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宝团  魏安 《新高考》2005,(3):55-56
知识要点讲解:规律具有客观性,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又具有主观能动性,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为我们人类服务。但客观规律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反对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和夸大主观能动性的观点和做法。  相似文献   

2.
王瑞立 《成才之路》2010,(35):17-17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同时娶把尊重客觋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英语老师经常会这样抱怨:“不知为什么,我有的学生跟磁带听读课文都那么多遍,还是记不住,不会背课文!”或是“我对学生都解释了几百遍了,总还有部分学生,不能理锵!”  相似文献   

3.
唯物辩证法认为,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任意地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地消灭规律,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是否喜欢它,它都存在着、都在起作用。但是,规律是可以认识的,人们在实践中只要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会成功;反之,其结果将一事无成,并将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李岚清副总理指出,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政府及其部门要注意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这就告诉我们,在高  相似文献   

4.
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这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当前加速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一个问题。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是要求我们要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并以积极的态度去认识它、掌握它,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去办事。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是有其内在客观规律的,人们不能违背它。而且也只有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作用。林彪、“四人帮”宣扬“唯意志论”、“精神万能论”和按“长官意志”办事等等,否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在理论上和思想上造成了混乱,使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遭受到严重的损失。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这个问题的高度重视和促使我们进一步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论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历史的发展演变有无客观的规律,是我们在社会历史观的根本问题上所遇到的挑战.要确立社会规律客观性的观点,关键问题在于说明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的活动的介入,人的意志、自由等与社会规律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实现了人类在社会规律问题上的革命性变革.社会规律是社会主体运动的规律,不是社会主体主观的规律,它的存在有其自身的客观依据,不以主体意志及其活动为转移,对它有一个主体认识和把握的过程.社会主体揭示社会客观规律,必须注意认识过程中的无限复杂性和矛盾性.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种规律是各种事物发展过程的本质反映,函授教育也不例外,亦具有其本身的规律。中央早已将函授教育纳入我国教育体制并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开刨新局面的伟大历史任务并把教  相似文献   

7.
新编高二《思想政治》(下)教材在“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框中指出:“人们按规律办事,不仅要区分不同的规律,而且还要区分同一规律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表现”;“按规律办事,还要注意当事物由一种存在状态转化为另一种存在状态时,其中的规律也随之变化。”(人教社98年版。第7页)又说人们“只有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同尊重客观规律、正视客观条件结合起来,以客观规律为指导,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条件、改变条件、创造条件,才能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前进。”(同上。第9页)对此,学生往往产生疑问,既然规律是客观的,为什么事物由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时,其中的规律也随之变化?既然规律是不能被创造和消灭的,为什么人们可以创造条件、改变条件,变有害为有利呢?要解决学生的这些疑问,就必须准确地讲清规律的客观性和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性。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制度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特别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其自身建设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体系本身的丰富和发展程度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规律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遵循体系建设的这一特点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生成和发挥作用的客观规律,积极探索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制度机制,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和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有没有自身的规律?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作了肯定的回答,并明确指出:"教学评价须根据教学大纲进行, 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遵循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 明确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在唯物辩证法看来,语文教学同一切事物的运动发展一样,都有自己内在的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对待客观规律,人们只能遵循,不能违背,否则,就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语文教学也是这样。教与学  相似文献   

10.
社会生产力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因而也就决定了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不能是主观的人为规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经济条件所决定的。人们不能任意地选择生产力,同样也不能主观地规定生产力的发展道路,生产力总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存在和发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它和其他社会现象一样,受着客观规律制约,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尊重教育规律,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教育就会办好。反之,违背教育规律,教育工作就会遭受损害,这是为我国三十多年教育实践所证明了的,也是三十多年办教育的经验总结。回顾三十多年教育工作经历的曲折道路,应当认真记取的基本经验教训是:第一,坚持教育事业与经济建设必须协调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教学原则是遵循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根据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和任务,总结教学实践经验而制定的教学基本要求。它主要是由教学规律所决定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但人们可以通过研究探索去认识和利用它们。我们掌握了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就可以为制定教学原则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性,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要做好工作,就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教育作为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也有自己的客观规律。而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本质联系。教育与政治、经济有什么本质联系呢?教育与人的发展有什么本质联系呢?上述两个方面的本质联系,可以说是教育的两条基本的规律,前者是,一定的教育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并为  相似文献   

14.
领导与环境     
领导与环境天津蓟县教师进修学校彭天锦王晓芬领导环境与校长的领导工作是什么关系呢?1环境是校长领导工作的客观基础环境是客观独立存在的,它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校长只能在顺应环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去改善环境,而绝不能超越环境...  相似文献   

15.
评价浅析     
1845年,马克思在被誉为包含着新观念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中,揭示了人类生活的本质:这就是实践。实践的根本特点就在于,它是一种根据人的需要,依照客观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认识自然界、利用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从而满足人类的自身需要的活动,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40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证明,科学技术和开发人的智力的教育,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两大支柱;教育和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这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对于客观规律,人们要通过社会实践的探索,将实践经验加以总结并升华为科学理论,再运用这种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去指导人们的实践,才能得到理想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各个时期历史的主体都是人民,中国近代史的主体也是人民,孙中山先生则是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人民的领袖,人民革命的领导者。各个时期的历史都有它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国近代史也有它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个规律,应该从社会历史生活的內部去找,首先应当注意社会的经济诸关系,特别是它的生产和生产方式,对于有阶级的历史,还应当注意社会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遵循着  相似文献   

18.
和谐具有时代性。和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逻辑,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尊重和谐、谋求和谐和实现和谐,既需要科学合理、符合时代逻辑要求的科学理念,也需要相应的实现机制和实现路径。适应时代逻辑的要求,树立科学的和谐理念,造就有效的实现机制和实现路径,是实现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两岸经贸关系具有互补性,发展两岸经贸关系有利于彼此经济力量的增长。它会促进两岸和平统一早日到来,这也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台湾当局应消除某些不必要的忧虑,积极推动两岸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为两岸的早日统一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任何事物现象的运动变化都是有规律可循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亦如此.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所表现的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本质.和所有的客观规律一样,经济现象也具有客观性的特点.它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基础上产生并发生作用,最终随生产关系的消亡而消亡,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是一种客观存在.人们只能去认识它,利用它,但却不能创造它.因而,认识和掌握经济规律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人们只能在遵循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否则,就会陷入盲目瞎搞的境地,欲速不达、延缓和迟滞了社会前进的步伐,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这一点,对于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经济建设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