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基于2011—2018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数据,结合“VHSD-EM”综合动态评价模型对七个高端装备制造业子行业进行技术创新能力的测度分析。结果表明:①时间演变维度上,各子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变化幅度存在差异,但分化程度呈现一定程度的缩小趋势。②行业分布维度上,各子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分化明显,且在分布上具有集聚效应。③影响因素分析中,运用混合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技术进步和产业特征对技术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本文基于以上分析结果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聚焦于产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创新范式选择与创新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在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以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例从行业与国家二维视角进行实证研究,以揭示产业技术创新范式选择规律,进而基于效率视角提出产业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策略。研究发现:不同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自主技术创新效率与技术引进效率间的关系存在较大异质性;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引进效率全球领先,自主技术创新效率则处于全球中上游水平;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细分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存在较大离散性,适度控制其技术创新资源的投入规模并调整其投入结构,可有效提升其技术创新效率;在技术创新资源约束条件下,以效率为导向的技术创新范式选择应是先从技术引进开始,在实现技术创新规模效应、不断提升技术创新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再进行自主技术创新,进而实现综合技术创新;产业应遵循特定比例关系进行技术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提高技术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3.
运用DEA模型测算并分析了山西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差异及存在的原因。研究表明:山西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总体水平不高,行业差异较为明显;金属制品业技术创新效率要高于其他行业;能源的可获得性和政府创新经费的投入对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有较大的推动作用。最后,提出了提高山西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融资约束是制约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文章充分发挥Surper-SBM精准测量融资效率值并排序的优势,利用2010-2016年45家上市公司的2205个观测值,计算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的不同融资效率值,并根据目标效率值大小对企业进行分区。同时,为了探究影响融资效率变化的关键因素,利用Malquist指数模型研究综合效率指数轨迹、技术效率轨迹和技术进步效率轨迹的动态变动。研究表明:我国高端装备业整体的融资效率均值大于0.85,但91.11%的上市公司处于非效率状态;Malquist平均指数总体保持在1.0左右的水平,但是融资效率呈现波动性特征;技术效率指数受规模效率影响大而纯技术效率作用不明显;88.89%的企业注重持续的技术创新,但是技术进步因素还未成为提升融资效率的主要动力源。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转型升级中的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演化及其影响因素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DEA及Malmquist指数方法,对珠三角9市2001-2017年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与分析,结果发现:(1)珠三角制造业技术创新综合效率呈周期性上升趋势,但城市间分类指标差异较大。广州、深圳等区域创新中心技术辐射地理约束效应明显,价值链、产业链作用有限。(2)技术进步是珠三角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推动因素,两者均呈周期性波动,波幅趋向平稳;规模效率、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趋势较为一致,珠三角制造业技术创新整体上仍处于规模扩展阶段。(3)珠三角制造业技术创新投入与创新效率并不同步,存在规模不经济现象。企业内部研发支出有助于技术创新效率提升,财政资金对企业内部研发支出具有挤出效应。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不足、高校及科研院科研人员产出效率偏低,是制约珠三角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两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装备制造业对陕西省工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引进资源环境约束指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陕西装备制造业7个行业2001-2010年来的工业技术效率值进行测算,发现近年来发展比较迅猛的专用设备制造业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性较差.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3—201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利用DEA模型对湖南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量,对体现创新投入与产出之间比例关系的规模收益情况进行分析,并利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分解,进一步地,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湖南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制造转型,本文集成运用DEA-BCC模型与Malmquist指数对2013—2019年中国制造业不同污染等级下29个子行业的静态和动态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研究与分析。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整体偏低,但处于不断增强的趋势,效率偏低的主因是企业规模配置不当;中国制造业在2013—2019年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整体上提升了7.7%,驱动因素主要是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中国制造业子行业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增长率随着污染程度的下降逐渐提升,重度污染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并没有充分做到技术研发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9.
利于创新的外部环境可以促进创新要素优化组合从而提高产业绩效。文章基于外部环境的角度,从产业以外的五个关键因素:政府政策、金融系统的支持、科技活动人员投入、科技经费支出、外资投入强度入手,建立产业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两阶段DEA分析法,构建了影响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绩效的评价模型,根据2009—2010年我国装备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分析装备制造业的创新成果产出以及经济转化效率值,并对效率值进行评价,以此制定提高创新效率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山西作为全国的能源基地与资源大省,装备制造业的振兴是"十二五"规划中的重要支柱产业。运用典型相关分析(CCA)与数据包络分析(DEA)相结合的方法,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得到山西在2004—2010年装备制造业七个子行业技术创新效率相对大小,并采用横向与纵向比较法给出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1.
