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戴震虽然没有系统的语法学专著问世,但他对语法问题多有意会。他的训诂学专著《方言疏证》中有较强的词性观念和构词观念。戴震的语法观念经其弟子的继承发展,对第一本语法专书《马氏文通》的写作启发甚大。  相似文献   

2.
专门辑录甘肃方言的文献最早见于清代,计有专书一种,地方志十种。现对专书《秦音》的体例、词条及涉猎的著述作了统计分析,对地方志中的方言文献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整理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这两类方言文献的文献学价值与语言学价值给予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第一部文选是《昭明文选》 第一部神话小说是《山海经》 第一部笔记小说集是《世说新语》 第一部论语体著作是《论语》 第一部文艺理论书是《文心雕龙》 第一部诗歌评论专著是《诗品》 第一部最大的断代诗选是《全唐诗》 第一部戏曲论著是《录鬼薄》 第一部研究戏曲发展史的专著是《宋元戏曲史》 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第一部韵文书是《切韵》 第一部方言词典是《方言》 第一部字书是《字通》 第一部辑录甲骨文字的专书是《铁云藏龟》 第一部研究甲骨文字的专书是《契文举要》 第一部编…  相似文献   

4.
对《蜀语》中引用《方言》的材料的分析,可以看出明末清初四川方言的词语主要来源于楚方言,与明末清初四川人口的来源相吻合.此外,还受到秦晋方言和其他方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郭璞(276~324年),字景纯,生活在西晋、东晋之交。他博学多才,一生享年不多,但写下的诗文著作却不少。虽然没有写过语言学专著,可为前人作了不少注释,这些注释在语言学上很有价值,特别是《尔雅注》和《方言注》。我们根据这些材料,可以了解晋代语音、词汇、方言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本文主要探讨郭璞《方言注》以及《尔雅注》所反映的晋代方言地理概况,及其与汉代方言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余婉馨 《海外英语》2022,(14):27-29
《死水微澜》是现当代巴蜀乡土文学的典范之作,其中富含地道的四川方言,展示了巴山蜀水之地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尤其反映出了渗入近代四川人民生活方方面面的袍哥文化。通过对比胡志挥和Bret Sparkling&Yin Chi对《死水微澜》第二部分“在天回镇”的翻译,笔者发现大量方言误译,并将其分为袍哥文化相关方言误译和其他巴蜀方言误译。其中,与袍哥文化相关的方言误译可进一步细分为对袍哥组织和人物身份的误译以及对袍哥文化的误译,其他类别的巴蜀方言误译其成因则有隐喻传达无效、人物指代混乱和文化能力欠缺三方面。  相似文献   

7.
对《蜀语》中引用《方言》的材料的分析,可以看出明丰清初四川方言的词语主要来源于楚方言,与明末清初四川人口的来源相吻合。此外,还受到秦晋方言和其他方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由刘君惠、李恕豪、杨钢、华学诚四先生撰写的《扬雄方言研究》一书,最近由巴蜀书社出版,该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而全面地研究《方言》的专著。 全书除《序论》外,分为三编。第一编:扬雄与他的《方言》;第二编:《方言》与方言地理学;第三编:《方言》注家述评。该书认为《方言》不仅是中国第一部全面完整的方言学著作,而且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方言比较词汇集。该书系统研究了汉代中国汉语方言的分布情况以及相互关系。利用方言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广泛联系当时各地区人  相似文献   

9.
湖北方言自赵元任先生等的《湖北方言调查报告》发表以来受到语言工作者的关注.近年来湖北的语言工作者出版了好几种湖北方言专著.刘兴策教授的新著《宜昌方言研究》是湖北方言研究的又一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10.
罗常培先生在一九四九年发表的《汉语方言》中专门写了《玉溪方言》一节(原文载《云南史地辑要》第五篇。云南省立昆华民众教育馆民国三十八年十一月出版),这是我们目前见到的最早的系统地研究玉溪方言的一篇专著,是一份极其宝贵的方言研究史料。  相似文献   

11.
清人王树楫的《畿辅方言》,是继《蜀语》之后一部重要的考释河北古今语之异同的分地方言著作。全书可分为“古方言”和“今方言”两大部分,均是依《尔雅》类次编列词条。王氏作了质量较高的疏证,一是指出古今流变异同,二是补充例证,三是增加训释,四是探求命名源流,五是辨析原文或引文讹误。同时,该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
今天的四川方言属于北方方言西南官话区。明末清初“奉旨填川”后,四川人口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四川方言也不同于明以前的蜀方言和唐五代以前的蜀语。对学术界1997年-2007年的四川方言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包括对蜀语、蜀方言和现代四川方言研究情况的总结。  相似文献   

13.
今天的四川方言属于北方方言西南官话区。明末清初“奉旨填川”后,四川人口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四川方言也不同于明以前的蜀方言和唐五代以前的蜀语。对学术界1997年-2007年的四川方言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包括对蜀语、蜀方言和现代四川方言研究情况的总结。  相似文献   

14.
《湖州音系》与《浙北吴语声韵调研究》两书均对浙江湖州方言的音系作了研究,记者方法与体例基本相同,而对一些音节的具体分析却有差异,更缺少一定规律性的探讨。通过比较的方法对这两本书所记录的音节进行辨析,旨在补充完善湖州音系的概貌。  相似文献   

15.
《四川方言词语考释》一书视野广阔,方法科学,考释精审,是方言研究中的一部难得的力作。  相似文献   

16.
方言属于语言学研究范畴,被视为一种结构上依附于更高系统(如语言)的语言变体。方言翻译的理论主要基于语言学相关理论,如关联理论、语言功能理论等。方言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转换的过程,也涉及社会学、民俗学等文化领域。国内外方言翻译研究主要有方言的翻译方法研究、方言翻译的文化研究和方言翻译语言学理论研究等主题。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潮汕方言数字化的搭建,分为:方言字的收集整理;方言字库的建造和安装;输入法的设计;词汇的收集;注音程序的设计;古籍的数字化;语音合成。根据Windows输入法接口IME规范,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了潮汕话输入法,同时对其它方言的数字化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雄 《凯里学院学报》2008,26(5):108-110
酸汤话分布在湘黔边界的交界地带,处在湘语和西南官话的包围之中,它在汉语方言研究中有着特殊的价值。但由于地理位置偏僻,酸汤话一直以来都没有受到过学界的重视,缺乏系统的研究。酸汤话既不完全同于湘语,也不同于西南官话,而具有自己独特的语音特征,它保留着许多古代的语音遗迹,是古汉语的“活化石”。文章对酸汤话中的古音遗迹,做一个比较详尽的描写,这对研究方言的发展轨迹一定的科研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刘小文 《重庆师专学报》2013,(4):127-129,153
四川省荣县有悠久的历史,又有较为封闭的环境,较好地保存了方言原貌。文章选取了当地方言中的部分古词语进行解释,所选词语均为《四川方言词典》《重庆方言词典》未收或虽收而未尽完备者,以帮助我们分析语言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20.
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是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分支或变体 ,研究方言对提高方言区人民普通话水平很有帮助。本文着重从构词法上分析了邢台方言中的名词词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