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言良 《武当》2005,(7):32-34
明清古代《通臂拳谱》中所载的拿法共计六路,称之为六把总扣,每路又分六手,合计三十六手拿法。拿法,即反筋背骨,擒拿捉捕之术。而古传通臂拳拿法中实际上又暗含擒跌技巧,即拿中有跌,擒可变摔。拳谱中称之为“智巧之法”。  相似文献   

2.
傅湘洲 《上海集邮》2006,(11):43-44
六、印花税票改作金圆邮票的分组、分类 (九)现代加盖上海现代书局以平版胶印加盖,面值5角、3元、50元,全组共6种(表11)。其中5角面值分用大小字两种不同印版加盖,大字印版的“中华民国邮政”六字总长11.5ram,“中”字中间一竖为直穿向下的长竖(图44a);小字印版的“中华民国邮政”六字总长11mm,“中”字中间一竖为仅到穿出“口”部即止的短竖(图44b)。  相似文献   

3.
张玉华 《武当》2003,(11):30-31
杨禄躔先生是清朝晚期武功卓著的太极拳大师,当时被称之为“杨无敌”。杨先生生于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故于光绪初年(公元1875年),享年75岁。杨先生过世几十年之后,杨先生的第三代人杨澄甫继续传授太极拳术,于是有了“杨式太极”之称谓。然而,杨澄甫的“杨氏太极拳”和祖父禄躔先生的太极拳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有  相似文献   

4.
八卦掌打术     
臧学范  许亚中 《精武》2003,(4):10-11
八卦掌散打技击性强,其技法有:推、托、带、领、搬、扣、刁、钻、穿、闪、截、拦、沾、连、粘、随,“打中化,化中打;打中拿,拿中打;拿中化,化中拿”。也就是说,在技击过程中,熟练的运用“打、拿、化”才能逢招破招,逢式打式。  相似文献   

5.
五行通背拳述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琦光 《精武》2005,(3):28-29
五行通背拳。简称“通背拳”或叫“通臂拳”、“通臂掌”,古称“通背门”。继又称“白猿门”、“通臂猿门”。五行通背拳的技法主要取法于长臂猿的动作。出手以掌法为主。以摔、拍、穿、劈、攒(对应属金、木、水、火、土)五行掌的基本掌法、劲势为拳法的主体而得名。现在通臂拳传流的内容很多。主要的有五行通背拳、沧州通臂拳、白猿通臂拳、螳螂通臂拳、沙氏通臂拳、少林通臂拳和洪洞通臂拳、通备拳等等。虽名目相近。而其风格、特点、技法则不尽相同。但其理是一致的。本篇未能一一尽述。仅着重介绍五行通背拳(以下简称“通臂拳”)。  相似文献   

6.
通臂在传承中分支流派很多,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北,有祁氏通臂拳、五行通臂拳、合一通臂拳、白猿通臂拳、少林通臂拳、太极通臂拳和洪洞通臂拳等等。  相似文献   

7.
太极方圆解     
王志远 《武当》2003,(3):16-17
方圆,拳谚有云:“横撑开放,光线茫茫,谓之方;提抱含蓄,中藏生气,谓之圆。”太极拳以十三势立名棚捋挤按为四正门,亦即四正手;采挒肘靠为四奇门,亦即四隅手,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为五步,“定在方中”土也。“中土不离位”,拳脚展开,范围八卦而成“方”。严格地说是“横撑开放,光线茫茫”的不规则多边形。在拳法中  相似文献   

8.
冯振旗 《中华武术》2004,(11):38-39
八卦掌的特点是用掌不用拳,用法有“搬、拦、截、扣、推、托、带、领、拧、翻、走、转、缠、穿、刁、钻”十六字要决;另外还有砍、点、拿等法。身法除闪展腾挪之外,还要求身如游龙、形似飞凤的以动取静的游击战法。综上所述,八卦掌的特点可以归结为32个字,即“走圈练步,扣摆穿翻;轻灵敏捷,伸缩多变;回身似猴,换步鹰翻;简洁开展,势势相连”。  相似文献   

9.
通臂拳亦称通臂二十四势或合一通臂拳,属昆仑派。此拳早在明代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就有论述。在他的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中记载:“神拳当面插下,进步火焰钻心。”与二十四势中掖、挑二势吻合。  相似文献   

10.
刘荣庭  陈瑜 《武当》2004,(4):6-8
“北斗桩”为闾山无极门重要功法之一,包括筑基功与活步功两部分。活步功以筑基功为基础,强调步法的变化。步之用在于转运身形,巧夺地利;游走靠桩,以求技击实战之妙用。此功属武术硬功类,内强脏腑,外壮筋骨。必须内外兼修,不可偏废。其中内功以气内养,开五脏之气机,逐六腑之邪气。以调理为主,外练靠桩刺激大脑神经,  相似文献   

