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发电厂自动化程度的逐渐提高,发电厂电气监控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采用电气监控系统,可以能够及时有效的对电气设备进行监视、管理,本文介绍了电厂电气监控系统,及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曾利朋 《科技广场》2004,(12):74-75
发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和控制水平,将直接关系到发电厂运行的安全经济性,影响发电厂在发电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本文设计了发电厂数字化电气监控的系统结构和主站来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型发电厂的运行安全与其内部电气监控质量有关,概括来说,即电气监控质量越高,发电厂的运行安全性就越高,反之则越低。为此,新型发电厂在工作运行中务必要合理应用电气监控系统,利用电气监控系统来管理、监控发电厂内部设备,确保发电厂的高效、安全运行。本文以火电厂为例,对火电厂运行工作中涉及到的电气监控系统作详细论述,重点分析了该系统的架构与实现方式,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4.
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ECS)是电厂对其内部所有电气设备进行信息管理、监测、保护和控制的一种控制系统,其主要是利用监控、测控、保护、通信接口系统等设备来实现此功能的。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使电厂电气实现自动化的功能,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现已被广泛的应用到电厂的实际生产当中。本文主要针对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进行了总结分析,简单介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ECS)在集散控制系统(DCS)中实现的方式及其电气自动化系统控制对象的特点,并分对其在生产实践中存在问题及建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0,(27)
发电厂以及变电所是我国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这些电气设备能否平稳运行也关系着电力系统的发展。日常生活中,电气开关设备出现故障时有发生,本文主要从电厂变电所的设备质量问题、线路连接问题、人为操作问题等方面对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又根据每一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希望本文在今后电气设备的检修道路上能给予一定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不仅影响着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安全,也关系到电厂安全生产的运行效率。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是建立在信息网络的基础上的,它对整个电厂的自动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是我国电力行业的重大进步。本文首先对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了介绍,然后分析了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了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如今,进入了科技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发展的新时代,很多的领域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模式。对于建筑电气监控系统而言,伴随着数字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今,也已经进入了智能化的发展阶段。建筑设计过程中,对于电气设备的相关监控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电气设备本身就不应该设置过多放在一起,很容易产生一定的危险,所以,电气监控系统的出现,可以有效的防止电气设备产生安全危险,尤其对于电气系统产生的火灾来说,起到了有效的防护作用。在深入探讨电气设备的安全系数问题的过程中,建筑的电气监控系统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标准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8.
在电厂建设中,对电厂电气设备及电气自动装置的组成元器件,以至对整个电气装置系统进行调整和试验非常重要。文章介绍了电气设备调试的分类,并对电厂电气调试的主要工作流程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发电厂自动化技术需与电力市场的改革同步,其电气监控系统(ECS)应全面进入分散控制系(DCS)。实时监控信息系统(SIS)的出现,使DCS向上层进行了延伸,实现了电厂全部过程控制及生产、经营的管理。同时,管理信息系统(MIS)与机组运行监控相结合形成综合性微机管理系统,已成为计算机系统在电厂应用的发展趋势。另外,由于现场总线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现场总线标准的逐步统一,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将以无可比拟的优势逐步取代DCS。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供电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供电事业在需求的刺激下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我国电厂的电气故障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电厂的正常运行j为此必须加强对电厂的电气设备进行检修管理。本文主要就电厂电气检修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电气检修管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吴凡 《中国科技信息》2013,(24):175-176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及科技的不断进步,火力发电厂中亦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实现了数字化的电气监控管理系统。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首先指出了传统电气监控系统的不足,其次,对数字化电气监控管理系统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应用进行了一番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20,(17)
