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Web服务技术的兴起为网络使用提出了新的计算模型,构建基于面向服务体系结构(SOA)的应用是未来分布式计算的发展方向。在SOA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中,服务的自动发现是难点和关键。通过对服务发现技术的分析,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OWL-S的Web服务发现体系结构,对现有统一描述、发现和集成框架进行扩展,引入语义描述,以完成服务的自动发现。  相似文献   

2.
刘昆  牟冬梅  沈秀丽 《情报杂志》2007,26(12):114-116
分析了现有网络环境下知识服务的现状并指出其不足,然后对语义Web技术作了简要介绍,并论述了语义Web技术对知识服务的影响;讨论了语义Web技术在知识服务中的应用,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语义Web的知识服务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3.
数字图书馆中关联检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圣献 《情报杂志》2008,27(1):126-127
语义Web和本体的提出为图书情报检索的研究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持.在基于本体的数字图书信息检索模型中提出关联检索的问题,并通过贝叶斯网络给出解决方案,为数字图书馆中智能检索实验系统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基于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结合商务智能技术,整合语义Web、智能代理、智能决策支持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智能企业门户平台的构建,并给出基于SOA的智能企业门户的基础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5.
侯福丽 《情报科学》2007,25(6):903-908
基于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结合商务智能技术,整合语义Web、智能代理、智能决策支持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数字图书馆平台的构建,并给出基于SOA的数字图书馆平台的基础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6.
试论基于语义Web的智能代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瞿晓静 《情报杂志》2004,23(1):90-91
论述了语义Web的建立以及在语义Web环境下基于LDAP(轻型目录访问协议)的智能代理服务器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7.
基于语义网的网络智能导航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雪霞  田文强 《科技通报》2012,28(2):126-127,133
针对网络智能导航不能根据用户的真实需求,将用户快速、准确地引领到目的地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语义网的网络智能导航系统。通过建立网络信息语义模型和用户需求语义模型,在网络信息和用户之间构建导航语义网,将用户文字描述的具体需求准确理解并输入到导航语义网,在导航语义网中完整理解导航需求,准确实现用户对信息搜索的导航。  相似文献   

8.
为定量分析客户协同产品创新系统的稳定性,维持其高效、稳定的运行状态,提出一种基于无向加权图(Undirected Weighted Graph,UWG)的稳定性分析方法。从创新主体知识相似性和人际关系视角提出了创新主体协同关联强度的定量确定方法,构建了客户协同创新无向加权网络拓扑结构模型;基于拉普拉斯能量算子,建立了无向加权客户协同创新网络的节点重要度排序方法;基于不等概率抽样,提出了不完全信息节点失效模式下的客户协同产品创新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并建立了过程模型,为其稳定性分析提供了定量求解的依据。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信息技术的整合优势,设计和开发可以实现藏汉双语信息资源交融共享的Web模型,是西藏自治区和其他藏族自治地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基于语义网(Semantic Web)原理,提出了"藏汉双语交融式Web"的构想,设计了"藏汉双语交融式Web"的技术模型,并通过实例对模型的技术原理进行了初步验证。研究结论对于藏汉双语环境下的信息系统开发和网站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实施后对于汉民族团结与融合的战略格局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在分析了WSDL和OWL-S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语义的二维Web服务描述模型,分别从语法和语义两个层面来描述Web服务的属性.其次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语义Web的发布及发现系统架构.最后在J2EE+Protege3.2.1+OWL-S Editor的实验平台上验证了此系统架构.  相似文献   

11.
云制造平台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为企业提供网络化制造服务的重要载体.研究服务创新的机理与路径,是提高其服务能级和服务效率的基本前提.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云计算技术作为外生变量,以服务概念创新、服务流程创新、服务界面创新为内生变量,构建提升云制造平台服务创新绩效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对我国各省区市云制造平台的问卷调查,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云制造平台服务创新存在两条创新路径,分别是“云计算一服务概念创新—服务绩效提升”和“云计算—服务界面创新—服务绩效提升”.该成果为云制造平台的运营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从网络环境这一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来阐述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系统与网络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在这样的关系下系统主体是如何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实现资源在系统主体间的流动,进而提出在网络环境下的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3.
服务创新:研究现状、概念界定及特征描述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服务业在各国的GDP产出和就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制造业也越来越依赖服务要素实现价值增加并获取竞争优势。服务创新是推动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它与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在内容、特性和过程模式上存在较大差异。服务创新研究已经成为创新研究的新热点,但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都很缺乏。本文首先对服务创新研究难点和研究群进行介绍,随后对“服务创新”概念内涵进行分析,最后对服务创新的特性进行阐述通过以上论述,读者可以初步把握服务创新的研究框架,形成对服务创新概念和特性的清晰认识,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将是新型主流产业组织体系。把军民融合战略落实到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中,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首先研究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中军民产业融合联盟形成机理,进而研究其组织形式;并再通过研究其组织运行机制,设计其网络界壳。研究发现,军民产业融合联盟形成需要网络基础——“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和产业基础——基于“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的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平台。军民产业融合联盟则是在国家重大产业项目的推动下,形成于新型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平台之中。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中军民产业融合联盟应包含5个组成系统:军民技术联合开发系统、军民生产与服务合作系统、军民信息交互系统、军民基础设施共享系统、产业联盟统一规制系统。之后,结合联盟组织平时、战时运行机制,从技术安全、管理安全2个视角,设计军民产业融合联盟网络界壳。本文研究为军民产业融合联盟研究的发展首开道路。  相似文献   

