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古以来,杨柳就在文人墨客笔下频频出现,诗人词人借之或歌春景,或咏愁肠,或斥狂妄之辈,或颂兢兢之修为,或惜韶光,或话别情,或诉凄凉,或说沧桑……不一而足,杨柳所表达的意义可谓多矣。  相似文献   

2.
3.
4.
刘凯源 《语文知识》2016,(21):89-90
诗歌的灵魂是意象。在进行诗歌研究的过程中,只有准确把握诗歌的意象,才能够对诗歌进行更深入的理解。那么何为意象?简单而言,就是作者的一种主观上的物象。在古诗词中,杨柳就是其中一个比较普遍的意象。杨柳属于客观上的一种物象,但是在通过作者的主观上的思想情感的"化合"之后,就会出现具有人格上的情趣。  相似文献   

5.
意象分析是研究诗歌的一种重要方法。本为客观物象的杨柳,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意象,并经过诗人们思想情感的化合与点染以及人格情趣的渗透,成了许多意趣迥然不同的意象。本文试图从这些不同的意象着手,去探讨其所包含的丰厚意蕴与情感容量。  相似文献   

6.
7.
“柳”是我国古典诗词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意象,表示离愁别恨、代指故乡、愁的象征、借指春天、韶华易逝的人生感慨、象征美女、喻指爱情、借代小人等。对此进行简要勾勒,可以更深刻理解“柳”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集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高考(全国卷)第17题,要求考生说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折柳”的寓意及其作用。许多同学或不明其意,或张冠李戴。由此又影响到第二问题的思考,因此得分较低。究其原因,乃不知古典诗词中有  相似文献   

9.
“月亮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经·陈风》)。自《诗经》始历史上不少诗人便与月亮结下了不解之缘。曹操“明明如月,何时可掇”的思贤衷肠;王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隐逸情趣;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飘逸情怀;苏轼“明月儿时有,把酒问清天”的放旷胸襟;李清照“雁子回时,月满西楼”的相思闲愁……无处不凝聚着诗人的情感经历和生命体验。月亮意象负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蕴,流淌在墨客骚人广阔的心灵空间。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大体蕴涵如下情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杨柳"不是一个单纯的景物,经历代诗人在送别诗中反复使用,杨柳形成为一个语码,一个意象,读者一看到它自然就会想到依恋、伤感和思念。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诗词借助意象来传递情感."柳"是古典诗词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它早春萌发,预告春来:枝条轻柔,撩人情思;飞絮飘扬,触人感怀.柳又极易成活,屋前宅旁,随处可见.古诗词中大量抒发离愁别绪、乡思闲愁等情感的作品都运用柳来表现.本文辨别古诗词中"柳"与"杨柳"的名称,分析古诗词中常见的柳的意象.  相似文献   

12.
古典诗词中的舟船意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舟船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舟船的独特品性使它成了负载人类情感与理想的心灵之舟,而从世俗走向艺术,从实用走向审美。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舟船意象内容丰富,有漂泊之舟、离情之舟、超俗之舟、仕宦之舟、乘兴之舟等等.而舟船意象在诗人笔下更是表现手法各异,焕发出无穷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黄昏,在我国古代记时法中,表示一天的某个时辰(19点-21点)。如《孔雀东南飞》中“吨吨黄昏后,寂寂人定初”,“黄昏”、“人定”均指时辰。然而,漫溯我国古典诗词的长河,我们可以发现,黄昏不仅仅是一个表时间的概念,它更是一个内蕴丰富的传统古诗词意象。诗人们借此意象形象地表达内心复杂的情感,这在唐宋诗词中尤为突出。笔曾以《宋十大名家词》为据对唐宋词中的黄昏意象进行过粗略地统计,发现在词集中黄昏意象多的竟占25%。  相似文献   

14.
每当夜幕降临,一轮皎洁的月亮悬在空中,圆润淡雅,清明秀逸,月光如水般洒向人间,河峦山川,花草树木便融入月光中,影影绰绰,如梦似幻,如歌似画。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驻足观赏,寄情抒怀、咏唱不绝,对着神秘,深邃的月光,又有多少仁人志士,歌以咏志,壮怀不已。因此充满魅力的深邃、宁静的月光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5.
古汉语诗词英译中的意象问题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卡特弗德在《翻译的语言学理论》(1965)一书中提出了从语言的角度对翻译理论进行研究的观点。他认为,翻译等值是翻译实践的核心。但是,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尤其是诗歌的翻译,则不能过分地强调意义对等而舍弃毒语的文化意象。  相似文献   

16.
所谓意象,便是寓"意"之"象",主要是指客观的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诗人在创作中,其诗词作品需要借助一定的形象,所以在高中诗词教学中一直强调意象教学。意象作为诗人情感的凝聚,通过客观物象经诗人情感升华并创造成独特之象。在高中诗词教学中,以意象模式引导学生对诗词进行鉴赏,通过对诗词内涵的充分理解,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一、意象教学法在高中诗词鉴赏中的重要性意象教学法作为重要的诗词鉴赏教学模式,合理应用它可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诗词鉴赏的能力。由于诗词  相似文献   

17.
《诗经》中的飞鸟意象比较原始,只作为作某种心迹符号存在,少数带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在楚辞里,飞鸟意象成为作经历的象征;在汉代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陶渊明将前代诗歌散乱、零碎的飞鸟意象整理成面,以隐喻其远大的理想和情怀。  相似文献   

18.
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样写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春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初读此作,一般人,尤其是中学生会以为诗中前两句仅仅是对渭城春景的描写;渭城的早晨下雨了,湿润了路上的灰尘;经过雨水洗涤,房屋一新,排排柳树在蒙蒙细雨中显得更为青翠。殊不知这里的“柳”与古代习俗有关。古人好以谐音寓意,这里的“柳”即“留”之意,借杨柳表示挽留友人的情愫。  相似文献   

19.
“夕阳无限好,只足近黄昏”,李裔隐的这句千古绝唱道出了中国古代诗人心中深深的“夕阳”情结。“夕阳”在空间上的“无限好”常带给人温馨喜悦,在时间上的“近黄昏”又增添了诗人的无限悲愁.也正因此而成为诗人情有独钟的情感符号。古典诗词中.青春易逝、岁月蹉跎的感伤,国家衰微、个人途穷的嗟叹,羁旅思乡、友人离别的哀伤等情感中,无不涂抹着夕阳的残红。  相似文献   

20.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全诗以清淡之笔,将诗人离舟登岸,漫步桥东,一路迤逦行来的郊游之乐写得极具情致,读来令人心旷神怡,乐以忘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