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某煤矿三维地震测区煤层倾角大、构造复杂等特点,阐述了野外数据采集后资料处理阶段采用针对性处理模块及所取得的效果。从处理后得到的地震时间剖面上来看,断点和陷落点清晰可靠。解释的断层和陷落柱在后来的开采中得到验证,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2.
以山西某矿为例,分析了三维地震勘探存在的难点并采取相应的技术对策。即地震采集中采用小道距、高覆盖次数和高速层激发等措施;处理中选取合理的处理流程,针对静校正、振幅一致性补偿和地表一致性反褶积等重要环节进行精细处理;解释中依据小煤窑采空区的地震响应特征结合属性分析技术进行综合解释。通过以上措施获得了高品质的地震资料,圈定了采空区和陷落柱的范围,并得到钻探验证。结果表明,三维地震勘探在复杂浅埋区采空区的探测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引进一些新的处理和解释方法、技术,针对当前我国中西部煤炭资源三维地震勘探存在的非均匀介质成像、山区静校正、共中心点散射、资料采集质量等问题,在山区开展煤田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研究工作,以期达到提高横向分辨率和断层、陷落柱等构造的预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煤矿采空区富含水对煤矿安全生产构成事故隐患,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对查明断层、采空区及陷落柱等地质构造有明显的优势,是探测煤层采空区及陷落柱行之有效的手段;瞬变电磁法则可查明构造含水情况,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即可对采空区、陷落柱边界及含水情况做出探测,为煤矿开采提供技术保障.本文以探查山西北祖煤矿老窑、采空区、陷落柱破坏范围及积水情况为例,说明了利用三维地震勘探和瞬变电磁法技术探查煤矿采空区及陷落柱的具体方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岩溶陷落柱对煤矿的影响与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阐述了陷落柱的成因特征及陷落柱对煤矿造成的损失,提出了在煤矿生产中对陷落柱处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地震勘探在控制煤层赋存形态方面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但矿井为了高产稳产及矿井生产安全等要求,须准确圈定采区内“无煤带”、采空区、陷落柱、煤层露头、火成岩等异常地质体。通过对辽宁、山东等地煤矿地震勘探实例,介绍确定煤层地质异常体采用的方法,通过运用钻孔测井曲线进行地震资料反演,掌握地震时间剖面上的地质异常体的特征,通过三瞬处理,研究振幅异常与地质现象的对应关系,更重要的是在地震资料解释方面,要充分利用已知的地质资料,依据各种地质现象在地震数据体上的特征识别解释各种地质异常体。  相似文献   

7.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是有效探测地质构造的有效手段。本文以章村矿4232采区为工程背景,结合现场情况,合理优化选择,最终选择10线8炮观测系统,并进行三维地震资料的综合解释。结果表明:探测效果良好,探明了2#煤层的赋存情况及其褶曲、断层、陷落柱等地质构造情况,为该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8.
以陷落柱发育的山西金庄煤矿为研究区,研究了区内岩溶陷落柱的发育特征与发育规律,发现研究区陷落柱平面形态以椭圆状为主,次圆状为辅,发育规模相差悬殊,最大者长轴长135.43m,最小者长轴仅6.1m;同时,区内陷落柱的发育位置主要的分布于褶曲、断层、冲沟、奥灰水径流带附近,且与研究区构造展布方向一致。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陷落柱的成因,认为区内陷落柱主要是在晚奥陶世后构造运动作用以及区域的埋藏与抬升、地下水径流作用下不断地溶蚀垮落、塌陷而成,同时,研究认为区内陷落柱主要形成于中生代晚期的侏罗纪(或白垩纪)至第四纪时期。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预测煤层底板隐伏陷落柱构造复杂、影响因素繁多和相关交叉影响而造成底板隐伏陷落柱突水危险性评价困难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基于组合主成分、三角模糊数学和神经网络的底板隐伏陷落柱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该模型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对底板隐伏陷落柱突水评价指标因素进行降维处理,确定其突水的主控因素,利用三角模糊数学(FPP)求出评价指标因素的权重值,减少人为主观的影响,最后利用评价指标之间彼此交叉和反馈的特征,采用BP神经网络对底板隐伏陷落柱突水危险性进行评价研究,通过工程实践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能减少人为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具有可靠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我国山西阳泉、开滦等矿务局,煤层中有许多大小不等的陷落柱,影响回采工作面正常推进,特别对综采影响更大。陷落柱在煤层中出现是没有规律的,给顶板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回采工作面突然遇到陷落柱时,首先探清陷落柱面积、大小及岩石性质,然后确定是硬过还是绕过。  相似文献   