伴随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发电厂作为我国社会正常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加强其相关电气设备的检修至关重要。与此同时,在社会工业化进程中,发电厂的电气设备在管理与检修方式上发生较大变化,面对新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实现电气设备检修方案的优化刻不容缓。本文在对发电厂电气设备检修方案优化的必要性以及检修内容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发电厂前期设备检修方案的优化措施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提升发电厂电气设备的整体运行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火力发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的两种控制模式,即电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EFCS系统)和电气控制管理系统(ECMS系统),并对这两种控制模式的主要设计模式和监控对象进行了分析比较。ECMS系统不与DCS系统通信,没有减少电气设备进入DCS系统的I/O硬接线。在EFCS系统方案中,小型电动机采用"全通信"监控方式进DCS系统,大型电动机及其他电气设备采用"通信+硬接线"监控方式。E-FCS系统与DCS系统进行了网络互联,实现了信息共享,避免了信息重复采集,从而减少了设备和电缆成本及运行维护费用。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6,(19)
近年来,随着火力发电厂建设的快速发屏,发电厂电气控制系统及保护装置功能的不断完善、网络通讯技术在工业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以及发电厂业主或运行单位对电气控制系统在运行阶段管理功能需要求的不断提高,原有的以DCS为核心,硬接线为主要信息采集方式的发电厂电气控制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火力发电厂日益增涨的自动化水平的要求。由先进的网络通讯技术为支撑的电气控制及管理系统已成为当前发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的主流方案。在网络通讯技术的支撑下,电气控制管理系统不仅能实现原来由DCS完成的控制功能,基于完整的信息采集能力,还能实现故障分析、信息管理、设备管理、自动抄表、仿真培训等高等级运行管理功能。因此,采用硬接线与通信相结合,或全通讯的监控方案,已成为目前火力发电厂对电气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电力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全社会对于电力的需求以及供电的可靠性要求不断增加。电力系统一旦出现故障,不仅会影响到自身的运行,还会为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整个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发电厂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本部分,必须要确保其安全稳定的运行,从而满足社会对电力的需求。此外,为了满足急剧增长的电量需求,我国的发电厂开始采用大型的机组设备,这就使得发电厂在电气运行中,有关的电气设备极易出现故障,从而影响到发电厂的正常运行,因此,必须要对这些电气设备进行科学的检修。这也成为发电厂工作人员当前重要的工作内容。本文对发电厂电气设备检修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指出当前电气设备检修存在的缺陷,从而提出状态检修模式,并对其实际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石传光 《大众科技》2009,(7):128-129,106
简要介绍广东中山某发电厂新建机组的电气监控系统实施现状,并引出对新建发电机组电气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的范围、功能定位、系统组网等方面的思考,分析造成火力发电厂电气监控系统现状的原因,提出符合目前新建机组电气监控系统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7.
电气设备的更新也促使了运行调试方法的改进,本文针对电厂电气设备的结构与原理,探讨了电气设备的调试方法,同时阐述了电流互感器等设备的调试方法,并对实践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以较高的实用性促使电厂电气运行的调试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促进了电气设备的更新换代的同时也为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带来了问题。加强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实现电厂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双提升是现阶段电厂发展工作的重点。本文基于对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现状问题的分析,探讨了该如何加强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电气自动化水平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电厂电气的监控系统进一步深入发展显得极为迫切,而目前这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ECS的发展存在误区,遇到了许多阻碍发展的诸多问题,就针对电厂电气监控,归纳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ECS相应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实施十二五计划纲要下,加大对中小水电站电气化县项目、增效扩容和以电代燃生态电站项目建设的投入。使发电厂由老式的"模拟自动化控制"方式转变成"数字信息化控制"方式,使中小水电站达到了无人或少人值守、和远程控制的运行目的。新的技术和设备投入使用,带给电厂的是安全运行管理和维护的变革。但是,就目前发电厂电气设备运行现状来看,电气设备运行管理与维护中还存在着学习新技术不及时,管理思想过于陈旧。诸多的不足严重影响着发电厂的安全运行,可见,加强对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与维护变得十分关键。对此,本文就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及维护展开了相应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