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有个重要的全国性会议在某省召开,省王的新闻单位无人光临。我以为是“新闻鼻”未闻到这个信息使然的,一打听,原来有些记者是知道的,只是因为没有“请”。有人告诉我:有些记者应付“请”尚且不暇,请还未必请得到呢,何况不请。我不反对请记者,也不反对记者应请。因为,请也是传递信息,加上人家热情,必然会为工作提供方便条件,许多记者都在“请方”抓到过活蹦活跳的好新闻。但是,记者也只能把请当作“信息传递”。人家请来了,提供了好线索,自己无动于衷,这表明对捕捉新闻缺少热情,不象记者;自己得到了好线索,却要等人家来请,这更不象记者。  相似文献   

2.
前日几个老记聊天,老资格的李总说了个笑话:某晚报一位年轻女记者被指派到附近农村采访一条新闻,磨磨蹭蹭还没动身。领导就问:“为什么还没去?”她若无其事地回答:“等办公室派车,说要明天才有!”领导有点不高兴了:“人家在等呢,就这么三四公里路,没有车那你的脚呢,干嘛去了?”女记者有点脸红:“是啊,我的脚干嘛去了呢?” 这是一个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 “我的脚干嘛去了?”人人皆有一双脚,就好端端地长在自己身上,人就靠它撑着站起来和走路,干嘛去了呢,不可思议吗?  相似文献   

3.
听“声明”想到的陆先荣有位新闻发布会主持人,在发布会结束时带着遗憾的口吻对记者说:“原来是打算给大家赠送一份纪念品的,但现在反腐风刮得正紧,怕人家说我们是‘顶风上’,只好请大家谅解……”无独有偶。一位新百货大楼的总经理,在为开业剪完彩后,也怀着某种“...  相似文献   

4.
有个笑话,说是有个初出茅庐的记者,第一次出门采访,到处缠住人家问“有没有新闻”,结果,无论问谁,人家都一律回答说:“没有”。新闻这东西,奇妙就奇妙在这里,一般的人的确难以发现它的存在,非得待到别人的报道发表以后,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也是新闻啊!”新华社老记者杨瑛曾经谈到过去我们的政法记者到公安、司法部门去采访,热  相似文献   

5.
最近,有个重要的全国性会议在某省召开,省里的新闻单位无人光临。我以为是“新闻鼻”未闻到这个信息使然的,一打听,原来有些记者是知道的,只是因为没有“请”。有人告诉我:有些记者应付“请”尚且不暇,请还未必请得到呢,何况不请。我不反对请记者,也不反对记者应请。因  相似文献   

6.
中华新闻函授学院请我给学员们讲新闻采访。面授课后,五六个工人学员围住我议论不休。“我们厂没有什么好写的。”“好象新闻都发生在人家单位!”报社每次召开全体驻外记者会议,总有些人抱怨:“他们(指高产记者)真幸运,那里总有写不完的新闻。我们驻在地不行,工作平平常常,没有新闻!”  相似文献   

7.
今年高考语文试卷颇具新意,除了那个让人叫绝的作文试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外,还出人意料地冒出了新闻试题,让我等吃这碗饭的人平添职业自豪感。然而,认真研究之后,笔者所在单位无论编辑还是记者,无论资深还是年轻,都立觉汗颜了。因为大家在尝试解答时,几乎“全军覆没”,纷纷喊难不迭。 请看试题:根据信息产业部在新闻发布会上所传出信息的要点(包括价格变动状况),拟一条一句话新闻。”材料:“今年2月28日上午,信息产业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传出信息:从3月1日起,在基本不增加用户负担的前提下,电话通话费每三分钟低于0.16元的,调整到0.16元;高于0.22元的,降到0.22元。固  相似文献   

8.
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竞与一个时髦的词挂上了钩——“娱记”。我这个文化记者,突然被人称作“娱记”,还真有些不习惯。其实,“娱记”最早是对香港文化记者的称呼,比起人家,我这个“娱记”可要大大地打个折扣。且不说人家为了追问吴绮丽肚中“龙种”归属,伴着成龙大哥日本、新加坡地飞来飞去,最终逼得他在飞机场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还不提郑伊健抛却8年恋情,爱上了玉女梁咏琪,众“娱记”坚守在“伊面”的住所,把两位偷情的明星堵个正着,导致两人恋情大曝光;  相似文献   

9.
闲话“请记者”朱劲干记者不到不开会,这种现象已经司空见惯,尤其是电视台的记者,会议报道更缺不了他们。凡是希望(并非都是必要)传媒进行宣传的会议,企事业或个人都会向记者发出邀请,包括一些时下所谓的新闻发布会。有的地区还派出专人分赴有关新闻单位邀请记者,...  相似文献   

10.
据报载,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中国筹委会秘书长发言人章启月在新闻发布会上,一上台就操着流利的英语侃侃而谈。进行到记者提问阶段,两轮过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用中文向章启月发问,并请发言人用中文回答问题。章启月报以歉意的微笑,仍然用英语解释道:“APEC是一个国际型会议,按惯例工作语言是英语。”章启月拒绝中文作答,而且新闻发布会上没有翻  相似文献   

