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题好一半文”,顾名思义,给新闻和文章拟一个好题目就等于全文成功了一半.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郑板桥说:“作诗非难.命题为难.题矮则诗矮,题高则诗高.”他特别强调“慎题目”.我们常常爱打这样的比方:主题是文章的灵魂, 内容是文章的血肉,结构是文章的骨架,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据郭沫若同志解释,《说文》中“题”的本义是“额”,“额”即“额”.题者,额也;目者,眼也.人体上的重要部位之一是头,而“额”与“目”又是头上的重要组成部份.可见“题”与“目”连在一起,极言题目重要之至了.  相似文献   

2.
一题目,即诗文曲赋的名称,是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又称之为标题。《韩非子·解老》中说“是黑牛也,而白题”。此中“题”即“额”,是人的面部最高的、面积最大的显著部分,这义项常见于古文中。《荀子·劝学》中说“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此中“目”即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能窥见内心世界。是面部最生动、最能表情达意的器官,以人体的这两个显要部位作比喻,足见题目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抓住 “题眼”文章的题目,不是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就是概括了全文的内容。“题眼”还可以反映文章体裁,交代写作背景,点明表现手法,突出主要人物或事件。因此,抓住“题眼”而领会全文是阅读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题目,是读者接触文章的第一步,“题,额也。”(许慎《说文》)目,是眼睛。可见,“题目”的含义:居于额前的眼睛。难怪古人把题目叫做一篇文章的“龙眼”,龙无眼不飞,点睛则腾空而起。可见,题目对一篇文章多么重要。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有一个好的题目,或形象生动,如《变色龙》、《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或寓意深刻,如《生命的支柱》、《驿路梨花》;或发人深思,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人比人气死人吗》。在教学中,因文制宜地破好题,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5.
把梨春 《甘肃教育》2000,(10):29-30
抓关键词语,在语文教学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使中心突出线索明晰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体现了全文的中心,或表明了行文的线索。所以先从题目入手,找出文章的题眼,作为分析全文的切入点,是一种既简明而又有效的方法。   例如:讲析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一诗,此文与其它文章不同之处,在于题目既交代了行文线索,又强调了描写中心,故分析时可紧扣“行”,抓住“春”双管齐下:   1— 2句:寺北俯瞰。白云低垂,与水面相接;湖水澄清,和长天一色。“初平”的湖面,春水盈盈,使西湖更显得景色优美,风光旖旎,令人赏…  相似文献   

6.
吕薇薇 《现代语文》2013,(12):156-157
2013江苏语文考试说明对论述类文本又有了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这一要求。近几年的江苏高考及各市模拟考题中,这种题目并不鲜见,一种是解析全文思路,如2010年论述类文本《谈静》中的第二题,2011年论述类文本《捧与挖》的第二题,2012论述类文本《笑的价值》中的第二题,都考到了解析全文思路这种题型。另一种是解析某一段的论述思路,这主要是在省大市的模拟中出现,如2013年徐州、宿迁三模《做人和做事》的第二题,徐州市高三一模的《谈关公文化的“义”》中的第二题,无锡市一模《报恩于万一》的第三题,苏州市三模《被废黜的国王》中的第二题等等。二者并不矛盾,只有在弄清楚局部思路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把握全局。  相似文献   

7.
毛珏珺 《南昌教育》2009,(11):11-11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好的题目,如画龙点睛,能使文章熠熠生辉。所谓题目,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概括诗文或讲演内容的词句”,是对所要写的文章内容的一个高度浓缩。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说的也是文章的题目就像人的额头、眼睛那么重要。因此,写作之前先拟题、拟好题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8.
吕叔湘先生说,题目“要作为专门学问来研究”,可见文章的题目确实是一种富于创造性艺术。“题,额也。”(许慎《说文解字》)目,是眼睛。好的题目有画龙点睛之妙,能以一目传精神。语文教师讲授新课,先把题目或从文字结构上或从修辞艺术上等加以说明,可以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本文就剖析题目、导入新课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以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9.
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题"和"目"的解释为:"题",额也;"目",人眼也。额头和眼睛都是人体中最突出醒目的部位,文章的题目也先于文章结构和思想感情映入读者的眼帘,它是张僧繇笔下龙的眼睛,是文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对文章题目的重视,很多学生多套用常见的作文题目,如《难忘的一件事》《我最喜欢的一堂课》等,而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篇文章,无论是记叙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都有着作者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的认识和评价,这种认识和评价就是文章的中心意思(也叫中心思想或主题思想)。归纳文章的中心是理解文章的重要一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这双眼睛可以透视文章的中心。有些议论文,它的题目既是论题又是论点,即文章的中心。如《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等。有些说明文,题目就揭示了全文的中心,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雄伟”是人民大会堂的“特征”,也是这个题目的“题眼”。这篇文章的中心可这样归纳:本文…  相似文献   

11.
技法一点通 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文章的题目被称为文章的眼睛。那么,文章的主要内容则要依据题眼展开叙述。就《和家人一起看奥运》这一题目而言,题眼是“看”,因此,全文的主要内容应紧紧围绕家人看奥运时的动作、表情、语言、心理活动等方面来写。如果失重了,这篇文章就会主次不分,偏离主题了。  相似文献   

12.
题目的暗示题目是文章的灵魂和主旨,好的作品是很注重提炼题目的,阅读时,抓住题目进行分析,就能迅速捕捉到文章的主旨。例如1998年全国卷第27题:“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1)作者为什么吃惊?(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题目已经作了暗示。“报秋”即“没几天便是立秋”,秋天已至,作者感叹时光匆匆,因而吃惊。为何“怅然”?秋已报到,本是收获季节,而自己两手空空,所以怅然。又如2002年全国卷大阅读题的材料为《话说知音》,用这样的题目,文章当属议论性的。第22小题的B项“全文以‘…  相似文献   

