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第78页的SO2漂白性实验存在以下不足:实验没有在封闭体系中进行;实验后没对SO2进行处理;实验不能反复多次操作,且需要的SO2的量大。所以,针对以上不足,我们对SO2漂白性实验进行微型化设计。  相似文献   

2.
1二氧化硫性质实验设计(1)实验装置(如图1)①125mL集气瓶②Na2SO3③10mL注射器④浓H2SO4⑤15mm×150mm玻璃管⑥湿润的品红试纸⑦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⑧NaOH溶液图1(2)实验步骤①取125mL集气瓶,配上单孔塞与15mm×150mm的玻璃管相连,如图1所示组装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②在集气瓶中加入4~6药匙已研细的Na2SO3粉末,并用滴管滴入少量水润湿。在玻璃管两端分别放入一片湿润的品红试纸和蓝色石蕊试纸,再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实验装置准备就绪。③取一支洁净、干燥的10mL注射器,吸入约3~5mL浓H2SO4插入橡胶塞中,缓缓推入注…  相似文献   

3.
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第3版)3-4的探究实验2:把碘酒滴到土豆(或面包)后土豆片和面包都呈黑色,观察不出呈蓝色,影响了学生通过此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那么如何解释上述的实验现象和做好此实验呢?笔者对此实验进行了探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对此实验的探究过程介绍给同行做参考。1实验过程及现象(1)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相似文献   

4.
关于SO2的性质实验,现行高中教材编排了两个实验:一个是SO2遇水呈酸性,另一个是SO2的漂白性实验。通常教师都会补做SO2让溴水(或碘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实验,用以证明SO2的还原性。但往往在敞口的条件下完成该补充实验。为了使实验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笔者设计如图1所示的装置,该装置既能显示出SO2更多的化学性质,又能显示SO2与H2S的实验制法,操作方便,现象明显,无污染。  相似文献   

5.
在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化学2(必修)》教材中,编者设计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3个实验,通过不同条件下观察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气泡的快慢,以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但我们在教学实际中发现该实验存在实验现象不明显的问题:一是【实验1】由于气泡产生的泡沫逐渐增加,通过肉眼观察,2支试管中的泡沫差不多,现象区别不大;二是【实验3】在溶液中产生的气泡较小,3支试管中气泡的多少、快慢区别不明显。为此,我们对该实验做了重新设计,用注射器对气体进行定量实验。实验改进后,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实验改进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第2版)化学必修1中NH3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存在一些不足。如生成的NH3逸出试管而污染空气;NH3与HCl的反应是通过两根玻璃棒来实现的,现象不太明显,因为挥发出  相似文献   

7.
1 制取银树的实验改进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在讲到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根据教材的图示教师通常会展示出提前几天做好的银树。但是,银树很容易被氧化变黑,而且形成速度慢。就此,笔者做了一些改进。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人教版)这样表述做钾焰色反应实验:将铂丝(或铁丝)用盐酸洗净后,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相似文献   

9.
加热新制的Cu(OH)2至80℃时应该就可以使其脱水生成黑色的CuO,但是在制备CuO的实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第一册》学生实验一)中部分同学加热Cu(OH)2的悬浊液时,始终未出现变黑的现象,甚至水蒸干后,蓝色固体也不变黑。这是为什么呢?对此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10.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课程改革中 ,化学实验的改革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了化学实验改革的新理念 ,推动了中学化学实验改革的深入进行。本文仅谈一谈在编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以下简称“新教科书”)的过程中 ,对中学化学实验改革的思考与探索。1 构建实验体系的基本原则(1)以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为根本 ,合理选择实验素材。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上 ,对于化学实验都有明确的要求 ,体现了化学以…  相似文献   

11.
2000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由教学仪器研究所制定的《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但随着《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出台,以及相适应的教材进入实验区,该目录所列的仪器和药品已不能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就生物学科而言,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4年初审通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共有6册,涉及到14个实验操作,  相似文献   

12.
现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第52页实验[3-2]介绍了乙醇被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氧化,说明乙醇具有一定的还原性。但教材对该实验介绍过于笼统,重铬酸钾溶液浓度是多少?配制其酸性溶液  相似文献   

13.
1 Na2O2与CO2反应的演示实验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一化学(必修)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在讲解有关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时,只给出了化学原理,没有演示实验,讲解时缺乏说服力。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如下演示实验并取得了  相似文献   

14.
正1设计思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一(人教版)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中,设计了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教材是这样设计的: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放入水中,你看到什么现象?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发现由于钠与水反应非常剧烈,实验持续时间短,常伴有轻微的爆炸,不够安全,更没有设计气体产物的检验,存在一些缺陷。2创新之处1仪器创新:本实验采用了微型实验装置,使  相似文献   

15.
在一次观摩教学比赛过程中,一教者在给学生演示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乙醇与金属钠的实验中,他按照教材上的装置,先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无水乙醇,再加入一小块新切的、用滤纸擦干表面煤油的金属钠,然  相似文献   

16.
①气体通过A瓶,浓H2SO4无明显变化,气体体积无变化;②气体通过B瓶,饱和Na2CO3溶液质量增加0.5g,气体体积无比变化;③气体通过C瓶后,再通过D管,灼热的CuO有红色物质生成,冷却后,气体体积变为888mL(标准状况);④将上述气体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第56页,讲解氢氧化钠溶液跟二氧化碳反应,但教材中没有配套的演示实验,这对学习理解这一化学反应原理造成一定的困难,以致学生缺乏感性认识。为此我构思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中安排了铜-锌-稀硫酸原电池的实验。主要方法是将实验室的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导线中间接入一个电流表),平行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观察现象。按书上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电流表指针偏转明显,铜片表面有气泡,锌片表面依然有大量气泡。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7页关于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实验,课本是采用试管操作,分几步完成,操作不便。笔者从优化实验的简捷性出发,对该实验改进如下。  相似文献   

20.
在人教版初中三年制化学教材(以下称老教材)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以下称新教材)中,为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情况,分别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些实验在操作上以及对质量守恒原因的解释上不够完善。在教学中我们做了如下一些改进,并引导学生分析改进前后的优缺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