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史亚玲 《考试周刊》2014,(91):68-69
在数学教学中做到教学相长是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把枯燥的讲授过程变为动态的探索过程,使学生经历、感觉、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现思维过程,让课堂成为学生活动的天地和展示自我的平台。本文从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两者如何巧妙结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
笔者认为现行的初中地理新教材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技能和能力、关注身边的地理事物等方面比较适于现代教育的需要,下面我将对新课程的特点、新课程改革如何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1.课堂教学力求形象直观,把兴趣培养贯穿始终
  青少年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善于抓住青少年这一心理特征,在地理学习的开始就使他们产生兴趣。高中地理第一章的内容正是以培养兴趣的开篇。学生对于宇宙的奥秘,自然奇观,如极昼、极夜、昼夜交替、四季交替等问题,似乎知道点.但又说不清楚,教师用形象、直观的三球运行仪、幻灯、模型、图片及手势等多种方法进行演示、讲解.从理论上加以说明,再适当补充一些数据、资料,把这些看得见、又看不见的抽象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具体化,学生很感兴趣。有的教材内容,不太好理解,或是难记易忘.学生往往没有兴趣。教学中。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采用形象、生动的比喻,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把势均力敌的两种气团相遇形成的准静止锋比喻成两个手劲差不多的同学掰腕子,手势将保持不变,以此说明锋面较长时间停留在某地区.从而影响该地区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在讲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八种元素时,学生记起来往往丢三落四。采用谐音让学生记忆,并形象地描述为:养闺女,贴给那家美。谐音为:养(氧)闺(硅)女(铝),贴(铁)给(钙)那(钠)家(钾)美(镁)。学生就能很快掌握这八种元素。讲地球的赤道周长时,可引"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诗句。让学生记住知识的同时也可增加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姜华琴 《考试周刊》2014,(26):75-75
<正>《礼记·学记》中记载:"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对于教师来说,教的过程就是教师向教材、向学生学习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学的过程就是学生向教师、向教材学习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是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不仅要做课程的开发者,研究教学内容,而且要积极探索如何构建有效的学习策略,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和互动,做到师生共  相似文献   

4.
蔺起金 《考试周刊》2012,(78):72-72
本文作者对当前新课标下如何运用“教学相长”理念开展初中数学问题案例教学活动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5.
我市(江西省萍乡市)于2002年秋季起使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版的义务教育标准教材(以下简称"北师大版)。笔者经这七年对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的教学实践,认为探究性教学是教授好数学课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是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的"封闭性"而言的。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刻意减少"权威性"的指令部分,从尊重学生学习个性出发,抛弃抑制学生情感、认知与能力发展的条条框框,善于放手,机智应变,巧妙引导,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自觉能动的提出问题,多途径的解决问题,科学求实的总结规律,愉悦生动的提高能力,进而培养学生敢想,敢问,敢做的学习个性和求异、求新、求奇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7.
王文斌 《考试周刊》2013,(83):66-67
数学作为一门灵活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数学的学习,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判断能力和理解能力,但是在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基础和能力不同,其接受情况也表现得参差不齐.分层教学能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层次、分阶段地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难度的练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靳莉颖 《学苑教育》2012,(24):56-56
开放性教学的实施,将合作教学、知识贯串、归纳简化、情境构设引入到课堂教学实践中,从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出发,将一个个开放性的问题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分析和讨论中获得对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认识和实践应用的能力。改变过去教学内容的繁、难、偏,摒弃对知识的机械训练和死记硬背。合作探究作为开...  相似文献   

9.
初中数学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夯实学生数学基础理论知识,提升数学知识实际应用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初中数学知识教学中,数学应用题能够大幅提升学生数学知识运用水平,强化学习学以致用的综合能力,数学应用题教学是重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所在.本文中,笔者主要围绕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相关情况展开论述,分析我国初中教学阶段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解决措施,着力提升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能力.  相似文献   

10.
由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数学的教学得到了新的要求,就是教师要将"探究式教学"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末,逐渐培养学生探索发现的能力,使他们慢慢养成善于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能准确的分析问题,最后彻底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1.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师,要认识到"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只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拥有较高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伴随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愈发注重开展素质教育,积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对于学生的素质养成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对初中数学教师而言,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空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学习,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以落实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为初中生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前,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已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促进了教育技术的信息化。这有利的教学技术环境,给我们数学教学带来了机遇,课堂教学因此变得直观形象。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初中数学学科教学和多媒体技术有效利用的认识和  相似文献   

13.
宋圣君 《考试周刊》2011,(36):86-86
如何将美育渗透于初中数学教学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是当前数学教师必须认真探索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我认为将美育渗透于初中数学教学之中,要经过两个阶段:一、感美、知美、辨别美阶段,感受简洁美、和谐统一美和解题方法美:1.感受简洁美;2.感受和谐美;3.感受奇异美;4.感受知识体系的完整美和解题方法美。二、表现美、发掘美、创造美、传播美阶段:1.把美育用于德育教学之中;2.把数学的美用于数学知识教学之中;3.利用电化教学加强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相似文献   

14.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观念的更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数学文化的渗透也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方式与现代社会的需求脱节比较严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计算机网络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化使用以及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传统中考数学教学方式发生极大改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数学文化渗透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问题和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和困难,必须根据新时期的发展趋势改革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并结合新时代与新理念创新初中数学教学体系和方法改革思路,从而实现初中数学教学中在数学文化融入过程中创新效果和实效。  相似文献   

15.
数学猜想是运用已经知道和了解的事实或知识对未知的事物进行有依据性的推断,是数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被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假定性,数学猜想对数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新知识和新事物的开拓者,是新性质和新规律的践行者。从20世纪开始便有很多学者在数学领域提出大胆的猜想,这些猜想有的成为事实,有的还在不断的探索之中。由此可见,数学猜想对新世纪的数学领域的开拓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和灌输。挖掘教材,创设教学情境,是突出、体现数学思想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是培养数学思想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以及社会对创新型和发展型人才的需要,当前的教学模式都在开展着不同形式的变革。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对于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战略起着关键作用。本文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研究,以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提升老师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和灌输。挖掘教材,创设教学情境,是突出、体现教学思想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是培养数学思想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数学写作是学生对数学学习过程的再思考,是对其已形成的数学知识、方法、思想的再认识.数学写作使得学生通过思考,将数学概念、定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不仅能让学生重新梳理、总结数学知识,加强对所学内容的认识,更能给学生提供自我质疑、自我反思的平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义务教育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数学作为义务 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的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数学思维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 成绩的好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自身班级学生情况有 意识地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