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其实冬吃萝卜夏吃姜,就是利用了这两种食品的寒热性,配合季节的寒热性,来进行阴阳调理,以真正做到: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我国周代就种植萝卜,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有冬萝卜、春萝卜、夏秋萝卜等,各地均有栽培,是广泛食用的四季常菜。中国人自古就有萝卜  相似文献   

2.
幼时曾吟诵过: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菊花酒,冬咏白雪诗。这说明,一年四季都有令人留恋的美景。春之桃李、夏之绿荷、秋之桂菊、冬之腊梅,一年四季都有赏心悦目的花之美。  相似文献   

3.
冬.笼罩了这座南方的城市,但已经不再那么玲了.也不再那么令人心寒了,因为,冬——他快要走了.他正在离去。而他的接班人——春.她为什么却还迟迟没有音信?为什么春总是来得如此之晚?  相似文献   

4.
狄更斯在《双城记》里写道:这是理性的时代,这是疑惑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代,这是迷茫的时代;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我们面前拥有一切,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将由此升入天堂,我们将由此坠入地狱。  相似文献   

5.
冬用冷酷拒绝怯懦的犹豫,却用激情迎接勇敢的拥抱。躲进温暖的小巢祈盼春的温情,必将无法品味冬之神韵。拒绝冬的冷酷,也就拒绝了铸就刚强的契机。夏用烦躁拒绝了热切的奢望,却用繁茂回报辛劳的付出。躺在清风明月中梦想秋的丰硕,夜半忽来的风雨定会让梦想变成惊魂。人生拒绝了风雨,也就失去了支撑成长的土壤。年轻的心要禁得起春夏秋冬的洗礼,才能拥抱温暖的太阳。  相似文献   

6.
冬还未消尽,春就匆匆赶来了。春匆匆地来,又匆匆地走,不给我一点时间去品味她美丽的容颜。但我不气馁:你不让我看,我偏要追着你看个仔细。片断一:春之梦恰逢多梦的年龄,又正是多梦的季节,春的梦真是不少。锦簇花团把南海诸岛点缀得没有一丝冬的痕迹了吧;昆明的滇池也使“春湖水暖绿如蓝”了吧;江南水乡更是“杏花初落疎疎雨,杨柳轻摇淡淡风”了吧。这些美景无数次在我梦中出现,但我却无缘与它们谋面。于是,身处江城的我,只有带着梦醒后的遗憾来慢品武汉的春了。  相似文献   

7.
管仲、隰朋①从桓公伐孤竹②,春往冬返,迷途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③。"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同时,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人们的广泛诟病;今天中国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中国教育的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尖锐和突出.对于当前的教育,人们似乎有一种复杂的感受:"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似乎拥有一切,人们面前又似乎一无所有."  相似文献   

9.
<正>大德歌·春⊙[元]关汉卿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关汉卿的大德歌分别写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以一位闺中女子的口吻抒发其久久盼望离人归来,而屡屡失望的相思之苦。这首是写春季的,以春季而人未归,抒写女主人公的哀怨情愫。  相似文献   

10.
在诗人的笔下,一年四季都是美的。那春的妩媚,夏的炽烈,秋的绚烂,冬的寒冷,莫不各有姿彩,栩栩如生。但细看其中的诗篇,还是颂春、咏夏和吟秋的篇章为多。冬天,虽有凛凛之寒威,瑟瑟之  相似文献   

11.
开展“科普之冬”活动的做法与体会天津市静海县教育局郭振江静海县是位于天津西南端的城郊县,1992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教育为载体、以科技为先导、以农业为目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大面积、深层次的“科普之冬”活动,建立起冬春农闲季节们培训、夏...  相似文献   

12.
诗歌的发端,本在于“心”之感“物”。“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礼记·乐记》)。这是古的儒家诗乐理论。而对于其中的“物”,钟嵘的《诗品序》又作了这样两方面的阐发: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夏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  相似文献   