11.
现在的有些新闻发布会已经成为一个最没有新闻的地方。不少发布会都有一个预先准备好的通稿,有时还已经署上了“本报讯”,只等你把大名在尾巴上一填就行了。 对一位有责任心的记者来说,新闻发布会往往是最省力也是最浪费时间的地方。 如果是企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又是在企业内召  相似文献   

12.
1983年,我国正式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由于新闻发言人一般是由该部门中层以上的负责人担任,部门较小的单位,新闻发言人还是兼职,这就导致新闻发言人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地方上的新闻发言人问题较多,语音形象方面的问题有:普通话不标准不规范,语音表达技巧差:如声音过大或过小,语调平淡,没有感染力,随意停顿,结结巴巴等现象,导致意思表达不清,沟通不顺畅,留下不佳印象;对记者研究不够,没有对象感,因此影响了新闻发布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新闻的价值,主要取决于新闻的内容。但新闻的时效性如何又直接影响新闻价值。众多的产业报常发迟到新闻,时效不佳,有些还比较严重。新闻界的朋友就笑话“产业报的时效性差劲”。当然,这样评价产业报新闻时效性并不全面。不少产业报还是发了一些时效性强的新闻,特别是有些行业的改革政策出台与实施,具有重要意义的生产建  相似文献   

14.
现在企业对外召集新闻发布会常由分工负责宣传(包括企业报)工作的企业领导人操办。企业领导人委托企业报进行新闻发布会的组织与策划,是常常发生的事。企业报人应学会一些基本知识。洛阳铁路分局宣传部曾志辉著文《企业新闻发布会的策划与组织》现简介如下:文章认为新闻发布会是既经济又见效快的宣传推销企业的最佳办法之一,在广告宣传中有重要作用:1.新闻发布会有助于企业单位与新闻媒介的相互沟通。2.新闻发布会可以同时把新闻发送至所有新闻单位,避免了广告宣传不足的  相似文献   

15.
李爱晖 《东南传播》2012,(10):48-49
政府新闻发布会是我国政府信息公开透明的重要制度建设,不仅承担着重要的功能性,还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本文在传播仪式理论的指导下,从影像传播的视角出发,分别从新闻发言人、新闻发布会场的陈设和选择、新闻发布的形式等方面对中美两国的政府新闻发布会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6.
记者的错位     
北京顺义县农民高宗云举行新闻发布会(见6月8日人民日报),是一件新事。在这个新闻发布会上竟出现了记者答记者问,这又是一件奇事。农民高宗云为维护自己的权益,在上访无结果的情况下,敢于诉诸社会舆论,这在法制还不完善不健全的现在,是一个大胆的行动。许多中央新闻单位的记者应邀参加新闻发布会,也说明新闻界对自己的社会职责的重视。记者作为社会的耳目,他们理所当然地要提出问题,以弄清事情的真相。叫人觉得新奇的是,“自称是县委派来赴约的是几个北京市某些新闻单位驻顺义县的记者”。而这几个记者又站在其他记者的对立面,回答起记者  相似文献   

17.
新闻的价值,主要取决于新闻的内容。但新闻的时效性如何又直接影响新闻价值。众多的产业报常发迟到新闻,时效不佳,有些还比较严重。新闻界的朋友就笑话“产业报的时效性差劲”。当然,这样评价产业报新闻时效性并不全面。不少产业报还是发了一些时效性强的新闻,特别是有些行业的改革政策出台与实施,具有重要意义的生产建设成就,以及一些重要的先进典型的报道,往往先由  相似文献   

18.
专栏作家沃尔特·李普曼说:总统新闻发布会———无论它有多么不完善———不能是一种特权,而只能是民主政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白宫新闻发布会有时简短,有时冗长;有时充满友好气氛,有时又剑拔弩张;有时和蔼可亲,有时又针锋相对。总统和他的助手们的品格和能力只有在新闻发布会上才得到最严格的考验。在美国,除了国会的监督之外,总统没有义务对他的言论或政策进行解释。总统新闻发布会给了新闻媒体一个难得的机会去质疑总统的权威。只有在新闻发布会上,总统才不得不对所有问题作出回应。除此之外,再没有机会就当天事件向总统发难了。同…  相似文献   

19.
组办基层通讯员学习班时,经常听到一些同志看到人家的新闻抢了先而叫苦不迭;有的还拿出“冒着热气”的稿子,同当天报纸上所采用的新闻相对照,叹着气说:“看看,除了语言文字不相同,问题抓的都一样!”新闻让人抢先,有许多因素。诸如:中央的某个最新宣传精神,由于不可能同时传到所有角落,与此有关的新闻事实的出现,便有了先后;就是一些全国性同时开展的某项活动,也不可能进程都一  相似文献   

20.
我在工厂搞职工教育,去年才有稿子在报上发表,其中省级报纸6篇,之所以有这样的成绩有下面几点体会。一、“丑姑娘不要怕丑”。开始时,我写稿子不敢给人家看,怕人笑话。后来,我与《新闻与写作》交上了朋友。《新闻与写作》上的各类文章我看后,都仔细琢磨,尤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