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唐宋词史上, 抒情形象千变万化, 身份特性各有其差异性, 但细心揣摩发掘, 词作中的抒情形象又自有其一定的统一性, 或为红粉佳人, 或为落魄文士, 或为高蹈的悲剧英雄。词中抒情形象不外是佳人—文士—志士的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2.
杨海明先生为当代词学研究大家,以其丰硕的成果,无论在唐宋词批评还是唐宋词研究方法上均有新的突破与大的建树。综观杨先生的词学研究,具有“专”、“精”、“变”、“化”四大特点,对词学研究有三大贡献,即视野的拓宽、方法的开创、观点的更新。  相似文献   

3.
李明华 《天中学刊》2010,25(3):76-78
刘尊明和甘松两位先生的<唐宋词与唐宋文化>尝试运用"文化学"的理论方法来考察唐宋词与唐宋文化的关系,在对唐宋词进行文化学研究的过程中,注意将宏观考察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历时态描述与共时态观照相交错,既有理论阐释、审美观照,又有实证研究、定量分析,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颇具方法论的启示意义.该著作建构了一套历时态与共时态相交错、通过划分不同文化层次来考察唐宋词与唐宋文化相互关系的研究模式,较好地处理了文学与文化的双向互动关系,在唐宋词研究方法的运用上堪称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4.
俞平伯先生的《唐宋词选释》共编选唐宋词二百五十一首,时间跨度自唐直至南宋末年。这部词选在选词方面总结了一代词史的创作,具有选词学意义;在注释方面则是尽量贴近词人词心,展示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5.
一 虽然20世纪的唐宋词史研究已取得显著成就,有关唐宋词史的著作也出版了多部,但时代进入21世纪后,随着研究的深入、视野的拓展、方法的更新和观念的变化,有必要重写能反映新世纪学术进展和学术水准的《唐宋词史》。新的唐宋词史,应该突破旧的叙述模式,建立起新的叙述模式和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及生活中选取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李煜词景、情特点的分析,阐述了景真、情真是李煜词深为人们喜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木斋 《天中学刊》2003,18(3):64-71
如果将词体作为最基本单元的话,别词体大致可分为四个类层:词体、种词体、亚范型词体、范型词体。风格独特、具有创新意识而产生一定的影响,并被一些词人仿效的词人词作可称为词体,其中一些优秀的词体,由有统治地位,形成类似人类社会部落种姓的又可称为种词体,若干种词体组成类似王国性质的则可称为亚范型词体。亚范型词体约有六种:花间体、柳永体、东坡体、美成体、稼轩体、白石体。在六大亚范型词体中,只有三种堪称词体范型:柳永体、东坡体和白石体,分别代表了三种词人和三大词性:市井词人、诗人词人和职业词人以及伶工之词、士大夫之词、职业的工艺化词。  相似文献   

9.
作为相对于诗文来说更贴近作家内心深处、也更多关注男女关系的词体文学,在“父权制”的封建社会,不能不烙上男权文化的印痕。唐宋词在男女关系的咏写上所流露出的男权心理倾向,可以从人与物、主与客、性与情三个层面予以解读。  相似文献   

