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省域碳排放强度的收敛性与动态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宗义  唐李伟  苏静 《资源科学》2015,37(1):142-151
鉴于传统收敛模型的局限性,基于PS收敛模型对中国30个省市1986-2010年碳排放强度的收敛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30个省市的碳排放强度整体上不存在收敛,但内部存在4个收敛类型(即类型A-类型D)和1个离散类型(即类型E),其中类型A、类型B和类型E的相对转移路径趋于上扬,其所包含省份的整体碳排放强度与全国总体平均水平的碳排放强度间的差距趋于扩大,资源利用效率趋于下降,是拉动我国碳排放强度增加的主要类型;类型C和类型D的相对转移路径在样本研究期内呈现出平稳的下降趋势,其所包含省份的整体碳排放强度与全国总体平均水平的碳排放强度间的差距趋于缩小,资源利用效率趋于提高,是降低我国碳排放强度的主要类型。进一步的核密度分析发现,整体上看,我国碳排放强度逐年趋于下降,且省域间的碳排放差异也呈现出缩小态势。  相似文献   

2.
以我国2020年哥本哈根会议上承诺碳减排目标为背景,基于STIRPAT模型预测32种减排方案下2020年碳排放强度值,结果显示,产业结构调整是未来能否实现目标的关键因素,在优化产业结构的政策下,一半以上的方案均能实现碳强度目标,并最终选择4个方案中的控制指标作为未来"十三五"减排方案参考依据,人口年均增长率0.4%-0.72%、城市化率可提升至60%、GDP增速仍可控制在6%—8%之间、可加大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至50%、单位GDP能耗降低了11.71%。在全国碳减排方案策略下,从人口、城市化率、GDP增速、单位GDP能耗以及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角度对我国30个省区的碳减排对策提出建议,为"十三五"期间我国减排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和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3.
从八大综合经济区的角度测算了我国31个省市农业碳排放和碳源贡献度,利用空间自相关性分析对农业碳排放的区域特征和空间集聚现象进行研究,同时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层面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东南沿海、长江中游、大西南地区稻田碳排放占比最大;北部沿海、黄河中游地区农用物资与农田利用碳排放占比最大;大西北地区除宁夏、新疆外,动物养殖碳排放占比最大。(2)各省农业碳排放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3)农用机械总动力对碳排放具有正向影响,农业对外开放度、人均农业GDP对大部分省份碳排放具有负向影响,回归系数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梯度分布。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熊国强  潘泉  张洪才 《软科学》2008,22(4):13-16
针对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变化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熵权的Markov链预测分析方法。首先用概率均分法对样本数据进行状态等级划分,其次对历史年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状态进行统计,建立不同步长的Markov链状态转移概率矩阵,然后用熵权Markov链分析模型对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进行预测。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刘广为  赵涛  米国芳 《资源科学》2012,34(4):677-687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研究动态进行系统论述,随后对碳排放强度的预测研究现状做出整体概述。将DDEPM与现有的碳排放预测方法进行比较,说明其优越性。应用DDEPM,用Matlab编程,基于1980年-2009年的碳排放数据和GDP数据,对2020年碳排放和GDP进行预测,通过计算得出降低中国碳排放强度的潜力巨大。基于中国能源以煤炭为主的现状,应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从煤炭能源消耗比重的角度,分析其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随后整合碳排放强度、煤炭消耗比重的预测数据和实际数据,将其整合数据进行向量自回归处理,其结果与碳排放强度与煤炭消耗比重实际数据的向量自回归进行比较,得出了两组模型结论的一致性,从变化规律的角度检验DDEPM预测的准确度;最后应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碳排放相度与煤炭消耗比重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李宾  周俊  田银华 《资源科学》2014,36(12):2483-2490
在观察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的关系时,考虑碳排放所具有的全球外部性将有助于提高分析的合理性。通过扩展RICE-2010这一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将中国经济细分为44个行业,并把国外作为一个独立主体,从而对全球外部性视角下的碳排放与产业结构变迁进行了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电力生产、交通运输、黑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是设计碳减排政策时需优先关注的四个行业;我国碳排放库兹涅兹曲线(CKC)的拐点大致出现在2060年左右,届时,产业结构的格局将呈现出服务业比重高于工业比重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7.
基于CGE模型的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目标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刘小敏  付加锋 《资源科学》2011,33(4):634-639
针对我国提出的2020年单位GDP的CO2排放强度下降目标,构建了能源SAM表和CGE模型,运用情景分析方法,利用CGE模型的宏观平衡与政策分析能力,估算2020年我国碳排放强度目标执行难易程度。模拟结果显示:①产业结构调整对节能贡献有限,主要节能量来源于产业能源强度下降,高能耗行业仍是今后调控的主要对象;②完成2020年碳排放强度目标有一定把握,但仍需要加强节能减排政策的延续性和出台新的保障措施。对此,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要通过技术进步,严格调控高耗能行业,提高其能源利用效率;二是要兼顾行业减排潜力差异,充分发挥产业结构升级所带来的减排贡献,从长期来看,最根本的要依赖技术进步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运用延伸的EKC模型检验碳排放总量与能源消耗强度、经济增长和碳排放强度的EKC效应,预测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实现碳排放强度目标及其碳排放量控制目标的可能性。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降低煤炭消耗强度可以有效地降低碳排放强度,减慢碳排放总量上涨速度。在节能减排约束性政策下,碳排放量与人均GDP的关系呈现显著的倒U型EKC效应,与能源消耗强度的关系呈现显著的U型EKC效应,与碳排放强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软科学》2021,35(2):54-59
从城乡分异的视角,分别考虑驱动居民食品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因素,采用拓展LMDI和Shapley值法测算驱动效应。以江苏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1)城乡居民食品消费间接碳排放是居民食品消费碳排放的主要来源。(2)对比分解结果得知其差异较小,主要源于Shapley值法存在结构效应测算缺陷;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效应是其直接碳排放增加的主导驱动力;城乡居民可支配总收入效应是其间接碳排放增加的主导驱动力;城乡直接(间接)碳排放强度效应是其碳排放增加的主导抑制力;"十二五"期间,乡村家庭人口规模效应成为其直接碳排放增加的抑制力。  相似文献   

