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图是“太阳直射点位移简图” ,虽然很简单 ,但包含了太阳直射点位置、纬度、时间等信息 ,还可以从中推出太阳高度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可以运用于各种相关综合题的分析 ,现举例如下 :一、判断太阳直射点位置例 :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时 ,太阳光在地球表面直射点的位置是 :A .在北回归线以南 ,并向北移动B .在北回归线上C .在北回归线以南 ,并向南移动D .在北回归线以北 ,并向北移动分析 :当地球位于远日点时 ,时间是 7月初。如下图 ,太阳直射点在P点位置 ,从而可选出答案C。二、判断昼夜长短变化1 判断相同地点不同时间…  相似文献   

2.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地表接收太阳垂直照射的点(简称太阳直射点)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只看课本中的文字表述和示意图很难理解,而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由静态的改  相似文献   

3.
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回归移动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 ,只要活用课本插图 ,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循序进行空间思维 ,即可使学生轻松高效地准确理解和掌握太阳直射点回归移动的原因及规律。教学过程及步骤 :1 做图观察 ,归纳地球公转特点(1)学生做图并思考 :在课本插图“地球的公转图”上画出二分二至时的地球地轴。想一想 :①地球在二分二至时地轴间的彼此关系如何 ?②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是否垂直 ?(2 )教师归纳 :地球公转有两个显著特点 :一、地轴在宇宙空间的倾斜方向始终不变 ,其…  相似文献   

4.
题1 若近似地认为月球绕地球公转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在同一平面内,且均为圆轨道,又知这两种转动同向,如图1所示.月相变化的周期为29.5d(图示是相继两次满月时,月、地、目相对位置的示意图).  相似文献   

5.
探究日影运动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提出问题 如图1,在阳光下,地球上A地竖直物体(标杆)AH在水平地面上的影子为AF,标杆顶点H在地平面上的日影为F点.我们知道日影F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1)一年中不同日期,地球在绕日公转轨道上的不同位置,地球球面上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相对于地球的方位(即太阳光线射入的角度或直射点的纬度)会发生改变,存在着冬半年、夏半年、两分日(春分、秋分)等差异;  相似文献   

6.
地球自转是产生昼夜的唯一原因吗?事实上,无论地球自转与否,地球上都会产生昼夜更替。在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其自转周期若与公转周期相等,则地球上对着太阳或背着太阳的点将会永远保持这一姿态,也就是说,是正午的永远是正午,是子夜的永远是子夜,从而没有昼夜的变化。这不就说明在地球自转时,也有无昼夜变化的时候。请看图1:图中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时也在自转,但它的自转角速度与公转角速度相等,地球在位置A时,参照点的地方时为午时,地球从位置A公转到B时,公转了90度,同时地球自己也自转了90度,参照点的地方时还是午时;同理…  相似文献   

7.
一、太阳直射点的地理位置是地球运动状态的表现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的结果表现为太阳的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经纬度变化。地球的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变化,地球的自转导致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变化。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是理解地球运动意义的关键地球的运动导致太阳直射点地理  相似文献   

8.
高一《物理》第一册 (试验修订本 )第 1 73面有这样一个问题 :如图 1所示 ,你能不能根据月相判断 ,这张照片是在黄昏拍摄的还是在黎明拍摄的 ?图 1要正确完整地回答这一问题 ,必须明确日、地、月三球的相对运动规律 ,以及月相变化规律 .一、日、地、月球的相对运动日、地、月球的运动如图 2所示 ,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公转轨道平面 (黄道面 )和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公转轨道平面 (白道面 )的倾角 θ在4°5 7′~ 5°1 9′之间 ,平均值为 5°0 9′,这个角很小 .因此 ,在讨论月球和地球相对太阳运动对月相变化的影响时 ,可以忽略这个夹角 .图 2月球绕…  相似文献   

9.
太阳纬度测量仪荆门沙洋区姚集乡张台小学王先得(434562)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地球的赤道平面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之间存在着一个23.5度的交角,太阳光直射地球表面的位置在北纬23.5度和南纬23.5度之间移动。科学上把这两条纬度线称为回归线。...  相似文献   

10.
一、判图中的技巧———左右规律1 .“左夜为晨 ,右夜为昏”。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半球在左右的位置可判断晨线或昏线。由夜半球转向昼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 ,晨线左边一定为夜半球 ,右边一定为昼半球 ,如图 1 ;昏线正好相反 ,如图 2。所以口诀是 :“左夜为晨 ,右夜为昏”。2 .“左倾左冬 ,右倾右冬”。地球公转图中 ,上下两个位置的节气为二分 ,但难以直接判断 ;左右两个位置为二至 ,只要判断出其中一个“至” ,根据公转顺序就可得出其它三个节气。图 3为地轴左倾的情况下 ,左边为冬至 ;图 4为地轴右倾的情况下右边为冬至 ,口诀为 :“左倾…  相似文献   

