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我国技术市场的发展,以相关法规的制定实施为标志,大致经历了萌芽(1912-1980年)、形成(1981-1984年)、成长(1985年以来)三个阶段。 近十年来,我国技术市场的发展呈现出如下特征: 1、技术合同成交额大幅度增长。全国各地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技术交易活动十分频繁、活跃,技术合同成交额大幅度上升。  相似文献   

2.
一、2003年技术市场交易概况。2003年黑龙江省技术市场持续增长,全省共签订技术合同2918项,比上年增长14.52%,技术合同成交额12.12亿元,比上年增长0.92%。其中技术开发合同签订664项,合同成交额517亿元,比上年减少1.15%,占技术合同总成交额的42.66%。技术开发合同平均每份成交额为77.94万元;技术转让合同签订109项,合同成交额2.47亿元,比上年增长34.97%,占技术合同总成交额的20.38%。技术转让合同平均每份成交额为226.30万元;技术咨询合同签订772项,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近期发布的2018年度全国技术合同交易数据,2018年,我省共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5192份,同比增长18.20%;技术合同成交额1004.18亿元,同比增长139.27%,技术合同成交额位列全国第七位,较2017年提升两位。技术合同成交额是衡量科技成果转化实效的重要指标,反映了区域技术交易、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4.
正青岛市作为海洋城市,在海洋技术研发方面具有较强优势,而海洋技术交易也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016年,青岛市海洋技术成交额呈现"井喷"之势,技术合同成交额12.31亿元,同比增长184.95%,占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的11.83%,其中海洋高技术交易占据主导地位,共交易365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9.8亿元,占海洋技术合同成交额的79.6%。  相似文献   

5.
对广东省2000-2006年技术合同交易情况进行统计,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广东技术合同交易量逐年增长;技术合同交易以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合同为主;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合同交易金额占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6.
北京科研机构输出技术合同具有成交额先减后增,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合同所占比例较低,专利技术合同、重大技术合同、技术出口合同成交额都很少等特点。基于北京科研机构技术合同特点以及国家、北京市技术转移相关情况,对北京市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所具有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会、威胁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健全技术转移法律法规、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强技术转移支撑机构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培养技术转移专门人才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深入分析云南技术市场发展情况,2013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总量保持高位运行,技术开发合同仍是技术市场交易的主体,计划项目入市交易是主要支撑,电子信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农业领域技术交易引领发展,昆明市位居全省技术市场交易榜首,各类技术合同交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充分发挥了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技术市场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8.
据全国技术市场统计,2013年上半年全国技术合同交易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共签订技术合同97422项,成交金额2376.31亿元,增幅较上年同期放缓。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技术交易是技术转移的关键环节,除技术内容的匹配外技术交易受到多方因素影响,研究技术交易中供需匹配的影响机制有利于促成技术交易。[方法/过程]文章以湖北省技术交易所过往交易合同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TOE框架梳理技术、主体和环境三个层面的5个前因变量条件,应用QCA方法探究影响高成交率技术交易的条件组态和路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高成交率的技术交易驱动机制有两条,即距离—政策—感知可靠的主观型和距离—政策—组织邻近—技术可靠的客观型。在两条路径中距离和政策都是重要因素,而主观的可靠性和客观的技术条件在一定程度上能产生替代效果。  相似文献   