10.
唐宋词作为传统化的学载体之一,在总体上表现出与传统诗歌相似的学体貌,但同时它又表现出某种“异化”倾向。唐宋词特殊学个性的形成是新兴商业化和传统人化矛盾斗争的产物,化冲突和学转型成为词史演进的动力和背景,历史转折时期的特殊化格局赋予了唐宋词兼具继承与开创之功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晚唐诗歌发展史上,许浑是最饱受争议的一位诗人,从唐宋学人对许浑的批评中可窥见一斑:褒扬中夹杂贬抑。许浑的诗,在获得极高评价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否定的声音。唐宋对许浑毁誉参半的评论,拉开了长达千年的许诗优劣之争。这反映了文学风气的转变,以及文学思想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12.
唐宋转型理论是近年中国古代史学与诗学研究中一个流行的学术话语。在唐宋文学研究领域,借鉴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的唐宋史学观,并整合传统诗学理论,经王水照等诸多学者推阐发扬,深化了唐宋诗歌转型问题的研究,开拓了唐宋文学研究的学术理路。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的唐宋诗之争及宋诗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初,“同光体”与“南社”的宗宋,崇唐之争,是规模唐音或宋调的旧体诗创作的绝响,也是现代宋诗研究的起点,受新学运动的影响,现代学对于宋诗的评价长期偏低,并为唐,宋诗优劣论所困,到80年代后,人们方逐渐摆脱成见束缚,对宋诗特征及其艺术特质进行了更深入,更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是现当代的化巨人、伟大诗人,他的诗词对当代的诗歌创作尤其是旧体诗词的创作,有着巨大的影响。然而对其诗词的研究,谈其对现实社会生活关系的多,而对其诗词的历史渊源的探讨较少。对毛泽东诗词从中华民族化精神与艺术形式传统两个方面,系统地分析它与唐宋诗词的渊源关系,及其对古典诗词的化精神传统及艺术形式的全面继承、批判、超越与创新,对于繁荣当代社会主义的学艺术的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唐宋诗是中国文学史上流光溢彩、耀眼夺目的瑰宝。但是由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同,两者既有联系,互相影响,又具有不同的特征,因审美心理的差异而表现出的审美感知和艺术表现方法各具特色。探讨其创作心理与审美知觉,有利于深刻认识中国诗歌发展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唐宋诗之争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桩公案。自南宋以迄近代从未间断,其间尊唐者有,宗宋者有,但总体而言,"尊唐抑宋"观念在整个论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尤以明代为甚。实际上,用"尊唐抑宋"来界定明代的唐宋诗之争并不准确,因为,有明一代反对"尊唐抑宋"的声音无论强弱,但在明代诗坛上都不曾消失过。明初诗派虽大多宗唐,但反对的声音也不容小觑。另外,反对"尊唐抑宋"的声音并非一直处于弱势、边缘,明代中期,由于前、后七子的不懈倡导,"世人但知宗唐",反对者较少。至后期,公安派不惜矫枉过正,对后七子的诗学理论进行批驳,与其同时复古派也开始对一己的诗学观念重新检讨与反思,认识到拟古的若干弊端,此后,为宋诗正名的声音越来越高。值得注意的是,明人肯定宋诗的诗论多从"主真"、"重变"、"言理"等方面立论,从根本上体认到宋诗的特点和价值,驳斥了明代诗坛上"尊唐抑宋"之音,同时也对宋诗的研究和传播、以及清代宋诗学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宋词与宋玉     
宋玉感伤之形象、悲秋之意绪、文人才士沦落不偶之坎壈生平,以及宋玉作品,尤其是宋玉赋中对男女情事之描写,凝练为多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意象、语典,这些意象、语典大量出现在宋词之中,显示了宋玉及其作品的深入而持久的影响力。对《全宋词》中运用、提及"宋玉""巫山""巫阳""阳春白雪""云雨""高唐"等意象、语典的作者作品进行深入探论,必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细致地认识相关作者及其词作,并从中觇视宋玉及其作品的特殊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唐宋之际,自中唐以来的世俗化浪潮日渐高涨。伴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处于上升期的庶族地主阶级逐渐将其追求世俗享乐的审美趣味带入文坛,而官学、私学教育的发展则进一步为文学的普及化、平民化创造了条件。佛道世俗化的布道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市民文艺的繁荣局面。一个适应各个阶层需要的市井文化圈渐次形成,有力推动了唐代贵族文学向宋代平民文学转变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雕版印刷作为图书传播之媒介,崛起繁荣于右文崇儒之宋代。印刷传媒挟其"易成、难毁、节费、便藏",化身千万,无远弗届之优势,初与抄本、写本竞奇争辉,终则印本取代写本,成为知识传媒之新宠,促使宋代士人之阅读接受更加多元与丰富。印刷术在两宋之传媒效应,传世文献征存不多,笔者拟借镜谷登堡发明活字版印刷术,在中古欧洲改变了阅读环境,影响了接受反应,同时加速古老变革,重组文学领域,征存传统典籍,催生创新体类。凡此,两相对照,皆攸关印刷文化史之探索,堪称创新研究之课题,值得开发讨论。  相似文献   

20.
唐宋词中出现了大量的言愁词,主要表现为几种形式:表现男女恋情的相思词;倦旅思归的思乡词;表现壮志难酬、抒发身世感慨的词;伤春悲秋、叹老惜时的闲愁词。言愁词的产生与对"人"的价值和地位的肯定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