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非青 《新读写》2011,(9):29-29
妈妈: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向你说,也请原谅我用“你”代替“您”,因为我希望在这件事上,你应该是站在朋友的立场,而不是母亲。昨天晚上,你一定很诧异吧,至少我是这样想的,你把我的外套洗了,从口袋里翻出一张小小的纸条,看上去已经被人折过许多次了。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汉语中,副词"又"和"再"都可表示动作(状态)的重复或者持续,但两者还有差别,"又"一般用来表示已经重复的动作或情况;"再"则多用来表示尚未重复的动作或情况。本文将从语义角度对"又"和"再"进行对比分析,以便初学汉语的留学生能够准确使用。  相似文献   

3.
以英文道歉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企业道歉信和个人道歉信中人称使用的对比分析,探讨人称系统在道歉信中的人际功能意义。由于道歉主体不同,对人称的使用也有所差别。人称的正确、合理使用可以帮助道歉主体表明其身份、态度以及拉近与道歉客体的关系,实现其道歉目的。  相似文献   

4.
假如,我说的是假如。假如我没有多爱恋一会儿肥皂剧,假如我没有多赖一会儿床,假如我没有多吃那一口零食,假如我没有坐在窗边转着笔,让风带走我的思绪,我想这个世上就不会多了一个在星期日晚上挑灯夜战的女孩,  相似文献   

5.
借鉴海德格尔“此在”与“共在”理论,讨论中西文化交流问题,主张中西文化应该着眼对自身的发展,将彼此理解为独特性的存在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6.
《左传》中"再"和"又"从语义上看都可以表示动作的重复,但是"又"的语义远比"再"丰富。文章分别从语义、词性、句法、语用等方面讨论了二者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聊斋志异》中的"再""又""复""还"用法已经相当成熟,既有对先秦汉语的继承,又有很多的新发展。新发展或与现代汉语相同,或为现代汉语用法之肇端。四者都关涉两个动作,"再""复""还"关涉的两个动作主体相同,第二个动作为过去或将来时态,"又"关涉的两个动作主体可同可异,第二个动作为过去或现在时态。四者所关涉的两个动作间的关系分为相同、相反、顺承三种。  相似文献   

8.
李蒙 《考试周刊》2013,(29):89-89
汉语副词"再"和韩语副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非常频繁。由于两者都可以表示比较、持续、重复、添加等意义,两者的区别成为两种语言学习的一个难点。对两者的对比分析,将使学习者明确两者的区别,同时对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再"和"又"是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两个表重复义的副词,在对外汉语初级课堂教学中是重要的语言点,也是初级班留学生极易混用的两个词。基于课堂教学和日常交流中所发现的留学生的偏误情况,本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了初级留学生对"再"和"又"在句子中与否定词"不"和"没"共现时的理解。文章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和对学生偏误情况的分析,设计了一整套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由易到难的教学计划,并在每一环节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再”与“还”的基本义,并在此基础上对比这两个对外汉语教学中常用的副词表示重复义时在意义、句法、语用等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
占勇 《学语文》2006,(2):43-43
朱德熙《语法讲义》在讨论“在”时运用了下列的变换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分析了比字句中程度副词“还”“更”“再”的语法意义,探讨了其在比字句中的深层语义、语用功能及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际,对它们在句法上的适用情况进行了考察,最后对汉语学习者在语言运用中出现的偏误进行分析并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史记》中"太史公"一语不为官名而是尊称。《史记》中有司马迁用"大史公"尊称其父的,而指代司马迁的"太史公",是后人删改《史记》时为追尊司马迁所加。  相似文献   

14.
《史记》中“太史公”一语不为官名而是尊称。《史记》中有司马迁用”大史公“尊称其父的,而指代司马迁的”太史公“,是后人删改《史记》时为追尊司马迁所加。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校本课程开发得到了广泛重视。但是,到目前为止,不少学校在这一领域的探索还停留在编写校本教材的层面上。这种"窄化"现象制约着校本课程的发展。为改变这一现象,须对校本课程开发在概念内涵上进行新的拓展,对其进行再概念化;并在具体的开发过程中,结合学校实际,探索"在地化"的开发策略,更好地实现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建设特色学校文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温晓芳 《文教资料》2011,(18):49-51
现代汉语中用在谓词前边的“正”、“在”及用在谓词后面的“着”词性不同,但是在单独使用或搭配进入组合时却体现出共同的语法意义.而在很多句法环境中却不能互换.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17.
这里的“研讨”,既包括教师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和同行间进行的讨论交流,又包括教师独自的研读、探究、创新,在“理性自我”和“实践自我”充分对话的基础上,不断进行自我革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只有在“研讨”好的基础上才能“教好”.只有“教好”,才能传道授业解惑.  相似文献   

18.
由“在LVO”句到“把OV在L”句的变换有多种制约因素,变换实现的可能同其中V的功能性质和语义特征、O的语义角色、O同L的语义联系、S和O同L语义联系的异同等密切相关。因此,“在”式和“把”式变换有其具体的条件与范围  相似文献   

19.
《聊斋志异》中的“再”“又”“复”“还”用法已经相当成熟,既有对先秦汉语的继承,又有很多的新发展。新发展或与现代汉语相同,或为现代汉语用法之肇端。四者都关涉两个动作,“再”“复”“还”关涉的两个动作主体相同,第二个动作为过去或将来时态,“又”关涉的两个动作主体可同可异,第二个动作为过去或现在时态。四者所关涉的两个动作间的关系分为相同、相反、顺承三种。  相似文献   

20.
给“动词‘够’ 名”再分类,一类表示符合某一数量、标准和程度;一类带有评价的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