10.
我国科技技术市场交易特点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研究我国科技技术市场交易的情况,2001-2005年我国枝术项目成交项逐年增长,2006年有所下降,2007年又有上升;单个项目成交金额从2001年的34万增加到2007年的100万;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逐年增加,从2001年的0.71%增加到2007年的0.9%;企业是技术市场最大的输出方和吸纳方.技术项目交易排第一的是技术服务,其次是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为最少.技术交易合同金额排名前十名的省市,占交易金额总量的81%.区域间科技发展和成果转化很不均衡,应引起我国科技界予以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学专利转化率过低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健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5):97-103
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率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数据来源,将科技成果转化率限定为专利实施率,基于统计数据和论文文献,推算出中美两国大学的专利转化率数值分别为6%和50%,以"专利转化效率"指标衡量则差距进一步拉大。我国专利激励导向和转化机制问题是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有必要采取纠偏、改革、优化等措施,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提高专利利用效率,推动科技更好地服务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
基于供方视角的技术转移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供方参与主体的不同将技术转移模式进行分类,分析各种技术模式的特点以及适用范围,并分析了国内两种技术转移新模式,以指导企业更有效地开展技术转移。在此基础上,借鉴国际技术转移经验,指出新形势下技术转移模式的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德国向中国的技术转移——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案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重点人物访谈研究了德国大众向中国转移技术的背景、转移过程和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对该技术转移的结果、影响进行评价。研究表明:(1)中国的经济调整政策等因素对于技术转移具有重要影响;(2)德国大众向中国转移技术产生了“合资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滚雪球效应;(3)国家关锐政策和上海市政府的协调与组织措施以及有关政策有力地加速了引进技术的国产化进程;(4)以合作双方当初的战略目标来衡量,德国大众向中国的技术转移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4.
分析高校技术转移转化体系的发展现状,剖析高校开展技术转移转化工作面临的机制体制障碍。研究基于“三螺旋”理论高校技术转移转化体系建设的战略定位、发展思路及实现路径,构建高校技术转移转化体系协同创新模型,完善高校技术转移生态体系,打通高校技术转移生态链条。提出地方高校技术转移体系发展对策,为提升高校技术转移效率,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当前的新兴产业技术预测研究及实践中,存在的定量方法数据关联性研究不足和即时性不够,以及技术产业化可能性和前景评估环节缺失的问题,提出运用三螺旋理论解决这几个问题的思路。设计出一种基于三螺旋理论的新兴产业技术预测方法:通过解析科技论文、专利和科技舆情三种类型信息之间的关联性,及其在技术预测中的交互作用,运用三螺旋理论来构建技术预测“论文-专利-舆情”三螺旋模型,用于预测新兴产业的未来技术方向;结合新兴产业及技术特征分析,运用原始“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理论模型进行技术产业化可能性和前景评估,对所预测的新兴产业未来技术方向进行优选。同时,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6.
为客观判断我国技术转移相关政策实施效果及改进技术转移体系过程管理,构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评估体系,以此分析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进展、形成的典型经验及存在问题。在借鉴美国、欧盟、英国等国内外技术转移监测评价相关方法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技术转移体系特点,兼顾定量定性指标,研究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涵盖组织实施、基础架构、实施绩效、转移通道和支撑保障5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并给出具体评估方式方法。评估实践发现,所提出的指标体系适用于国家和区域技术转移体系实效评估。最后提出国家和地方要做好技术转移体系评估监测工作、积极开展各类评估试点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郑智  李加胜 《科技广场》2012,(7):188-191
知识转移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本质和关键因素,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的转移方式决定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不同模式。本文按照知识转移的方式,将其划分为显性知识主导下的技术转让与协作服务模式、显隐知识共同协作下的共建实体模式、隐性知识主导下的联盟一体化集成模式,并对每种模式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8.
以广东省科技报告为例,从科技报告存储和科技报告浏览两个角度,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的存储数据和浏览日志进行分析,研究科技报告的存储量、地域分布、项目来源、浏览量、呈交机构性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戴少杰  何隽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8):120-125
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技术转移,存在“被动转移”“不愿转移”“不能转移”等典型问题。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对重点实验室技术转移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归纳,深入分析了制约技术转移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破解制约因素的对策建议,包括为完善政策体系,优化技术转移生态系统;健全组织体系,建立技术转移基础架构;构建信息平台,促进技术转移供需对接;加强机制创新,拓宽技术转移扩散通道。  相似文献   

20.
We apply a cognitive lens to understanding technology trajectories across the life cycle by developing a co-evolutionary model of technological frames and technology. Applying that model to each stage of the technology life cycle, we identify conditions under which a cognitive lens might change the expected technological outcome predicted by purely economic or organizational models. We also show that interactions of producers, users and institutions shape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ctive frames around the meaning of new technologies. We thus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sources of variation in the era of ferment, conditions under which a dominant design may be achieved, the underlying architecture of the era of incremental change and the dynamics associated with discontinu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