11.
岩溶陷落柱由于岩溶空洞陷落而产生的,是威胁煤矿安全的重要因素。探测熔岩陷落柱技术的优劣是保障煤炭开采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探测岩溶陷落柱的主要探测技术特点分析入手,详细叙述了各探测技术的应用情况,提出了云聚化模拟探测法,为推进物探技术在探测岩溶陷落柱中的应用广度和深度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塔里木盆地进行区域性综合地震资料解释,我们通过优选该区现有的二维地震资料,进行了地震大剖面拼接处理,形成了该区的地震大剖面骨干网。此次研究主要通过四个一致性处理:静校正一致性处理,振幅一致性处理,频率一致性处理和速度一致性处理来保证大剖面的无痕拼接。通过一系列技术的实施,很好地解决了以往地震资料由于不同流程不同参数导致的资料品质参差不齐,振幅、频率差异较大,存在严重闭合差的问题。拼接处理后的剖面整体品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为地震资料的解释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7,(5)
要想促使地震勘探结果达到较高的精度水平,就必须提高勘探采集系统的覆盖动态范围,同时三维地震资料的图像质量和空间采样的密度与观测系统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本文重点就全数字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的数据采集技术、目标处理技术、地质资料解译技术等三方面的技术内容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工作,全数字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相较于传统的三维地震勘探而言,其在断层位置、小断层判断、陷落柱探测及高陡构造勘探等方面均有着更为突出的优势特性。  相似文献   

14.
在煤炭开采中,煤田构造(断层、陷落柱、裂隙等)是影响安全生产和效率的一个重要地质因素。因此准确推断这些构造对于煤矿安全生产来说尤为重要。在煤田解释中对于较大的断层都是运用从时间剖面上有明显错段,看起来比较容易,然而对于落差较小的断层,要通过剖面上看波形的轻微变化,识别起来很难,而地震属性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断层和裂隙系统,为了更好地对构造进行识别,我们采用地震属性体技术,提取对于不连续比较敏感的相干属性、曲率属性、分频属性,并形成属性体的综合应用为煤田高精度解释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尤其对小断层解释帮助很大。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掘进工作面安全顺利的通过陷落柱,本文介绍了掘进工作面过陷落柱的主要施工技术,分析了其主要支护技术及回采技术,研究了其具体施工方法及主要安全措施,以期对掘进工作面安全顺利的通过陷落柱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16,(1)
针对平朔井工二矿21108工作面实际揭露的陷落柱赋存状况,介绍了工作面硬推过陷落柱采用的技术方案、安全生产和组织管理措施,比较分析了经济效益,为今后开采过程中安全通过陷落柱提供实践经验和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范各庄井田岩溶陷落柱特征及形成机理"为研究对象,运用板块构造、构造地质学、岩溶陷落柱形成的构造控制、沉积学等理论与方法,以构造演化为主线,解析动力学背景和地质活动,探讨研究区沉积特征、地下水特征、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演化,以及对岩溶陷落柱形成及发育的影响;针对岩溶陷落柱主要受控于地下水特点及构造特征,论文重点分析了研究区地下水特征与构造特征及演化,详细研究了构造及地下水控制下岩溶陷落柱柱体形成及发育规律,并揭示了不同尺度构造对岩溶陷落柱形成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point近几年随着高精度(高分辨)地震采集技术、相干数据体解释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和谱分解技术等属性解释技术相继出现、广泛应用和不断提高,使得地震资料解释的识别能力和解释精度得到了很大提高。利用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对煤层沉积情况的识别和解释技术主要有:方差体技术、透明工具、相干解释技术等。通过对地震资料的地震属性优化提取处理,可明显提高煤层沉  相似文献   

19.
相干数据体在识别小断层方面有着广泛应用,本文在相干技术的基础上使用了边缘检测技术从相干切片中提取断层多边形。这种解释方法在断层的延伸位置、破碎带宽度、陷落柱等地质异常体的大小方面,解释精度比常规方法有很大提高,并能识别出断距仅为3m~5m的小断层。  相似文献   

20.
正项目概况进入21世纪后,由于国内外市场对能源需求量的增加,人们对地震勘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震勘探开始进入以往被认为禁区的复杂地表区域,如山地、黄土塬以及冻土带。在该类地区地震资处处理的最大问题是静校正问题,常规的方法难以解决。PSGSEIS地震勘探数处处理与成像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地震数据成像的质量,从而提高解释精度和准确度,并显著提高井位部署成功率,这使其对常规二维/三维地震数处处理解释技术产生了不可逆转的替代性。目前国内相关企业均依赖国外进口软件,计算规模及速度均受很大限制,急需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震数据处理解释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