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建立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与区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全国31个省市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与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估,采用因子分析定权法对二者进行了测度,利用SPSS软件对区域创新能力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及其八大特征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得出: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与区域创新能力具有强相关性;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八大特征对其影响程度不同。对激发科技型人才的创新力与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科技型人才聚集下的知识转移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科技型人才聚集特征基础上,从科技型人才知识差异和知识特性两个纬度构建了科技型人才聚集下的知识类型;通过比较不同知识转移路径的优劣,研究了科技型人才聚集下不同知识类型在个体间及个体与团体间的不同转移路径,提出了强化科技型人才聚集下的知识转移路径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科技型人才聚集环境评判及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人才聚集效应的新角度入手,在给出人才聚集效应的相关概念、特征后,分析影响人才聚集环境的因素,进而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作了评判,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青岛市的科技型人才聚集环境进行评价。从有利于人才聚集效应产生的角度提出几点优化科技型人才聚集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科技型人才聚集中冲突动因的评判与人才聚集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人才聚集现象、人才聚集效应的概念与特征;研究了科技型人才聚集中冲突的动因,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了评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化解和削减科技型人才聚集主要冲突动因的措施,以促进人才聚集现象向人才聚集效应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基于PCA和TOPSIS的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支持能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支持能力评价问题是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课题.在建立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支持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首先采用PCA对我国若干个城市的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支持能力评价指标数据实现高维变量空间的降维处理,然后对降维处理后的数据使用TOPSIS方法,根据主成分要素确定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将被评价城市的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支持能力按主成分要素的理想解近似度进行排序评价.实证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可靠性.本研究为城市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支持能力评价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新的模型.  相似文献   

6.
科技环境与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有着密切的联系。良好的科技环境有利于促进科技型人才在一定区域聚集,形成人才集聚现象并产生一定的人才聚集效应。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方法研究了中西方科技环境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正负面影响。在借鉴西方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优化我国科技环境的相关措施,旨在以良好的科技环境促进我国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与提升,进一步推动我国科技进步,提高我国科技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7.
文化对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是巨大而又深远的.在论述了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概念、特征的基础上,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思想、政治伦理特征、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学术观、文化心理结构等方面,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提出了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策,以促进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与提升.  相似文献   

8.
芮雪琴  蒋媛卉  牛冲槐 《情报科学》2015,(3):141-145,151
基于对科技型人才聚集中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分析,充分考虑知识共享意愿、共享能力、共享环境、激励机制等因素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将科技型人才聚集中的知识共享行为划分为主动型与被动型两类。并建立知识共享的囚徒困境与师徒博弈模型,分析科技型人才在不同情况下的知识共享决策行为,进而得出研究结论,提出促进科技型人才聚集中知识共享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知识扩散是影响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产生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在分析科技型人才聚集和知识扩散的基础上,构建出影响科技型人才聚集中知识扩散的指标体系,并建立相应的知识扩散场模型,认为通过适当提高要素值可增强科技型人才聚集中的知识扩散效果,且发现该扩散效果存在着“类周期”式增长规律,为促进科技型人才聚集下知识的有效扩散与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刘兵  胡中韬  梁林 《科研管理》2019,40(8):224-233
在借鉴并改进经济适度人口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衡量人才聚集程度的指标——“空间人才密度”,构建了人才聚集与社会平均生产率及区域经济之间的适度关系理论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京津冀与长三角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空间人才密度”指标能够有效衡量人才在空间上的聚集程度,空间人才密度与人均GDP间呈倒U型关系,且随时间持续动态演化。总体上,我国人才聚集态势良好,经济发达地区已达到或接近经济适度值。但从京津冀现状来看,三省市均处于人才相对稀缺状态,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因是人才数量和人才使用效率偏低,而非区域内的人才配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也会随之相应改变。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维度出发,基于200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双固定效应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科技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否具有非线性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科技人才集聚在初期能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科技人才集聚度的进一步提高,人才拥挤效应增强,科技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减弱;科技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大于本地直接效应;工业化发展和人力资本水平对本地区以及邻近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政府干预的直接效应则并未表现出较为显著的关系,但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正。因此,需要加强地区间科技人才跨区域交流和合作,进一步降低地区间科技人才流动壁垒,充分发挥出科技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科技成果信息资源不仅可以反映科研发展的脉搏、揭示科技前沿的动态、还可以在转化过程 中实现创新并创造价值。但大部分科技成果信息还处于闭塞及未完全开发状态。BIBFRAME使书目数据能够融 入万维网并能实现与相关数据集的关联。将BIBFRAME应用于科技成果资源的开放及共享,有利于科技成果资源 价值的发挥。【方法/过程】基于内部特征及外部特征构建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层级关联关系,并从内容维度、结构维 度和使用维度三个角度对资源进行描述及揭示并构建关联模型。【结果/结论】通过BIBFRAME的映射及编码实现 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多维度聚合,有效解决了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的“资源孤岛”问题。【创新/局限】通过手工方式实现 了科技成果元数据与BIBFRAME2.0词汇的映射,并结合URIs及标签揭示资源的隐性知识及展示知识脉络。  相似文献   