15.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基础,采取切实举措促进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以及"互联网+"等战略逐步深化,以"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Intelligent Production and Service Network,IPSN)"为主要特征的产业创新体系日臻完善,中国装备制造业必将交融于全球一体化的产业网络体系之中并实现转型升级,否则或将面临优胜劣汰风险。在此背景下,研究认为新型产业创新平台是为一项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工具,其职能不仅包括管理和信息服务,更应涵盖个性化、模块集成和全程价值链供给战略。利用结构分析法以及功能/价值分析法得出,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条件下,平台基本构成包括决策体系、信息感知和传输体系、智能生产与服务组织体系、创新支撑体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平台将由"镶嵌"于产业组织体系向"交融"于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变革,存在形式具有多样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范式初探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魏江  沈璞 《科研管理》2006,27(1):70-74
经济和技术的日新月异引发了服务知识化时代的降临, 出现了新兴的服务产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并引起了创新理论研究者的关注。当我们回顾目前的创新理论时,发现它基本以传统制造业作为创新范式研究的基础,而缺乏对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创新范式的研究。如果单纯地把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创新范式移植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来,就会因忽视两者间的差异而导致研究结果出现偏差。本文分析了知识密集型服务创新活动的一些基本特征,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创新范式与制造业的创新范式作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概括提出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范式的若干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7.
科技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的协同发展是传统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从影响科技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因素入手,构建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将16个指标分为3个子系统,对2005—2015年我国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程度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在研究的时间区间内,我国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复合系统协同度总体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且协同程度较低。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促进我国科技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徐彤阳  滕琦 《情报杂志》2021,(4):163-169
[目的/意义]作为科研人员知识获取、交流与利用的重要场所,虚拟学术社区资源具有数量多、价值高等特征,探索智能问答服务在社区的理论、方法与应用,对推动学术资源高效检索与利用,促进知识服务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梳理虚拟学术社区研究现状与目前知识服务存在的不足,联合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W)、文本相似度等技术作为支撑,基于注意力机制的CNN的智能问答方式构建学术社区内资源的智能问答模型,增加注意力分支以抽取细粒度特征,提高检索速度,提升科研效率。[结果/结论]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实现学术资源的深度聚合,实现传统信息交互与智能化新技术的协同发展,提升了学术资源利用率,扩大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19.
黄昊  王国红  邢蕊 《科研管理》2020,41(3):205-216
制造类大企业与技术型小企业协同价值创造策略问题存在深入探究的价值。通过调研归纳出企业协同价值创造行为过程框架,建立企业协同价值创造初始过程的策略选择两阶段Stackelberg博弈模型,通过最优化问题的求解探讨博弈主体的策略优化问题。结果表明,大企业的技术创新意向投入存在阈值,且平均机会成本对该阈值有正向影响,大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本参数与技术服务合同违约金系数对创新意向投入有负向影响;大企业的技术创新意向投入、渠道概率、意向概率,以及违约金系数对小企业的技术服务营销管理投入有正向影响,平均机会成本对技术服务营销管理投入有负向影响。数值仿真分析验证了研究命题与模拟结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代信息服务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信息共享不足、信息流动不畅、协同机制缺乏等问题,从信息生态系统的视角考察其协同运营的机制与商业模式,以强化现代信息服务产业集群中的信息人、信息环境的整合、互动、共享和协同等机制为基础,构建一种基于信息生态系统观的现代信息服务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发展模式的基本框架。这种以信息流为中心,将资金流、物流、业务流、价值流等集成一体化的协同模式,有利于提高这一产业集群中信息与知识的共享、开发与利用效能,强化价值创造、实现和共享的意愿和能力。通过实例表明,此模式为现代信息服务业的一体化协同创新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资借鉴的参考模式与实现途径,从而促进现代信息服务产业集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