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省区科技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科技竞争力是竞争力中最重要的构成因素。评价科技竞争力有很多方法,本文尝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0年中国大陆各省、市、自治区的科技竞争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全国各地区科技竞争力差距甚大,且在部分省市科技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没有表现出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科技投入产出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技投入与产出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指标进行综合,通过区域聚类分析对我国科技经费的配置效果进行评价,为科技体制改革、科技活动的结构调整、科技经费的优化配置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家科技部启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这是我国新时期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又一新举措.在分析湖北省国际科技合作以及基地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几个具体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是我国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在对外科技合作工作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本文以安徽省20家国家级和44家省级国合基地为例,分析国合基地的总体发展及管理情况,归纳国合基地运行的总体特点,并结合具体案例,总结国合基地在政策、建设思路、交流渠道、人才建设等方面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领域建设、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加强队伍建设、加强交流与共享、加快智库建设等政策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国合基地管理,推动安徽省国家级和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发展,提升安徽省对外科技合作平台水平,助力安徽省建设更具影响力的创新型省份。  相似文献   

5.
基于PEST模型即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科技环境4个维度系统地构建多层次的科技人力资源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21.0软件根据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各对比城市的综合得分和排名,从而对青岛市的科技人力资源生态环境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并结合青岛市的实际,提出优化青岛市科技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的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我国区域专利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选取有代表性的专利评价指标,构建区域专利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31 个省市区的专利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有效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建立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2016年我国31省区市统计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运用Matlab软件构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研究发现,一是我国各省区市科技创新能力两极化严重,共分为4个梯队,北京位居榜首,江苏、广东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次之,安徽等中部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和基础的省区市紧随其后,而青海、西藏等内陆不发达省区市则较为落后。二是科技创新能力较高省区市的共有特征表现在四方面,即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高、原始创新能力强、良好的创新资源和具有一定的辐射带动能力。最后针对模型评价结果,对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搜集翔实的数据,介绍并分析了目前北京市高校、科研院所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的现状和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市高校、科研院所提高国际科技合作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非线性"主成分法的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周勇  李廉水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4):27-30,34
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是在一定区域内,结合区域实际,运用和整合科技资源,创造科技、经济、社会等多重效益的能力,是区域科技资源配置强度、配置结构、配置绩效和配置环境的综合体现。作为区域科技能力建设的主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强弱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着区域整体竞争能力的强弱。本文基于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内涵和结构,构建了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非线性”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分析,最后给出了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企业信息化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洪江涛  陈蕊  陈俊芳 《情报杂志》2006,25(10):82-83,87
企业信息化评价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在建立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企业信息化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对上海市浦东新区的8家企业进行信息化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以科学引文索引为客观评价指标,对英国大学的基础科学研究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把近代英国国际科技合作分为静态自主研究阶段、动态均衡稳定发展阶段以及快速国际化阶段,说明跨越国界的科研合作是走科技创新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12.
高校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科研管理的角度分析了高校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性,鼓励和引导科研人员积极申报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更多地参与国际合作,文章介绍了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的类型,提出了若干促使科研人员能够更多更好的进行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措施,争取获批更多项目,参与国际竞争,促进学科成长.  相似文献   

13.
国际科技合作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如何正确处理工作过程中的问题十分关键。本文经过分析研究,就如何正确处理地方国际科技合作中的十种关系,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上海市政府对当前企业的调研情况及制定的相关扶持措施,提出为帮助企业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把握机遇、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必须转变重科研合作,轻企业合作的传统思维方式;转变重对方科技优势,轻对方产业优势的单一合作思维方式;转变重引进.轻“走出去”的习惯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哑铃型”国际科技合作模式的具体含义及主要特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通过分析加入科技合作联盟的行业领域与高科技企业的科技合作经验和模式,为广东省内企业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整合科技资源,建立高效的国际化科技创新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校科研国际交流与合作创新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红敏  陈怡 《科教文汇》2012,(26):28-29
高校科研中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目前合作模式比较传统、单一、低效,大多表现为互访、签订合作备忘录、定期不定期举行研讨会等模式,对于开展有实质性成果的合作并推动国家科技与产业的发展并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本文尝试借鉴几家世界一流的高校、科研机构甚至企业(瑞典乌普萨拉大学、芬兰VTT技术研究院以及法国依视路集团)的管理理念与国际合作模式,分析我国高校科研工作与管理中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的缺点与局限性,大胆尝试新途径、新模式,试图为走出高校科研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路提供想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研究型大学国际科技合作的模式及其在合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当前国际科技合作形势的基础上,着重介绍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科技合作活动中常见的几种合作模式。并以浙江大学国际科技合作采用的合作模式现状为例,阐述了建立合作模式的条件、特点,及对促进学校发展所起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18.
当前大多数“一带一路”国家的科技创新基础较薄弱,科技创新合作意愿和基础普遍不足,各国之间深层次的国际科技合作亟待加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合作的内容与机制也亟待进一步丰富与完善。本研究通过重点梳理分析美国、欧盟、德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经验,总结得出其具有四方面共同特征:搭建多层次科技交流平台,深化科技人文交流;科学布局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拓宽科技合作网络;建立健全海外孵化器,打造“一带一路”特色创新合作体系;推进联合技术攻关,提升科技援助水平。中国可从中汲取有益的做法,根据自身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阶段和现实需求,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创新模式。建议重点从科技人文交流、科技合作网络、特色创新合作体系、科技援助水平等维度探索构建人才、技术、空间等多种要素协同创新和联动发展的合作生态,通过增强国际科技话语权、有效互补协作和开展科技援助等方式推进“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创新与合作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