13.
研究基于扎根理论,通过对25位中外杰出的艺术型科学家自传和回忆录的质性分析,发现科艺融合在科学创新中的显著优势体现在认知工具的互益、思维方式的互补及价值追求的互通三个维度,继而结合当前我国艺术和科学融合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实践中面临的困境,提出了重视科技后备人才感性素质的贯通式培育、倡导哲学上位的科艺融合教育观在高校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8年上海市各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人才数据,利用DEA-Tobit法研究企业科技人才空间集聚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人才呈现由中心城区向周边疏散的趋势,并在中心城区周边区大规模集聚。其中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有龙头科技企业或科技项目支撑的中心城区以及积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中心城区周边区,如宝山区等6个区实现DEA有效;其他10个区的综合效率值都小于1,浦东新区等6个区的实现弱DEA有效。(2)从对科技人才空间集聚效率影响因素来看,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国外技术依存度、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企业办科技机构中硕博人员比例有显著正向影响;人力资源配置、企业办科技机构数量有显著负向影响;政府支持力度、创新活力无显著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建立企业科技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实行引育并举且更重培养的引才引智机制、加强企业科技成果应用转化人才队伍专业化建设、加大“科创22条”核心承载区企业人才吸引力以及政府助力营造科技创新大环境等建议,以期推动上海市科技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将工业技术进步依据来源细分为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包含技术消化吸收),并将二者纳入STIRPAT模型中的空间面板模型,分别研究两者对地区碳强度的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结果发现: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均有利于减少全国的碳强度;相对于技术引进,自主创新更能减少区域碳强度;东部地区加强自主创新,中西部地区加强引进技术的吸收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技术进步的节能减排作用。  相似文献   

16.
科技人才科学管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强  张林祥 《软科学》2005,19(2):63-65
随着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不断增加,科技人才的重要性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科技人才已经成为国家和地区争夺的重要战略性资源。提出了科技人才管理的基本原则,并探索了科技人才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基于青年科技人才需求特征的激励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及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时代背景下,本文结合中科院实施"创新2020"的总体规划,通过对青年科技人才需求特征的分析,借鉴相关激励理论,着重探讨了个人发展空间、研究氛围、团队科研项目和经济收入这4个需求因素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激励作用,并对建立与完善青年科技人才的激励机制提出了探索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高层次科技人才胜任力冰山模型,从论文、专利、重点实验室、著名企业、著名奖项和高影响力学术荣誉6个维度构建高层次科技人才群体判别指标,并以基因组学领域为研究实例,识别基因组学领域的全球高层次科技人才群体。通过对该群体进行国别、机构、代表性学者分析发现,全球约60%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分布在美国,主要聚集在布洛德研究所、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大学等科研机构,并培养了Emmanuelle Charpentier、JenniferA. Doudna和Eileen Furlong等杰出学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