13.
春天的诗韵     
冬的形象是冷酷的,它对春的压制也是可想而知的,当他退位后,春这位诗人,便迫不急待地“纷纷寄出嫩绿的诗稿”。“纷纷”说明诗稿之多。春经过长期酝酿,厚积而薄发的形象已跃然纸上,不过这时春的形象还是显得抽象。为了使它形象化,作者进一步作细致的描绘,芽儿、花儿以及春雨、春风,综们既像是春的朋友,又像是春这个大家庭的成员,也“纷纷”为春之诗帮心,或是润色,或是推敲,其实这也是作者使春的形象进一步物化的方法。当燕子也加入春潮,“季节报”就抓住时机以“整个版面推出‘春之诗’专号”。  这首小诗的作者准确地把握…  相似文献   

14.
老马识途     
管仲、隰朋①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②,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③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④,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⑤有水。"乃掘之,遂得水。(选自《韩非子》)  相似文献   

15.
冬春季节,幼儿易患流感、麻疹、流脑、百日咳等呼吸道传染病,其发病率可比夏季高十倍之多。原因有: 一、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多数怕光、怕热、怕干燥。所以在阳光充足、气温较高的夏秋季节,它们难以生存;而冬春季节,气温较低,适宜于这种痛原体活动。二、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常  相似文献   

16.
    
吴颖 《辅导员》2012,(2):39
冬,圣洁的世界。我喜欢看雪花飘飘洒洒,站在偌大的院子里,体验冬别有的风情,任晶莹剔透的雪花落满全身,直到变成一个雪人。冬,叶子落了,我惋惜着,春孕育着绿的生命,夏释放着绿的热情,秋品味着绿的沧桑,冬却夺去了绿的生命。树干挺立,光秃却倔强,我触到了它们坚强的内心,枝头依旧荒芜,但它们说这是冬的考验,冬有它特别的用意。冬,荡涤着人们的心灵,能让每一个不  相似文献   

17.
秋悟     
渐行渐远,片片落叶在风中舞着跳着。渐行渐远,春的希望、夏的辉煌也随着秋的脚步消逝。秋日的阳光依旧骄艳,却已无从骄傲,萧瑟的秋风给秋阳注入寒凉之气。秋天的气温平和宜人,不如盛夏炎热,不似冬之寒冷。然而,这种温和给人带来无尽的疲惫和惶恐。没有春的希望,没有夏的蓬勃朝气,也不似冬与严寒抗争而感受到强盛生命力带来的快乐。看一伞苍翠渐渐变黄,枯萎、凋落;怀念那初春的梦,盛夏的朝气,而今,春去秋来,一年一度,春的梦可曾圆过?走在城市的街道上,看到在秋日里收获的果实琳琅满目,感叹自然界四季更替,春天里播下希望,秋天大地就会回报甜…  相似文献   

18.
冬带来了寒冷,带来了萧瑟。它没有春的生机,没有夏的热情,也没有秋的富庶,但它有着属于它自己的冷峻坚韧。听,它正在萧萧狂风、漫天飞雪中吟唱着一曲不屈的冬之歌!  相似文献   

19.
<剪枝的学问>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是一个情理交融的科普故事.文章以"我"的心理变化为线索,选取了冬、春、夏三个季节各具特色的景象,巧妙地把剪枝这一科学知识融合到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之中.备课之初,我不禁心生困惑:科普故事类的课文重点是教什么?以科学知识为重点,容易上成科学课、劳动课,有喧宾夺主之嫌;以了解内容为重点,就会偏重阅读理解,落入内容分析的窠臼.教课文,还是教语文?反复思忖之后,我选择了后者.  相似文献   

20.
听 雨的声音     
春有小草嫩绿之美,夏有树木繁密之美,秋有落叶静谧之美,冬有雪花纯洁之美,唯有那雨是春夏秋冬共有之美。春悄悄来临,窗外下起了淅淅沥沥的春雨。我坐在窗台前,静静地倾听着雨打窗台的声音。每一滴雨珠都仿佛是一个快活的精灵,在窗台上尽情地编排着一首首欢乐的雨之赞歌。我几欲推开窗户,尽情享受春雨的柔情,但又怕惊扰了精灵们的欢歌。我轻轻地走出家门,走到雨中,投入它的怀抱,我的脸颊不时被它亲吻着,头发被它抚摸着,我听见它在说:“孩子,我们共舞吧!”很快夏雨送走了柔情的春雨。它仿佛是一位严厉的父亲,不时地拍打着它的孩子——丛生的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