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绩效评价研究非常具有现实意义。选取我国28个省级行政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SFA方法进行创新绩效评价。实证研究发现黑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绩效较低。为了更好地研究影响创新绩效的原因,引入政府科技财政拨款、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进出口强度作为外生因素,研究其对黑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RD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程度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运用随机前沿模型,以新疆2000—2014年7个装备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研究新疆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0—2014年新疆装备制造业及其细分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起点不高,但总体稳步上升,各细分行业之间差距不大,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产业规模、产业开放度、资本-劳动比率、技术装备水平对新疆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有正向影响,其中,产业规模、技术装备水平、资本-劳动比率的影响较大,而产业开放度的影响较小,这与新疆本地产品贸易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是目前学术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关于二者耦合机制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高端装备制造业复杂耦合机制的研究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为研究对象,构建高端装备制造业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耦合系统,确定高端装备制造业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耦合度测度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耦合度测度模型,最后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耦合度测度模型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周柯  武墨涵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2):131-138
文章基于科技创新活动异质性的视角,运用DEA-BCC模型分析了我国2010—2017 年的各地区科技服务业不同创新活动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科技服务业两类创新活动对制造业效率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技术成果转化活动更能促进制造业效率的提升;科技服务业科学研究活动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制造业经济效益提高,技术成果转化活动则体现在促进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此外,科技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省际差异。  相似文献   

15.
低碳经济下北京现代制造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低碳经济视角采用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北京现代制造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北京现代制造业近年来稳定发展,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研经费和科技人才投入是北京现代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能源投入和二氧化氮排放量对于北京现代制造业创新能力有明显的负面影响。为此,提高北京现代制造业创新能力需要加大科研经费和科技人才投入;注重低碳发展,大力发展节能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优化北京现代制造业产业结构,利用信息技术改造现代制造业。  相似文献   

16.
运用随机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法,选取2011年—2016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高端制造业科技创新进行了分阶段分行业的效率测度,结果表明不同行业科技创新效率差别较大,行业差异具有异质性。在效率测度基础上利用Tobit模型对各阶段科技创新效率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后,提出了提升我国高端制造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我国医药制造业产学研合作现状,构建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分析2010-2017年我国28个省份医药制造业产学研合作创新活动数据,对我国医药制造业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数量越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越容易导致医药制造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的资金、人才和项目投入资源出现浪费,而市场化程度与政府支持力度越高越能促进资金、人才等创新资源合理利用;(2)剔除环境因素影响后,北京、江苏、浙江与湖南4个地区医药制造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综合效率达到最优,云南、福建等8个地区的医药制造业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需要大力改善.最后,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医药制造业产学研合作创新发展,提出政府完善产学研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正确选择产学研合作模式、高校深化对产学研合作必要性的认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视角,运用2012-2015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在考虑创新时滞的情况下根据创新生成和创新转化的两阶段特点构建关联型两阶段DEA模型,测算了两阶段中国制造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创新效率。结果显示:(1)制造业混合所有制企业两阶段创新效率整体较高,创新成果生成阶段及技术转化阶段综合效率在0.6以上的企业占比分别为95.92%和100%;(2)在未达到DEA有效的企业中,其无效主要是由于纯技术创新效率不高造成的,而规模效率水平相对较高,可以支持企业创新效率的发展;(3)制造业混合所有制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创新转化阶段效率整体较好,而创新生成阶段效率偏低,这严重制约技术创新的发展;(4)两阶段都存在投入产出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其中创新生成阶段主要瓶颈在于产出不足;创新转化阶段主要瓶颈在于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本投入冗余,而资本投入则相对较合理。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综合运用聚类分析和超效率BCC模型分析我国2000—2014年27个一级行政区先进装备制造业行业整体发展效率。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发展效率主要依赖于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在2000—2006年期间一直处于递增趋势,2014年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效率达到15年来最高值;整体来说,东、中、西部地区发展效率呈现较明显的梯度特征,且都主要依赖于规模效率。通过实证分析,从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优化区域资源配置能力等方面提出我国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