10.
刘宏笪  张济建  张茜 《资源科学》2021,43(4):652-668
碳中和目标下,基于供应链调整各国间的碳排放关系,明确中国碳排放责任与形象,对于中国深化绿色发展、实现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球供应链视角,引入生产与贸易中的碳排放问题,并构建碳供应链测度分析模型。本文基于2008—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数据,首先,明确中国在碳供应链生产端的国内生产长度、国外生产长度,以及中国在碳供应链贸易端的碳出口、碳进口规模;其次,测算并总结中国、美国等19个世界主要国家碳净出口与国内碳排放情况,对比分析上述国家碳泄漏与碳减排情况,从而剖析并刻画中国碳排放责任与形象;最后,基于19个世界主要国家碳供应链生产、贸易端的情况,总结得出各国碳供应链国内、国外情况,进一步探究中国在全球供应链视角下的碳排放责任与形象调整方向。结果表明:①中国国内生产长度呈现二、三、一产业梯次化衰减特征,国外生产长度明显趋短,且能源、电气等关键产业陷入低端锁定困局;②中国年均碳出口、碳进口分别达880.375 MT、401.328 MT,碳规模位居世界前列;③中国贡献了41.21%的碳净出口份额,美英日法则形成686.511 MT的碳泄漏缺口,中国以全球最大的碳净出口国家身份,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承担积极的碳排放责任;中美俄国内碳排放达到1000 MT以上,但中国碳减排率达3.79%,显著高于美国2.07%、俄罗斯-1.05%,中国以较高的碳利用率呈现碳减排形象;④中国国内、国外碳供应链均处于“野猪型”状态,碳供应链质量有待提升;发达国家国内碳供应链多以“水牛型”状态出现,萎缩的经济降低了生产能力与碳排放量;国外碳供应链中,发达国家多呈现“乌龟型”特征,碳减排乏力且碳排放责任推诿。因此,中国须针对生产环节调整产业结构,摆脱产业依赖,继续秉持大国碳减排责任、呈现积极的碳排放形象。  相似文献   

11.
胡根华  吴恒煜 《软科学》2017,(2):136-140
采用EUA现货与期货价格、CER期货价格日数据,结合AR-GARCH与Markov机制转换模型,研究碳排放市场的波动聚集与结构转换特征.结果发现:(1)市场存在尖峰厚尾与波动聚集,且存在较大的尾部风险;(2)市场呈现明显的状态转换结构特征,其中EUA现货与期货市场的结构变化较大且在较长时期内处于下跌状态;(3)市场在上涨、盘整和下跌状态下的期望持续期均大约为5天.此外,从盘整状态和下跌状态到上涨状态的转换概率比较小,市场将会在较长时间内处于某一状态下.  相似文献   

