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就如何在二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升学生民族文化素养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希望能给音乐教学以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状况将影响到中学生的音乐审美理想、音乐审美需求与音乐审美能力。对中学生的音乐能力进行调查研究,可以了解新课程下中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现状,为有效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的音乐能力提供建议。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访谈、能力测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山西省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232名中学生为样本,以曹理先生的“中小学生音乐能力测试卷”为研究工具,对中学生的音乐能力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中学生的总体音乐能力较低且调式感、旋律感等多项具体能力的发展状况不能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音乐分析方法的简要介绍,从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层面详实揭示了非文本化(音响)分析方法与音乐欣赏的音响整体感知能力、音乐的记忆能力、音乐的理解能力和音乐的创作能力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欧阳海波 《考试周刊》2009,(32):235-235
学习音乐,不仅仅是学唱几首歌、懂得一点乐理知识、掌握一些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音乐能启迪智慧,陶冶高尚情操和优良品格,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音乐教育的目的和作用,是通过教师亲切、自然的教态,流畅、动听的语言渗透到学生的脑海与心灵之中,让学生懂得,学习音乐不是为学习而学习.而是通过学习音乐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培养爱国情感,激发振兴民族的自强心。感受与鉴赏作为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它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让学生在流动的音响中靠听觉来感受音乐形象.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和创造音乐之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作了很好的铺垫。我在教学中,充分把握音乐学科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音乐是一种声音艺术,人们是通过对音高、音调、节奏等手段造成的特定音响所引起的联想来达到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的,而音乐能力也正是在这种动态的体验活动中逐渐得到培养和提升的。学会“聆听”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是提高音乐能力的重要途径。因而,对幼儿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应该是音乐活动设计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正音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精神追求也越来越高,音乐就成了人们精神追求的一部分。这就使得人们意识到要从小就培养孩子的音乐能力,幼儿园作为孩子认识世界的开端,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音乐对于充分挖掘幼儿的各方面潜力都有着重要作用,例如幼儿的理解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另外在对与提高孩子的音乐审美能力也有  相似文献   

7.
民族器乐合奏课是普通高等院校民乐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之一。其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修养,民族音乐表现力和民族管弦乐合奏能力。而对比训练正是培养提高学生民族音乐素质的有效途径。抑扬对比,提高学生音乐情感表达能力;顿挫对比,增强学生音乐节奏控制能力;刚柔对比,促进学生音乐力度把握能力;明暗对比,培养学生音乐色彩表现能力;徐疾对比,加强学生音乐速度掌握能力。  相似文献   

8.
探索音乐心理培养音乐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教会学生怎样学。以心理学为依据,“注意”音乐听觉的训练,是培养音乐能力的基础:“统觉”的积累,使音乐知识的学习变得轻松、容易,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音乐能力;评价,则是提升音乐能力的有效渠道。本透过以上三个角度,探索运用心理学培养学生音乐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关于音乐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多层次的,先天的音乐才能是个体固有的,而音乐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注重的是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即通过多种音乐训练,如音高感、音强感、节奏感等基本功能的训练,控制力、表达力、音乐想象力等基本功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  相似文献   

10.
音乐要素是构成音乐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科关键能力的重要媒介。感受音乐从深入感知音乐要素入手,在教学中抓住小学生天性好玩的年龄特征,设计灵活多变的音乐活动来培养听辨能力、记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获得学科关键能力,实现音乐教育的审美与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1.
蒙古族的民间音乐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包括: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器乐、民族曲艺等多个方面。这些多样的蒙古族民间音乐对于幼儿的教育却少之又少。从目前幼儿教育的现状来看,对于幼儿所开展的民族音乐教育活动形式较为单一,适合幼儿教育的素材收集、整理也比较少,对于幼儿民族音乐能力方面的培养也很有限。因此,我们要精心筛选一些优秀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民族民间音乐内容,渗透于幼儿的音乐活动中,让孩子从小体会到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民族器乐合奏课是普通高等院校民乐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之一。其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修养,民族音乐表现力和民族管弦乐合奏能力。而对比训练正是培养提高学生民族音乐素质的有效途径。抑扬对比,提高学生音乐情感表达能力;顿挫对比,增强学生音乐节奏控制能力;刚柔对比,促进学生音乐力度把握能力;明暗对比,培养学生音乐色彩表现能力;徐疾对比,加强学生音乐速度掌握能力。  相似文献   

13.
音乐欣赏教学作为音乐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能力和音乐记忆能力,又能够丰富学生的音乐想像力,还能增加学生对情感的体验能力及音乐知觉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开阔音乐视野。丰富情感世界。那么,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就此,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粗略的见解与做法。  相似文献   

14.
幼儿时期是人类各项能力启蒙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对于幼儿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幼儿音乐教学在对幼儿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上仍有所缺失。主要对幼儿教育中幼儿音乐感知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如何通过音乐游戏提升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9,(88):167-168
小学生的音乐欣赏与感受能力一直是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重点,旨在帮助小学生塑造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以及审美情趣。将音乐作为情感传递的载体,通过鉴赏音乐曲目,感受音乐的魅力,以达到与创作者情感方面的共鸣。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欣赏以及感受能力,教师教学期间应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鉴赏习惯,拓展音乐知识教学范围,以音乐的节奏感,全方位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与感受能力,使得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在音乐教学及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在大面积提高国民素质、全面推进新课改的氛围中,若想让音乐课堂"活"起来,教师应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17.
音乐教育除了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外,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感知美、理解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音乐教学过程要着重从音乐的感受能力(认识美),审美能力(评价美),表现能力(创造美)几个环节来尝试训练。  相似文献   

18.
视唱练耳是音乐的基础学科,它涉及到广泛的音乐领域,综合了所有的音乐要素。幼儿园音乐活动需要教师具备综合的音乐能力,学前教育专业视唱练耳课程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通过旋律感、节奏感、和声感的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  相似文献   

19.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的源泉。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节奏感是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是一种积极体验音乐、从而正确感知音乐运动进程的情绪表现力的能力。音乐节奏感不仅具有运动性,而且也具有情绪性,作为其基础的是音乐表现力的知觉,脱离音乐,节奏感则既不能觉醒,也不能发展。幼儿园的孩子特别喜欢敲打物品,发出声音,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音乐节奏感。能表演歌曲,简单地敲打,摆弄乐器,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但他们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还很弱,怎样培养孩子的音乐节奏感呢?  相似文献   

20.
康丽 《成才之路》2009,(17):23-24
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唱歌、跳舞、乐器都离不开节奏感,所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进行音乐节奏感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