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9 毫秒
1.
在长时间运动中,血糖和肌糖元是运动肌肉利用的二种主要碳水化合物,肌糖元浓度是决定耐力性运动能力的主要因素。在长时间运动中,增加摄取碳水化合物使可利用的糖类增加,可以推迟疲劳的出现,增加耐力能力。但摄取糖类(CHO)食物对运动中肌糖元利用的影响尚很少研究,且以往的研究都是摄取液体饮料,本实验是研究摄取固体糖类食品对4小时自行车运动中肌糖元利用的影响。实验方法: 十名男性受试者的身体特征见表一表一:受试者身休特征(N=10)  相似文献   

2.
在长期运动时,血糖和肌糖元是肌肉运动利用糖类的两种主要形式。已经证实,肌糖元浓度是耐力训练能力的决定因素之一。在长期运动时,通过摄入糖类食物,增加对糖类的利用,可推迟运动疲劳的发生并增加耐力。目前几乎还没有令人满意的研究。以前研究都是摄入液态食物,本研究是通过受试者,在4小时自行车测力  相似文献   

3.
过去,有些研究已经证实,在激烈运动前30—45分钟口服葡萄糖会产生不良的副作用。这些研究结果都表明,运动前口服葡萄糖会在运动开始后导致血糖水平急剧下降,肌糖元利用率增加和提早出现力竭。这说明,口服葡萄糖会产生这些副作用的部分原因,是因为引起了血胰岛素过  相似文献   

4.
自十九世纪后期生理生化学家对人体运动的耐力问题越来越感兴趣。他们对长时间运动对肌肉运动的燃料以及它们对运动的生物化学应激和适应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本文试图提供这方面的概况供大家讨论参考。一、长时间运动时的糖代谢 1、糖的动用肌糖元是肌肉内燃料的主要储存形式,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都能有效利用。长时间运动中肌糖元逐渐消耗,以70公斤体重的人肌糖元储备计算,全部动用可提供马拉松比赛70分钟左右的能量。糖元也  相似文献   

5.
糖是人体最主要的热源物质,是人体从事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我们知道,人体在进行运动时,肌肉工作能力增强,肌肉此时的摄糖量可为安静时的20倍以上。运动使体内的糖元大量消耗,如果运动前体内糖元储备量木足,会使机体耐久力下降,运动时间缩短。运动医学研究证明,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体内的肌糖元储存量比不参加运动的人高得多,肌肉工作的潜力也大得多。在同样的运动负荷时,不参加运动的人肌糖元减少得更为显著。人体体内储备的糖主要以三种形式存在,一种是血糖,一种是肌糖元,另一种是肝糖元。一般人体内储糖量为32O克左右,…  相似文献   

6.
马拉松属于超长距离比赛,优秀运动员跑完全程要两个多小时,在这样长时间的运动中,运动员所消耗的体内能源物质很多。在运动过程中,主要供给能量的物质是肌肉里贮藏的肌糖元。当肌肉中肌糖元被消耗掉一部分以后,肝脏中贮存的肝糖元立即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经血液运输到肌肉,再转变为肌糖  相似文献   

7.
1、少年体操运动员疲劳产生的原因 1.1肌肉的疲劳 少年肌肉的发育尚不完全,肌纤维较细,含水份较多,蛋白质较少,间质组织多。与成人相比,肌肉的横断面积较小,肌肉收缩的有效成分也少。因此,肌肉收缩的力量和耐力不如成人,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也比成人差,容易疲劳。当进行激烈运动时,ATP、CP被大量消耗时,肌糖元便在无氧条件下分解为乳酸参与供能。  相似文献   

8.
对耐力项目的运动员来说,糖负荷可以提高其肌肉的糖元含量,使之运动成绩提高。只有在运动结束后即刻进行糖负荷,才能在24~48小时后的再次运动时,使肌糖元完全恢复.有实验表明,运动结束后1小时内食糖者,其肌糖元恢复的速度较2小时后食糖者快50%,  相似文献   

9.
健身百科     
长跑、超长跑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时,氧的供应比短跑运动时充分得多,能量消耗过大。热能来源主要是靠肝脏和肌肉中的糖元氧化分解,其次是脂肪的氧化分解。  相似文献   

10.
概说早在1895年Morpurgo就发现激烈运动能使奔跑训练的狗缝匠肌横截面加大,但肌纤维总数没有改变,肌细胞中肌浆增多较肌原纤维明显。肌肉力量首先决定于肌肉收缩蛋白的数量和性能。肌肉收缩蛋白有肌动蛋白、肌球蛋白及原蛋白(或称原蛋白复合体)等,50年代苏联研究证明,力量增加时肌肉收缩蛋自质增加,而供给肌肉收缩能量的肌糖元,并不随力量增加而平行增加;具有酶活性的  相似文献   

