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实施,作为一种课程改革,需要一批有改革意识的教师来运作。何况新课程改革方案,特别是新教材的施教,对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乃至教学手段上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新课程方案试行的两年多的实践来看,也确实证明了,造就一批能够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的执教者是实施好新课程方案的关键。我们认为,适应课程改革,教师要过好“五关”。   一是过好课程观念转变关。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 ?这是执教者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而课程观的更新与转变是教师执教的前提。教师应当面对以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为基本…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曾说过:课改不改不行,失败也不行,要积极稳妥的推进。应该说自2001年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市的教育教学以及教研状况都有了可喜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新课程实施的保障体系、教研制度的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的转变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准确把握教改理念,科学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是顺利进行课改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的重要任务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平台。学习方式的转变期待教学模式的转变,而教学模式的转变始于教师角色的转变。面对新课程,教师要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转变以下几个方面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的理念、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较以往有了更大的突破和创新,这对广大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是本次课改成功的关键,为了保证课改的顺利进行,教育部明确提出了“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师资培训工作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6.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师继续教育表现出新的特点。从培训实践的层面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师继续教育应该突出“五性”,即先进性、理论性、实践性、示范性和适应性。采取多种方式,让学员广泛参与,促使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师更新教育理念,重塑新的课堂教学形态,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以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新课堂,必然会产生新问题。一年来我通过调研和大量听课发现很多教师在课改实践中艰难地拔出了传统“知识课堂”的窠臼,努力地创造着“新课堂”,但是,还有一部分教师仍俳徊于困感之中。致使新课改停滞不前,以致让新课堂改革走了模样。  相似文献   

8.
9.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到实验与逐步推广阶段.无论是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的改变,还是课程学习方式、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的改变,都需要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如,新课程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向"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转化,这对教师的创新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对中小学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角色提出几点思考意见。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强调教师作为文化传承的执行者的基本职能并没有变,但他却不再象以往那样直接以权威的身份向学生传递经验,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实现文化传递,他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调动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自己精心设计的环境中进行探索。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递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同时作为学生的同伴、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和帮助者,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向多重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轰轰烈烈的教改大潮之际,笔者将新标准与传统教学要求相比,发现新课程标准在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这三个方面发生了突破性的转变。1.关于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常常是用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传授知识,教学方式单调古板,封闭僵化。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强调搞“活”,注重“开放”。教师要尽可能地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思考并解决问题,同时将课堂与生活、社会联系起来,组织多种活动,让课堂不再是“一潭死水”。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转变陈旧、呆板的教学方式,要“以问题为主线,…  相似文献   

14.
“高原期”现象,原指技能的练习曲线中,开始进步快,但练习一段时期后往往出现一个明显的、或长或短的进步停顿期,即高原期,突破这个高原期后,技能才可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突破“高原期”的策略是加强对技能的再认识,积累更多的背景材料,寻找新的兴奋点。推行新课程改革几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师的教学观念与行为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逐步成为广大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评价方式注重多元性、过程性、发展性等已逐步进入教师的教育教学视野。  相似文献   

15.
创新能力。教师的创新能力素质在教学中具体表现为,强烈的求知欲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创造性处理教材的能力、创造性设计教学过程和变革学习方式的能力,机智幽默的教学应变能力、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灵活选用教学方法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进入课程改革的时期,中小学教师将面对自主、合作、探究的课程文化和全新的教学情境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面对新的课程改革,如何转换教师角色,改善教师素质,提高教师能力,以重新塑造中小学教师的形象.这是促成新的课程改革、构建新的基础教育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18.
有了新的课程 ,必须要有新的教师。从理想的课程到实践的课程 ,其间有很大的落差 ,所以教师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走向。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观、角色、能力、教学方式以及工作方式方面有所变化。进一步说 ,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 ,关键看教师素质能否适应改革的要求。目前 ,教师应加深对新课程的改革的认识和对课程的理解 ,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尽快应对新课程的教学。一、加强对新课程的理解1 目标。这是教师实际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出发点 ,只有在此基础上的一切教学活动和策略才是有目的 ,有指导思想的。相反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只是按部就班地…  相似文献   

19.
郑钊 《云南教育》2003,(14):7-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深刻变化,最终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因为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因此,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教师,新课程需要教师自身的改变,新课程呼唤着“新”教师。所谓“新”,就是全体教师的突破、完善和创新。  相似文献   

20.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普通高中新的课程改革也已逐步铺开.对于教师来说,这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机遇.在新的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着力培养个性化学生的同时,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富有创造性、个性化的学者型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