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古典悲剧历来被很多学者诟病为悲剧性不够,甚至没有真正的悲剧,因为不同于西方悲剧的"一悲到底"。我国的古典悲剧大多以"大团圆"为结局,这种情况被认为削弱了作品的悲剧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察,从总体上说,它是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视角的差异表现。具体到细节层面,它与我国从古至今的哲学体系、社会状况、社会心理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指出大团圆的心理是中国文学艺术中独特的审美范式。阐述四大南戏中的大团圆现象表现特征,即表达美好愿景和因果报应观,从而产生好事多磨的戏剧效果。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成因主要为尚圆的传统观念、弱者的自我安慰及戏曲本身的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中国当代军事小说“革命胜利大团圆”结构模式的剖析 ,认为“革命胜利大团圆的结构模式”是当时特定的历史文化氛围与中国传统叙事文学相结合的产物 ,其产生与形成 ,具有一定的文学史意义 ,但也对中国当代文学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严重地束缚了中国当代军事小说艺术形式的创新与突破 ;同时 ,对这一文学现象中所体现的作家哲理意识的匮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大团圆”现象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宇宙观,以喜结悲、衰而不伤的情感模式,是中国古典美学崇尚“中和”原则的体现;“大团圆”也说明中国人具有“物不可以终难”的乐表精神;“大团圆”现象也是由创伤主体的“里比多转移”与读者(观众)的期待视或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中外会议都有个台。但仔细一看,却有区别。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叙事性作品的大团圆结局,可以梳理出广义用法、狭义用法和中间义用法。大团圆背后深藏着浓厚的文化意蕴,主要有中和为美的理想追求,温柔敦厚的批评标准,提倡道德教化、政治教化的艺术功能观。经过辩证分析发现,所有这些都具有优劣二重性。  相似文献   

7.
大团圆式的结局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比较普遍的现象,这一文学现象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渊源。本文主要以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大团圆"形态为切入点,从文学作品产生的环境和经济因素、社会政治基础以及文化心理特征等三个方面来探究形成"大团圆"结局的原因,分析其背后所折射出的独特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8.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延安文学进入了后期创作阶段,呈现出一派新面貌,其重要特征是大多数作家均采用了大团圆的结局方式,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当时特定文艺政策及文艺受众的需求等客观因素有关,同时也与作家对自我身份的认定及对传统审美的认同的主观因素相关。这一文学现象有其存在的历史价值,但也一定程度上存在有缺陷。  相似文献   

9.
宋以后的戏曲小说中,普遍存在着“大团圆”结局模式。对此现象,人们一般都持眨斥态度。同样。小说《歧路灯》的“大团圆”结局也遭到大多数论者的否定。然而从李绿园的文学观、创作目的、生平际遇以及小说的行文逻辑等方面来看,这样的结局应该是作者有意为之并苦心经营的,具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李根源先生是民国元老,朱德元帅在云南讲武学堂求学时的老师。他从军,军衔至陆军上将;从政,官至农商总长。虽然不以教师为职业,却积极投身教育,尊师重教,重视人才培养,视教育为改变社会的力量。他通过开办学校培养人才来影响社会,改造国民,推动社会进步和变革,以振兴教育为天职,不愧为教育家之称号。  相似文献   

11.
审美教育作为一个独立概念是由席勒于1793年提出来的,席勒希望通过审美教育来解放被压抑的本性,因此这个概念本身包含着深刻的人文关怀;在审美教育的实践中由于审美情结的负面影响导致了其悲悯意识的缺失;审美教育应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哲学、美学和文艺中获得启示从而恢复对人本身的关怀.  相似文献   

12.
苏过,苏轼幼子,为苏轼诸子中最继家风者.在他的诗歌中,“茅茨”、“茅屋”、“陋巷”、“容膝”“荜门”“圭窦”“空四壁”“一廛氓”诸语层出不穷、频率极高,见出他有着浓重的“陋室”情结.这可以从避祸全身、自由自主、知足易安、齐物论与命定观几个方面去解析.  相似文献   

13.
网络媒介情结是指人们因过度依赖网络媒体而在其潜意识内所形成的集网络需求、网络情感以及网络意志为一体的一种错综复杂的心理状态,对青少年影响很大,需要科学引导。新形势下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要加强对青少年媒介情结的研究,进一步拓展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积极建构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教育机制;注重建立青少年同伴之间的有效互动机制;强化媒介素养教育价值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重视网络媒介在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中的载体作用。  相似文献   

14.
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对教育投资的比重也在逐步地增加。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开始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不断去挖掘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得天独厚的有利平台。然而很多家长在对子女因材施教的过程中,因没有科学的理论方法做指导,普遍存在着"破坏性教育"的现象。这种"破坏性教育"不仅没有起到教育的目的,反而给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诸多的弊端。如何有效地利用好家庭教育这内在的宝贵资源;如何避免类似"破坏性教育"的发生,这是家庭教育急需要解决的瓶颈。笔者根据实证研究,对"破坏性教育"的现象进行深入浅出的探讨,并鉴于此提出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文学教育的工具情结使文学教育缺乏独立性,被世俗功利所牵制。文学教育不应该追求“当世之用”,应该发挥其传承民族精神、提升个体灵魂的“无用之用”。  相似文献   

16.
前些时候,有位叫verybeautiful的网友在K12教育教学论坛发了一个题为《教师,丢掉你的怨妇情结》的帖子,引起一阵不小的波澜,鼓掌叫好者有之,讥讽批评者有之。帖子不算太长,全文抄录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李国毅 《教育探索》2006,1(7):51-52
我国学校教育在管理、教学、学生评价等方面存在着大量的“非美”现象,使教育丧失了诗性的智慧和生命意蕴。教育美是以“成人”为主题的动态历史发展过程,是创造中的生成。以“真美”精神观照教育,成为当今学校教育的必需。  相似文献   

18.
吉普赛女郎与“吉普赛情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时期的三位吉普赛女性形象之所以魅力永驻,是因为她们提供了一种超出都市文明人生活经验的浪漫境界。优美的形体、张扬的个性、自然状态的爱情观与生存意识,使深陷平庸与琐碎生活的都市人麻木的神经受到有力的震撼,满足着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缓释着现代人的“吉普赛情结”  相似文献   

19.
方军 《神州学人》2001,(2):45-46
(一) 在日本的中国人记者段跃中先生在北京秋高气爽的季节中来访,他借着秋天明媚的阳光一再邀请我写点什么,理由是很多留学生已经写了什么,给人一个“收获季节必须要搞点什么”的印象。 尽管很多留学生踌躇满志地写了自己,而我却一点儿也不想写我自己。如果非要我写的话,我只能写几个单词:洗盘子、拆房子、背石头、送外卖加上一个受欺负。这几个单词,就是在日本国留学生涯中留给我的印象。 我一点儿不想回忆在日本的生活。 我一点儿不适合在日本生存下去。 我记忆中最深刻的影北海道的寒冷、孤独和无奈。交完学费,我已买不起灯油…  相似文献   

20.
从教育情结看客家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人具有深厚的教育情结,是一个十分崇尚文化、重视教育的族群;崇文重教、耕读传家是客家人的立身之本.客家人的教育情结不是偶然形成的,而有其历史、社会和地理上的因由.客家人还富有一种独特的精神,这与教育的作用密不可分,教育造就了他们的优异品质和进取精神.客家人主要通过家庭教育、宗族教育等来塑造客家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