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5,(73):34-35
"门罗主义"是美国政府的一项重大外交战略。在19世纪初期,美国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拉美殖民地革命不断,欧洲列强的武力干涉及当时美国自身实力不足和扩张野心的膨胀催生出了"门罗主义"。同时,正是这种自身实力与扩张野心膨胀的矛盾性使得这一时期美国的对外政策既具有孤立主义和扩张主义又具有进步性和扩张性的双重性质。  相似文献   

2.
论美国对外战略指导思想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诞生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是一个年自的近代民族国家,建国即成为资本主义大国,代表7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种模式;研究美国对外战略指导是想的演变,对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外文具有某种典经意义。纵观二百余年的美国发展史,美国对外战略的井导思想发生了几次较重大的转变:独立战争前后是多国外交指导思想的确立时期;欧洲拿破仑战争结束和维也纳会议之后,美国由避免自身卷入欧洲事务转而反对欧洲列强干涉美洲事务;美西战争则开始了同囵洲列强对西半球的争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则由同欧洲列强的争夺转变为遏制共产主义,建立…  相似文献   

3.
印度洋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实施印度洋海权战略为解决中印领土争端、南中国海和太平洋海权问题开辟了第二条战线,是维护中国海权的一个重要措施。中国的印度洋海权战略以海军建设为中心,以西藏、云南和新疆为战略支点,构建连接中国和印度洋的石油走廊、金融走廊、文化走廊。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进入到了海外扩张的时期,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并在国际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以适应同列强争夺海洋优势的战略需要,马汉的海权论应运而生,其中就强调建设和利用强大的海军舰队和战略要地来保护美国的安全和海上贸易,并且成为了这一时期的主导思想。而在海权理论的主导下,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抓住美国海军逐步壮大的机会,运用海权理论夺取了巴拿马运河。  相似文献   

5.
一战期间日本趁美英列强无暇东顾而趁火打劫,企图攫取在华优势地位。战时,日本在对华政治和经济上都采取了武力扩张战略,战后初期日本对华经济扩张亦延续了战时传统,但在美英压力下不得不着手调整。战后美英卷土重来,大大挤压了日本对华经济扩张的战略空间,日本只能进行大幅度的战略收缩。华盛顿会议后日本对华经济扩张战略明确转向,从武力扩张转为温和扩张,从显性渗透转为隐性渗透,在华盛顿体制的制约下推行协调中的扩张政策。  相似文献   

6.
门户开放政策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针对中国的特殊政策,也是美国在孤立主义外交方针指导下,协调列强在远东国际关系,谋求对外扩张,争取远东国际事务首席发言权的早期外交政策,这一政策在远东国际关系史上曾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美国金融外交力量及其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美国通过操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制订所谓的"游戏规则"等各种手段,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大肆扩张,其金融能量渗透到了全球各个角落.美国的金融扩张作为其对外战略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实质在于向全世界推销它的政治价值观,扩展垄断利益,从而建立起以美国为主导的霸权秩序.  相似文献   

