兰未来出路的关心,探寻了“死者”意象的潜在意义——后殖民时期的爱尔兰人的精神死亡及爱尔兰社会的文化危机。这篇小说在唤起现代人的精神信仰方面具有新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4.
《致杜鹃》作为华兹华斯诗歌代表作之一,承载了丰富的音韵格律之美。本文通过对音节韵步韵脚的分析体现出这一诗作的形式与内容结合之完美。  相似文献   

5.
用母函数的方法可以使一些复杂的概率的求法得以简化,本文系统介绍了母函数在这方面应用,并且对其可解问题进行了分类,使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家"是托尼·莫里森在每部作品中都着重渲染的一种生存空间。在《家》这部小说中,她以温情的笔触讲述了一对兄妹历经创伤、重返家园的故事。本文糅合精神分析中的创伤理论分析了黑人兄妹举步维艰的生存之伤、疏离冷淡的亲情之伤以及哥哥弗兰克梦魇般的战争之伤。弗兰克通过向移情的倾听者言说的方式抚平了伤痕;而妹妹茜借社区这一集体力量弥合了身心的伤口。兄妹俩最终可以正视个人的苦楚,且能够更坚强地面对整个种族的伤痛,向整个黑人同胞发出"回家"这一诗意化的呼喊,可见建立团结、美好的精神家园才是黑人在这片土地上治愈创伤的最佳良药。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把群众运动作为实现其既定政治、经济目标的重要方式。这一时期毛泽东领导的群众运动与以往群众运动相比,其发生频率之高、规模和声势之大、社会影响范围之广都是罕见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它与思想政治教育、群众路线、阶级斗争的相互结合,克服了运动自身的盲目性、无序性、非规范性等缺陷,使群众运动发展到最高峰,但它存在的不合时宜,又使其陷入非常尴尬之地。本文主要从社会学、历史学等综合角度分析这一时期群众运动的特点,以期待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在不同的文化对教师的社会身份和这一职业有着不同的理解,汉语中的老师和与之相对应的英语单词teacher反应在称呼上也就有所不同。本文针对问候语Good morning,teacher在中国校园普遍存在这一现象,调查了中国学生对英语老师使用的称呼语,探讨了他们形成特殊称呼模式的成因。  相似文献   

9.
谷崎润一郎是近代日本的唯美主义大文豪,被后世称誉为"大谷崎";不仅是日本第一位当选为美院文学艺术协会的名誉会员的作家,更是在诺贝尔文学奖中被多次提名;其创作经过了极度西洋崇拜的"恶魔主义"和痴迷日本传统的"古典回归"的二个重要时期,而《痴人之爱》恰恰正是这二个时期转型期的巅峰之作。本文从分析《痴人之爱》这一作品入手,展现谷崎润一郎西洋崇拜、东西摇摆、古典回归的写作历程。  相似文献   

10.
《雪国》这部中篇小说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禅宗虚无观影响下创作的出色之作,通篇呈现出一种禅宗境界的虚无之美。本文从镜中虚象之美、生死轮回中的涅磐之美和万物归一的禅宗境界之美三个方面来探究《雪国》传达出的禅宗境界的虚无之美这一审美特征,从审美角度来探讨这部小说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老子与屈原的宇宙观进行了比较分析,老子认为"道"为宇宙之源,以阴阳二气说明万物之生成,屈原对阴阳二气的存在亦持肯定态度,他们对宇宙生成的认识表现出一种唯物主义倾向。老子认为宇宙是一个虚空之体却有着无穷的作用,屈原则认为天地构成了一个球体,太阳围绕着这个球体运动,且带来了昼夜,在那个时代,这应该可以代表我国学者对宇宙认识的较高层次。  相似文献   

12.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境界区分为两大类:"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王国维关于这两种境界的论述,语言简约,但内涵尚不明了,以致解者纷坛。本文试图在各位大家研究的基础之上,运用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关于审美静观、抒情诗、意志说的观点,对"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深层内涵进行挖掘和剖析。  相似文献   

13.
直流稳压电源在电路中的运用之广、用量之大,是其它电路不可相比的.以前的教科书和其它书籍未见将开关型稳压电源和普通串联调整型稳压电源进行时比分析的.本文从教研的角度出发,时两者之间以及各自的特点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是解决直流稳压电源这一教学难点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城墙之花》是当代法国诗人埃蒙德·杜纳的一首短诗,主要描写了生长在城墙废墟上的小花。本文拟从新批评的视角去分析这首诗应用的悖论、张力等创作方法,揭示出作品本身所蕴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历史记载中的东方朔是个好色、佯狂的俳优之辈,电视剧《东方朔》全面颠覆了这一历史形象,使之成为忠于婚姻爱情的现代情圣,与功盖天下为民请命的治世贤臣,而且在他为己明哲保身与为民替天行道的仕隐挣扎中演绎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经典命运与悲剧人生。本文重在分析这一颠覆背后蕴涵的文化意义与批判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生物化学教学一直面临抽象、单调等问题,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本文就如何将多媒体技术融入传统生物化学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同时作者将之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孟庄两人分别是儒道两家的主要代表人物。由于两者的哲学基础与哲学目的的不同,使得两者哲学内容迎异。然而在另一方面,由于一个代表儒家的理想主义,一个代表道家的浪漫主义,在超越现实这一基点上,却体现了两者哲学的异曲同工之妙。这突出表现在认识论上,两者都强调了内现自省的认识方法;在认识的最高境界上,两者都追求主客体合一的绝对自由境界(孟子的圣人境界与庄子的真人境界)。本文拟比较孟庄两人认识论之异同,以在一侧面揭示中国哲学之特点。孟子基于其“性善”之论。首先在认识论上把“心’、“性”、“天”确立为认识客体…  相似文献   

18.
英语语言蕴含着丰富的美,只有真正领会了英语语言的美,才能激发出审美的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掌握英语的愿望。本文从音韵、形之美、文化底蕴及英语口语这几个方面阐述了英语语言之美,让原本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英语语言展现出美的一面,把英语学习变成一种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9.
唐代是中国古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高峰时期,在这期间,国家的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这一时期,法律也同样得到了较高水平的发展,唐律是中国法律发展的一个高峰,对后世法律的发展有着极重大的影响。"七杀"之律又是唐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并且为宋、明、清历代所沿袭,是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法律经典。本文主要研究"七杀"之律的具体内容、从而加深我们对唐律以及中国古代法律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埃德加·爱伦·坡在著名小说《厄舍府之倒塌》中描写了一位被活埋的可怜女性———马德琳·厄舍,她被家人抛弃,奄奄一息、活人入棺。本文通过分析马德琳的艺术形象和悲剧根源,揭示冷酷父权社会对女性这一弱势群体的扼杀及女性在压迫中的逐步觉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