12.
基于SDM运用Matlab和Geoda测度细化产业结构对我国30个省碳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碳强度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集聚性和路径依赖性.其中对碳强度的影响,交通业(0.899,最为显著)>工业(0.372)>建筑业(0.316)>第一产业(0.083)>商业(-0.246),整体上看,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降低碳强度;同时现今碳强度更易受交通业、工业和建筑业的正影响和商业的负影响.因此降低此三类产业占比,增加商业占比,并配合新型节能环保技术,有利于降低本地区和周围地区的碳强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省域碳强度集群的空间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宗宪  王凯莹 《资源科学》2014,36(7):1462-1468
论文使用空间统计分析中的全局Moran’s I、局域Moran’s I等指数对2001-2012年间我国碳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以及集群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全国省域碳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为正,东部地区内部省域的碳强度空间自相关现象非常明显,西部地区相对不明显,中部最弱。西部地区省份的碳强度多为高-高聚集,以甘肃、陕西、内蒙古3个地区为代表,东部地区多为低-低聚集,以浙江、福建、广东、江西4个地区为代表。论文还进一步结合资源禀赋、能源供需分布、产业结构和收入水平等对上述地区碳强度聚集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动态碳税+限额交易”机制下,基于碳资产质押融资,构建了工业共生链中上游制造商、下游制造商以及银行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研究了政府碳规制政策以及银行决策对上游制造商和下游制造商减排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碳税水平的上升会使上游制造商减排意愿增加,而使下游制造商的减排意愿下降;较高的碳交易价格有利于工业共生链的形成;银行贷款意愿的增加抑制了上游制造商减排意愿,但却促进了下游制造商的减排意愿;银行监管成本对银行贷款意愿起到负向作用,即银行贷款意愿随着监管成本的增加而下降。研究结论可为政府从共生链的视角制定协同减排碳规制政策提供理论层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0~2013年中国省份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半参数空间面板滞后模型( S-PSLM)结合工具变量法分析我国地方政府财政分权度对于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财政分权度对于碳排放增长率的影响呈现倒“U型”,该作用随财政分权度的增大而先增后减,由抑制到促进再到抑制;重工业发展会促进本地区碳排放的增加,而周边省份的重工业发展则会降低本地区的碳排放上升压力;自身对外贸易发展虽然对碳排放影响不显著,不过区域间的外贸合作却是降低碳排放增长的有效途径;R&D研发强度增加有助于减缓碳排放增长,而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不平衡阻碍了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区碳排放强度差异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佳  杨俊 《资源科学》2014,36(3):557-566
中国地区碳排放强度的较大差异,将增加CO2减排目标实现的难度。本文通过将化石能源细分为17种估算了1997-2010年中国各省的CO2排放强度,从省际、东中西部和八大经济区域3个视角,运用Shapley值分解方法实证研究了中国地区CO2排放强度差异的成因。分解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和能源结构可以解释70%左右的地区CO2排放强度差异。其中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是形成地区CO2排放强度差异的主要原因,省际、东中西部和八大经济区域视角的平均贡献率依次为30.78%、28.54%和26.23%;城市化水平和能源结构是地区CO2排放强度差异的第二大贡献因素,其平均贡献率依次为21.40%与20.93%、24.92%与21.07%、22.43%与21.08%。产业结构、对外开放水平对地区CO2排放强度差异也具有重要影响,二者平均贡献率之和接近30%。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能源价格等因素对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影响机制的基础上,设置了10个相关研究假设,并采用1988~2010年时序数据和层级回归方法对其进行检验,研究能源价格对交通运输碳排放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88~2010年我国能源价格的变化未对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产生显著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建议政府综合采用多种政策手段,从促进交通运输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角度入手,通过交通需求管理和行为引导达到建设低碳交通系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科学合理分配黄河流域各省区的碳排放权并评估其碳减排潜力事关流域各省区未来的发展空间。文章通过构建碳排放权省域分配模型测算了黄河流域2018—2030年各省区的碳排放权及其空间余额,采用最优效率法评估了2020年黄河流域各省区的碳减排潜力。研究表明:①黄河流域各省区碳排放权分配不均。2018—2030年流域的碳排放权总量为323.06亿t,配额大部分集中于中下游地区,上游地区的碳排放权配额较少。其中,山东配额最多,达100.30亿t;宁夏配额最少,为5.46亿t。②2018—2030年黄河流域碳排放空间不足,累积碳排放权赤字达113.50亿t。其中,山西、内蒙古、山东、甘肃、青海和宁夏的累积碳排放权空间余额均为负值,属于碳排放权赤字地区;四川、河南和陕西则均为正值,属于盈余地区。③黄河流域各省区的碳减排潜力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特征,碳减排潜力差距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碳排放强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由于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有着重大影响,近年来,关于土地利用的碳排放研究已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但目前尚没有关于全国各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碳排放强度的详细研究.本文利用全国的植被类型图、土壤类型图以及土地利用遥感影像,借助ArcGIS 9.3的空间分析功能,对中国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中南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等六大区域的各种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碳排放强度进行了研究,并以安徽省为例,介绍了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碳排放强度的应用.结果表明:①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碳排放强度在各区域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某些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甚至在一些区域表现为碳排放,而在另一些区域则表现为碳汇;②林地向其它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表现出强烈的碳排放作用,而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向林地的转变一般表现出最高的碳汇;③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向其它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基本表现为碳汇,而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向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转变则表现出明显的碳排放作用;④可考虑采用限制林地转出、提倡植树造林、提高建设用地节约利用、加强对未利用地的改造和防止水土流失等措施来控制土地利用碳排放.  相似文献   

20.
杨斐  任保平 《软科学》2011,25(11):89-93
通过对碳排放因素的分解,从能源结构、能源效率以及经济发展因素测度1978~2008年的各个因素对人均碳排放的贡献值和贡献率;通过EKC模型拟合经济增长质量与碳排放的关系,选取综合性的测度数据作为经济增长质量的代理变量,更为全面综合地反映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经济增长质量与碳排放之间存在"~型"的曲线特征,我国的经济增长质量和碳排放尚处于非平衡、难协同的发展阶段,属于波动较大的过渡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