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高校技术转移效率低下,如何正确评价各省区高校技术转移过程,探寻阻碍转移的关键因素成为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在界定高校技术转移概念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一套完整的高校技术转移的全过程评价体系,并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突变综合评价法,为科学高效地评价高校技术转移提供借鉴,最后验证突变评价结果,并提出改善高校技术转移现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校技术转移制度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技术转移使得高校和企业之间能够进行深入的专业科技信息交流,也使得高新科技成果得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本文对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技术转移法律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了与高校紧密联系的四类技术转移模式,探讨各种模式的优点、缺点和适用范围,探讨了当前法律体系的主要不足。本文研究为高校技术转移在模式选择上提供了参考,也为立法着眼点提供了更明确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高校技术转移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高校技术转移的意义和作用出发,阐述了技术转移机制运作模式及功能,对高校技术转移的途径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研苏州大学、常州大学等多所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总结其在服务地方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方面的积极探索和丰富经验。分析高校技术转移工作现状、技术转移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中的意义以及构建技术转移体系的必要性,探究高校技术转移体系及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5.
科技发展与创新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科技成果的顺利转移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前提。高校技术转移机构可以在学术科技领域和企业部门之间搭建桥梁,使科技成果的转移更为顺利,也使得科技成果的应用充分发挥。高校技术转移机构是实现服务社会这一高校四大职能之一的重要枢纽,也是确保高校的科技成果能够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的关键环节。本文对高校技术转移机构发展进行研究,以期对其完善与发展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校技术转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涛  魏洪雨 《科技创业月刊》2009,22(9):10-11,14
技术转移是构成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高校作为知识创新的主体,又是技术转移的重要基地,如何打通高校技术转移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瓶颈,加速实现科研成果的技术转移.已成为我国科技和经济政策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分析了湖北高校的科教资源优势,探讨了高校在技术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具有特色的湖北高校技术转移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采用源于人格心理学的凯利方格技术,对在高校一线工作并有技术转移经验的教师和相关管理部门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分析得出制约我国高校技术转移活动的10个重要影响因素,并提出我国高校技术转移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对深入理解高校技术转移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校近年来创新能力跃升、科研成果涌现,但是科技成果转化率整体偏低,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能力不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校技术转移与服务的评价机制不完善。本文重点研究了如何构建高校技术转移与服务评价体系,分析了评价体系的设立原则,提出了科技团队和科技人员从事技术转移与服务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并尝试对具体评价方法和程序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6年北京市、江苏省、陕西省三个重要区域的高校专利权转移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多元回归模型,探索不同区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网络结构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三个重要地区高校科技成果均在本地实现了较高的转化量,其中江苏省在本地的转化率超过了50%;三个重要地区高校均趋向于在经济活力高、创新水平较高的区域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影响各个区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存在着一些差异,不能一概而论。不同发展模式和经济水平的区域要依据自身发展特点,选取合适的参照对象,有针对性的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刺激本地高校专利的发明和转让。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我国31个省市为技术转移研究对象,采用DEA方法,首次对比分析以高校为主体的省市技术转移效率和以企业为主体的省市技术转移效率,并对我国省市高校、企业技术转移效率的有效性和非有效单元投影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整体技术转移效率低下,高校情况更不乐观;高校处于规模效率递增阶段,而企业处于规模效率递减阶段;高校和企业普遍存在着投入冗余情况。针对比较发现,因地制宜提出提高我国不同省市不同主体技术转移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分析高校技术转移转化体系的发展现状,剖析高校开展技术转移转化工作面临的机制体制障碍。研究基于“三螺旋”理论高校技术转移转化体系建设的战略定位、发展思路及实现路径,构建高校技术转移转化体系协同创新模型,完善高校技术转移生态体系,打通高校技术转移生态链条。提出地方高校技术转移体系发展对策,为提升高校技术转移效率,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度42所(其中,5所高校数据缺失)中国"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技术转移效率,并运用Malmquist指数对高校技术转移效率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双一流"建设高校技术转移总体水平呈缓慢上升趋势;东、中、西部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技术转移效率区域差异明显;"双一流"建设高校技术转移Malmquist综合指数呈正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逐步降低,且技术效率变化是造成Malmquist综合指数波动的主要原因.高校科研发展应与地方支柱产业紧密结合,优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加强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科技交流与合作,通过政策支持或基金引导,鼓励中、西部地区"双一流"高校设立国家高校技术转移中心.  相似文献   

13.
14.
高等学校是知识产品的最大生产基地之一,本文通过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现状,阐述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机制,在对我国高校技术转移必要性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技术转移工作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技术转移体系是促进科技成果持续产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流动、共享、应用并实现经济与社会价值的生态系统。从政策环境、创新平台、组织机构、技术对接等方面分析滨州市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现状,探讨滨州市技术转移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吕建秋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2):111-113
简要概述了广东温氏食品集团与华南农业大学的合作历程,总结了华南农业大学在广东温氏食品集团实现技术转移的几种主要模式与效应,包括技术入股、技术服务、技术转让、组建合资企业、产学研合作、联合攻关、共建研发平台等,旨在为其他高校实现技术转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结合公共治理理论,阐述技术转移治理的概念,并以比利时鲁汶大学联盟为例,对高校的技术转移内外部治理结构进行探讨。在总结其治理理念、治理结构、激励机制、协同互作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治理语境下的高校技术转移发展路径,为推进我国高校技术转移治理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首先以系统论观点解读了技术供给方,然后基于文献分析提出了包含人员、管理和平台因素的科研院所技术转移绩效影响因素结构,并假设它们对科研院所技术转移绩效具有显著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得183份有效问卷,使用因子分析和路径分析进行数据分析,得出了包含人员因素(人员激励措施、技转专职人员能力)、管理因素(利益分配、成果评估和专职岗位)和平台因素(信息沟通渠道、专项经费支持、政策执行环境和协同创新能力)的二阶影响因素结构;同时,路径分析显示,这些因素对于科研院所技术转移绩效均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知识转移理论为依据,结合虚拟企业的组织特点,通过归纳分析,在前人对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构建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提出影响虚拟企业知识转移活动的12个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影响我国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虚拟企业各方进行知识转移的根本出发点仍然以利益驱动,虚拟企业知识转移双方自身相关的因素如知识转移动机、知识转移的能力、成员企业的信任关系、知识转移机制对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影响程度较高,其次是被转移知识的特性因素对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影响,最后是文化差距、组织差距和市场竞争环境对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