11.
2011年高考重庆理综卷第21题:某行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均可视为圆.每过N年,该行星会运行到日地连线的延长线上,如图1所示.该行星与地球的公转半径之比为  相似文献   

12.
斗转星移,日月交替.月球绕着地球公转,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它们位置的变化,形成了年、月、日和四季. 1.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为一年.地球绕太阳一周,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来一次,我们把这样  相似文献   

13.
1 简易四季变化演示器的制作  四季的本质是由于地球公转 ,太阳直射点发生变化 ,引起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 ,从而使地面上太阳热能也随之变化 ,出现季节变化。简易四季变化演示器制作方法和过程如下 :1 1 制作本演示器包括底盘和上盘两大部分。1 1 1 底盘制作。如图 1所示 ,裁截长方形五合板一块 ,在左部绘出地球上的五带图 ;右部画一圆弧 (其规格为 :以五带图的中心为圆心 ,以赤道为对称轴划弧 ,弧的圆心角为 47°) ,并在上、下端及中点位置 ,分别标注北半球二分二至的名称 ;中间留一图 1空白部分。为使演示器美观结实 ,可在四…  相似文献   

14.
邱涛 《地理教育》2003,(4):41-42
一、难点突破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直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难点.各类考试中,又常常出现与公转有关的一些问题,如昼夜长短问题、正午太阳高度问题、季节问题等.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直射点的移动过程.因为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以及四季的产生都是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金剑 《地理教育》2014,(7):49-55
一、考点扫描 二、知能构建1.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黄赤交角是地球自转的赤道平面与公转的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由于黄赤交角(23.5°)的存在,加之地球自转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规律地往返运动,从而引起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使得太阳辐射在地表有规律地季节变化(形成四季)和纬度变化(形成五带).具体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6.
1.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地球公转形成黄道平面,地球自转形成赤道平面,两者的交角叫黄赤交角。目前交角为23°26′。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加之地球公转时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如图:  相似文献   

17.
吴静 《地理教育》2002,(4):16-1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及它们所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 2.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教学难点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在天文学上 ,太阳的半径、体积、质量、密度都是常用的物理量 .小孔成像原理和万有引力定律相结合 ,可以简洁地估算出太阳的密度 .假设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 T,太阳的密度为 ρ,半径为 R,质量为 M,地球上某处对太阳的张角为 θ,如图 1所示 ,该处距太阳中心的距离为 r,地球上该处物体绕太阳公转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由于 R与 r存在着三角关系 ,因此 ,在 θ已知的情况下 ,可方便地估算出太阳的密度 .图 1        图 2如图 2所示 ,取一个长 l为 80 cm的圆筒 ,在其一端封上厚纸 ,中间扎直径为 1 mm的圆孔 ,另一端封上一张画有一组同心圆的薄白纸 ,相邻同心圆半径相差 0 .5mm,当作测量尺度 .把小孔当作太阳 ,筒壁与光线平行 ,另一端白纸上可以看到一圆光斑 ,这就是太阳的实像 ,光斑半径为 r0 =3 .7mm.为了使观察效果明显 ,可在圆筒的观察端蒙上遮光布 ,形成暗室 .下面利用小孔成像原理和万有引力定律 ,估算太阳的密度 .为了方便 ,不妨假设太阳的半径增大到 r,这时它的平均密度为 ρ′,太阳的质量可由下式求得Gm Mr2 =mω2 r,即  M=4π2 r3GT...  相似文献   

19.
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分析回答: (1)当太阳处于如图所示位置时,图中是否有错N误?若有,清加以A改正。 (2)图中数码①②③④四处地球公转速度由快到慢的iE确排序足 。 A.①②④③B.④②⑧① c.④⑧①② D.①①⑧② (3)当地球处】二A点时,足每年的 月初,此时,太阳直射点在 (南或北)半球,并正向 (南或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夜长短情况是 。 (4)当地球处于B点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受 气团控制,其天气特征是 ;此时,北太平洋上形成的著名气压中心是 。 (5)当地球处于 (A或B)点时J北印度洋海区盛行西南季风,此时,北印度洋表层海流向 流,呈时针方向流…  相似文献   

20.
如果月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我们就有机会看到月球的所有区域。如图1,月球在A位置时,a面正对地球,在地球上可以看到月球的a面;当月球公转到B、C、D位置时,由于月球没有自转,a面的朝向不变,在地球上则先后可以看到月球背面的部分区域(浅灰色部分)和全部区域(浅灰色部分)。实际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