11.
FDP对连续力竭性运动后大鼠PFK活性和线粒体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分组实验的方法。观察了FDP对PFK活性和骨骼肌线粒体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FDP可加快PFK活性的恢复,减轻运动中血乳酸升高的程度,促进肌糖元的恢复,并能维护肌线粒体的正常形态结构,有利于连续力竭性运动后机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长跑是一种耐力性项目。长跑时,人体的代谢加快,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发生适应性变化,血液流向下肢,供给肌肉活动的能量。长跑后体内的肌糖元及血糖大幅度下降,跑的距离越长,体内的能量消耗就越大,一般来说,要消除大运动量长跑所产生的生理性疲劳约需8小时的休息。...  相似文献   

13.
倍力方抗运动性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倍力方对运动训练大鼠抗疲劳的作用。方法:将运动筛选后的大鼠分组,除安静组外其他各组均按计划进行运动训练。每天对各组体重食重进行称量。五周后对各组大鼠的生化指标进行测试。结果:复方Ⅰ能够明显延长力竭运动时间,并且抑制食欲和降体重。同时复方Ⅰ可明显提高肝糖元及肌糖元的含量;复方Ⅱ组在力竭运动即刻后,血中肌酐(CREA)的浓度明显小于Ⅰ即刻和对照即刻组。结论:倍力方能明显提高糖原储备,运动时糖供能增多,有助于节约蛋白质,减少蛋白质的分解。并对肾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测定在低肌温条件下的工作效果,研究人员让五位训练有素的、适应极限运动的运动员在自行车测功计上做极限运动。运动时,受试者的两腿始终浸在10一12"的水中,以降低腿部肌肉的温度。运动至筋疲力尽时的平均时问为1.3分钟。  相似文献   

15.
运动性血清酶升高与骨骼肌自由基代谢变化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大鼠进行一次性力竭运动至力竭后 ,实验结果表明 :力竭运动使大鼠股四头肌红肌自由基代谢水平显著升高 ,使股四头肌红肌生物膜结构完整性丧失及正常机能的损害 ,最终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增加 ,肌肉细胞内酶大量外流 ,造成血清酶升高 ,运动性血清酶升高与骨骼肌自由基代谢具有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自行车运动对腿部肌肉的发达十分有益。因为,肌肉收缩和放松的交替,能够使腿部肌肉和力量保持比实际年龄低10岁以上的水平。不仅如此,这项运动还有着更为广泛的健身意义。●对感觉器官机能的影响自行车在行进过程中,其速度通常为每秒7米以上(老年人会低于此速度),这种高速行驶要求人体有较强的平衡能力和精细的空间感觉。长期坚持自行车运动,能够提高机体感受器的稳定性。同时,由于中央视觉要注视前进方向的一切变化,周围视觉要观察两侧的各种情景,并随着现实情况的改变,随时调整各组织器官的状态。所以,自行车运动能够提高人体动…  相似文献   

17.
自行车运动员下肢肌肉sEMG特征及与输出功率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实验法,对运动员60 s全力蹬踏自行车下肢肌肉sEMG变化特征及与输出功率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和疲劳的加深,各肌肉表面肌电信号频域指标MF逐渐减小,MF与平均功率之间的相关性也达到显著性水平,提示其可作为评价自行车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疲劳程度的指标.60 s全力蹬踏自行车运动后运动员股直肌和腓肠肌外侧肌肉MF值下降均特别明显,提示其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疲劳程度较深,可将其作为重点训练的肌群.  相似文献   

18.
长跑是发展耐久力的。从生理学方面来看,耐久力的生理基础和速度的生理基础不同。第一,专门练习长跑之后,大脑皮层和身体其他器官系统的机能就产生了对长跑的适应,变得习惯于用较慢的节律活动,而对快频率的节奏活动就不适应。第二,专门练长跑,还会对肌肉收缩的生物化学变化发生影响,使肌肉中肌糖元增多,有氧分解产生能量供给肌肉收缩的能力提高,而相反地使发挥速度所需要的无氧分解能力,因得不到锻炼而相对削弱。所以长时间只练长跑,就会影响到速度。我们常常看到某些人能跑很长的距离,但在跑短跑时却跑不快,正是这个道理。若…  相似文献   

19.
导言 糖类食物填充是一种改进耐力状况的新技术。在超过两个小时的比赛过程中,所需能量的消耗约占最大摄氧量的70%或更多,当肌糖元接近耗竭时运动员会出现极度疲劳之感。众多文献中对肌糖元初始水平与承受长时运动能力二者间的相互关系作了报道。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肌肉活检技术对研究肌肉燃料贮备和发展特效摄生法做出了贡  相似文献   

20.
实用运动营养学系列讲座 第四讲 营养和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为什么应该多吃一些糖类 1.糖类和运动能力证明膳食中的糖类在运动过程中对运动能力的大小有重要作用,这是早期研究的内容之一,是五十多年前由斯堪的纳维亚的研究者们做的工作。要求受试者以一恒定的运动强度(约为70%VO_2max)骑自行车测功计,此为一种静止的自行车用来在实验室中测定肌肉做功。如用普通膳食,达到力竭前能够运动大约两小时。但是如果在运动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