13.
读写20042004年高考全国卷和各省卷的作文均为话题作文,要求考生自拟题目。如果把文章比作一个美人,那么题目就是美人的眼睛。“回眸一笑百媚生”,好的题目能够振起全文的精神,给文章增色添彩。俗话说“好题一半文”,文章要创新,首先要拟一个好题,达到“一题惊人”。给话题作文拟一个好标题,通常有下面三条标准:1.简,即言简意赅,高度概括。2004年江苏某考生拟的题目是《画》,只一个字。其它诸如《家》《窗口》等,也只有一两个字。总之,高考作文拟题切忌太长。2.新,即别出心裁,造成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2004年重庆某些考生拟的是《我是…  相似文献   

14.
一、审题时的“厚““薄”观
  读一篇文章,一般都会先读文章的题目,有的题目就很好地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读题目对文章的内容也就知道个八九不离十了。比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小稻秧脱险记》……对这样的题目,我们就要把它读“薄”。这里的读“薄”,一般指的是能找到“题眼”。“题眼”是文章中心所在,不会找“题眼”,就不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只有抓住“题眼”,才能确定文章的中心,才能让读者围绕“题眼”,进一步深入地研读文本,不断去反问,去思考,去探究,这其实已经把课题转为读“厚”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题眼”应该是‘发愤’,围绕“发愤”,学生自然会追问:“为什么要‘发愤’?”“他是如何‘发愤’”的?“结果有没有写成《史记》?”这样,既引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也提出了阅读文本时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15.
一、抓课题 ,揭思路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文章题目就直接或间接揭示了文章的思路。故有经验的教师都很重视审题和释题。如《别了 ,我爱的中国》一文 ,教学时先让学生审清题中的每一个词的意思 ,重点弄清“爱”这个中心词在全文中的含义。据题得知 :作者通过写“我”与祖国的告别 ,来表达自己真诚的爱国心。这样就把文章的思路初步把握了。二、抓内容 ,引思路“内容决定形式”。有什么样的文章就会有什么样的文章表现形式。如《桂林山水》开头先以总的形式交代“桂林山水甲天下” ,然后分写了桂林的水静、清、绿和桂林的山…  相似文献   

16.
文章的中心是一篇文章的目的所在,是龙之“睛”,目之“纲”,“神韵”之所在。因此,阅读中如能用最短的时间抓住中心,辐射全文,推敲字词,定可提高阅读的效率。在阅读中,可采用以下方法。看课题文章的题目是文章之眼目,有些文章的题目往往是中心思想的浓缩和体现。为此,可看课题抓中心。如《伟大的友谊》这个课题就点明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长期共同的奋斗中,建立了伟大的友谊这个中心。读开头文章的开头是全篇的序幕,是“凤头”,对全文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的文章的  相似文献   

17.
《同学》2002,(10)
XX老师: 我遇上了“题目自拟”这类作文时,常常不知从何下手,只好等到写出全文再去拟写题目。这样,由于写作时没有题目框住内容,信笔所至,因而又往往出现文章前后主旨不一,或中心不够明确等毛病。怎样才能巧拟文章的题目呢?您能告诉我拟好题目的要求和方法吗? 青岛浩天浩天同学: 诚如俗话说“题好文一半”,一个好的文题,不仅可以框住文章内容,使文章主旨集中,中心明确,而且还可以让人在一瞥之间窥见文中的丰富内容,像磁铁一样吸引住人们的视线,激发起读者阅读全文的强烈愿望和兴趣。因此,历来作家们都十分注意拟制标题。茅盾写《子夜》这部长篇小说时,最初冠名“夕阳·燎原·野火”,经反复推敲,最后改为《子夜》。作者说:“《子夜》即半夜,既已半夜,就快天亮了。这是以当时革命发展的形势而言。”这一改动,  相似文献   

18.
梁建华 《小学生》2011,(1):48-49
文题,即文章的题目,它是文章的眼睛、“窗户”,是学生理解文章、把握文章深层内容的第一级台阶。它的作用或者概述文章内容、统领全文,或者突出文章重点、贯穿全文,或者暗示写作方法,或者流露作者的情感倾向等等,抓住文题则“举纲张日”,因此,文题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绝不能忽视、偏颇。  相似文献   

19.
眼睛有美丑,文题有优劣。古人将题目比作文章的眉眼——“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好的文题能够提挈全文,传其精神,收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效果。那么,如何才能拟好文章的标题,让你的文章“亮”起来呢?笔者从近几年来高考满分作文中总结出的几种拟题方法,供大家参考(文中破折号前均为话题,破折号后都是文题)。一、修辞表达法巧妙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拟题,使文题生动形象,富于文采,达到“言浅意深”的效果。如“相信自己听取别人的意见”——《把握别人垂下的藤索》(比喻),题目中的藤索正是文中老师提到的建议,迷惘中的“我”正是抓住了这根藤…  相似文献   

20.
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题”与“文”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好的文章都是“文题统一”的典范。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解题,巧妙解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创造性。下面,是笔者关于解题的一些浅见。 一、解题应避免形式主义 不问青红皂白,对每篇课文题目都煞费苦心地去求解,必将走向形式主义的寞日。要不要解题,应从是否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出发,像《松鼠》《蚊子和狮子》等比较浅显易懂的题目,则不必劳神费力,多花功夫。 二、解题要抓住“题眼” 文章有“文眼”,题目也有“题眼”,抓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