11.
通臂拳,亦称通臂二十四势。它不同于白猿通背、猿猴通臂、螳螂通背和二郎通臂。通臂拳又称独流通臂,因它源于独流,故有此称。又称沧州通臂,因1916年沧州郭长生将此拳引进沧州,此拳在国内外影响颇大,故“沧州通臂”很驰名。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拳种和拳法》书中说:“沧州通臂拳讲究激步勾子、纵步斩,其代表人物是刘玉春和郭长生,人称‘郭燕子’。”(注:刘玉春系郭长生的恩师)。  相似文献   

12.
"八五"、"九五"期间广东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八五”、“九五”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广东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中有关的教师数量、学历结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和年龄结构等4个主要问题,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九五”期间比“八五”期间,体育教师数量有所增长,但仍赶不上学生增长的速度;学历结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年龄结构更加年轻化。  相似文献   

13.
尤志心 《精武》2008,(11):50-52
他的子女大都在外地工作,学习全套拳路有困难,故自编“九手”,教子女健身防身之用。“九手”其实是十三式,主手是九式,“九”是大阳之数,也寓无穷变化之意。这九式是:左右懒扎衣、开合手、鹞子钻林、云手、青龙缩尾、搬拦捶、叶底藏花、霸王敬酒、玉女穿梭。这“九手”吸取了“三十六手”中的精华,融形意、八卦、太极为一体,易学好用,所占时间不多.可随时练习.现把官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一”作数词众所周知 ,但“一”还有其它一些用法就鲜为人知。笔者在此略陈一二 ,以飨读者。“一”从古至今有多种用法 ,表示多种意义。一、作数词可表数目 ,也可表序数。东汉许慎说 :“凡一之属皆从一” ,清代段玉裁说“元元本本 ,数始一” ,“一”在数学中是最小的正整数 ,这是“一”通常的用法。“一”也可表序数 ,如 :①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 (《左传·曹刿论战》)②成语 :一不做 ,二不休 ;一而再 ,再而三 ;一见如故 ;一见钟情。这两例中的“一”都是序数“第一”的意思。二、作动词 ,表“统一”之意 ,如 :①六王毕 ,四海一。 (…  相似文献   

15.
胡克禹 《武当》2013,(12):15-17
"身法"是太极拳的"五法"之一。手、眼、身、法、步这五法中,身法被排在第三位。这是因为练拳时如果没有端正的身法,后面的用法和步法便无从谈起。各式太极拳都十分重视对身法的要求。诸如武式太极拳对身法的要求就有提顶、吊裆、含胸、拔背、护肫、裹裆、松肩、垂肘、尾闾中正、虚实分明、气沉丹田、腾挪、闪战等十三条要领;孙式太极拳对身法则有"九要"的要求。即:一要塌(塌腰、塌腕);二要扣(扣肩、扣膝、扣趾);三要提(提肛);四要顶(舌顶上腭、顶头、顶手、顶膝);五要裹(裹肘、裹胯、裹膝);六  相似文献   

16.
魏坤梁 《武当》2008,(2):21-22
(接上期) (4)西山悬磬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医,将人的五脏六腑与阴阳、五行、方位、天干等相配合;脏腑互为表里,其中大肠与肺分属阳阴和天干的庚辛,又同属于五行的金和方位的西,所以肺可称为阴金、金脏或西脏;汉语自古以来都有借代修辞,如以“西湖”代“杭州”,以“巾帼”代“妇女”,以“秋波”代“美女的目光”等等,歌中“西山”中的“西”即肺脏,“山”即借代指人的胸部。  相似文献   

17.
赵涵 《中国钓鱼》2006,(7):57-58
在野钓队伍中,有这么一些人:他们技法出众、钓法超群,看似与常人没什么两样,但一到了水边便显现出了他们“超人”的本领——别人钓不着鱼,他们却钓得着;别人钓着了,他们钓得更多。收竿儿之时,一提鱼护,简直可以让你目瞪口呆!如果你与他们闲谈、侃钓经,他们会娓娓而谈,憨厚中透着实在。可人们总觉得他们有什么秘密武器或是“隐藏”了什么绝招似的。他们便是被本地钓迷尊称为“鱼鹰”的善钓者。  相似文献   

18.
罗爱田 《钓鱼》2007,(5X):32-32
“黄丫”,即黄颡鱼、黄腊丁,也叫“黄丫角”;小型鱼类,大的长20多厘米,250克一条的常见,二两大小的多见;色黄,大个的有深色斑点,口扁,宽,八须绕嘴,钓上岸时常“嘎嘎”叫,胸鳍及背鳍各有一条尖锐长“角”(名由此而得)向左右和上方凛然戟指,“威”不可犯,若被刺中,立即破皮出血,痛痒并作,十分难受!这种鱼在笔者家乡五华山溪、小河产量颇丰,很易钓获。  相似文献   

19.
通臂拳也称通背拳,强调以猿背或猿臂取势,故又称“通背猿猴”、“白猿通臂”。通臂拳在我国流传较广,流派也很多。通价拳的特点是以其特殊的伸竹动作为主,  相似文献   

20.
《时尚球类》2005,(2):45-45
“更难、更近”是滚靠技术的指导思想,也是战术运用的基本指导思想。比赛中,本方运动员掷出的大球如果不比对方更接近目标——小球,就无从得分,而滚靠,正是直接完成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