8.
不干涉原则在美洲的确立,经历了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从反对武力索债到反对武装干涉乃至反对任何形式的干涉,是拉美国家与欧洲列强以及美国斗争的产物,这一原则的确立,为维护弱小民族国家的利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1823年12月美国总统门罗正式向国会递交了一份国情咨文,其中有关外交方面的核心思想是:①美国反对今后欧洲任何列强再把美洲大陆已获得独立的国家,作为殖民对象;②美国反对欧洲列强把它们的政治制度扩展到西半球任何地区;③美国不干涉欧洲国家,也不干涉它们既存的殖民地与属地;用一句话来概括即“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这些反对欧洲殖民势力干涉美洲大陆的政策在当时被称为门罗宣言,它标志着美国外交由早期孤立主义发展到排斥欧洲势力,将美洲划为自己保护区的新阶段。对于这个宣言的针对性,史学界意见不一,美国外交史学家珀金斯认为它出于…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论述美国官方第一个对外文化扩张机构"公共信息委员会"建立的背景、问世与解体的过程以及它的分支机构及其职能、对外文化扩张活动,并对公共信息委员会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开始实施海洋战略,向世界大国迈进。德国之所以建设海权,一是由于地缘环境的束缚,德国的出海口相对封闭、海陆周边强邻环伺、海外物资比较短缺;二是鉴于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威廉二世执政时期;三是基于德意志民族性格所带来的精神力量。尽管在追求海权的道路上,德国并不顺利,但却依然体现出其独有的特点:对海洋扩张与国家利益的关系认识深刻,重视海军在国家海权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推进以潜艇为核心的国家海上力量作战装备,军事战略的调整为国家对外政策服务等。德国海权建设的经验教训对中国海权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门罗主义"自1823年被美国政府提出,它是美国孤立主义对外政策传统在拉美的具体体现。美国提出"门罗主义"是想置美洲为"美洲为美国人的美洲",变拉美为其后院的扩张主义战略,力图实现从美国的"一国孤立"到美洲的"集体孤立"。美国在十九世纪不同阶段上的对拉美的外交实践是植根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等条件因素。美国与欧洲列强的争夺是导致拉美的独立与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新崛起的美国为了扩张在中国东北的势力与日俄展开了激烈的争夺。通过剖析20世纪初美国在中国东北的经济扩张计划及列强间的矛盾,总结美国扩张计划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明治初期,日本的军队还十分弱小。但日本为了建立自己在东亚的霸权,并跻身于列强,很快就出现了对外扩张的趋势。在此过程中,在琉球、台湾和朝鲜等问题上,与东亚传统大国——中国不断发生摩擦。最终,以1882年朝鲜"壬午兵变"为转折点,日本走上了对清备战的道路。此后的10余年间,日本的强军过程以海军扩张为重心,而陆军也向当时的强国德国学习。最终在1890年前,日军实现了由对内守备型向对外进攻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入境旅游在近代中国是伴随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武力扩张而产生的,此后其在中国近代社会经历了萌芽时期、发展时期和兴盛时期三个阶段,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内容。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在他近40年艰辛曲折的革命历程中,形成了一整套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海权观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海权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对与国家利益相适应的海洋权益的开发、维护及控制。而这个海洋权益是建立在海洋的巨大经济价值基础之上的,是通过具有一定威慑和反威慑力的海上军事力量来实现的。近代海权观诞生于1890年,由美国人马汉在其名著《海上力量及其对历史的影响》中提出。从本质意义上讲,马汉的海权观正是列强海上扩张政策的理论反映。近代中国,由于封建统治阶级腐朽没落,致使我“万里…  相似文献   

17.
美国在对外交往中,历来重视文化的作用,从早期扩张中传教士的海外传教活动,到二战后政府积极制定和推行的旨在确定美国战后世界领导地位的对外文化战略,都表现出力图借助其自身文化价值观念影响并控制世界的强烈欲望。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借助于强大的经济和军事优势对外输出民主,强行推销美国的人权观念成为其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日海权在太平洋上发生了激烈碰撞。随着美日海权角逐的激烈化,双方海军的军备竞赛也不断升级。在此过程中,美国海军形成了清晰的战略思路,即以日本为假想敌,加强海军整建、舰队演习及战略调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面临纳粹攻势,美国全球战略虽然调整为"先德后日",但对日本的备战却从未停止。然而就在战争前夕,美国的战略调整及形势预判出现了重大失误,这导致美国面对日本的最初攻势难以招架。尽管如此,半个世纪之久的战略筹谋及军备积累仍为美国最终夺取太平洋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第一帝国时期是英国海外殖民地的快速增长时期,帝国初期英国建立殖民地最初的动机是于商业的考虑,而非领土扩张,英国政府对于私人和冒险公司在海外殖民地的扩张活动并不直接干预,早期的殖民战争为数不多,而且这些战争大部分集中在欧洲。所以,英国的军队最初只是在国内和欧洲范围内活动,光荣革命后,随着英国海外派兵显著增加,逐渐演变成为维护英国殖民地和镇压当地势力的工具,殖民战争与商业战争相结合,扩大了英国殖民地的范围。  相似文献   

20.
新航路开辟和欧洲殖民者在美、亚、非洲的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破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世界逐步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扩张能力得以增强,东方从属于西方,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垄断资本家为了抢夺世界商品和资本市场,加紧对外扩张,建立跨国公司,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更加密切,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