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世纪初,美国对华外交从寻求基于相互合作和加强沟通的密切关系转向全面的遏制战略,这一战略转变在多方面与美国的自由国际主义外交相冲突,从而形成对华外交实践的悖论。这一悖论涉及自由国际主义学说的自由市场、安全合作、集体解决问题等诸多目标原则,反映了美国对华外交实践的矛盾性。美国自由国际主义对华外交战略是一个不断调适变化的过程,在不断演变的国际格局中寻求对华外交的最佳方案。美国的外交策略无论如何变化,都是为了维护美国主导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并保持美国在该秩序中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理论是冷战背景下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外交政策的核心理念之一.作为一种极富理想主义色彩的外交思想,现代化理论是美国冷战期间外交战略规划的关键环节之一.自由国际主义与现实主义在规划美国外交政策的过程中存在着本质差别,而现代化理论正是传承了美国外交中自威尔逊主义以降的自由国际主义的基本理念.现代化理论成为肯尼迪政府外交政策的重要思想有其必然性与可行性,其在美国外交实践中日益边缘化的命运充分说明美国外交政策作为一种看似正义的理论表达,完全服务于美国国家利益的实用本质.  相似文献   

3.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倡导并奉行了非意识形态化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在指导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中取得了成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中国提出,与印度缅甸共同倡导,并首次适用于处理中国和亚洲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50年代中期起至60年代中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成功地运用于发展中国同亚非拉各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指导中国与民族主义国家关系取得了成功。中苏分裂后,原来主要针对新兴民族国家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摒弃,而以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为指导的"革命外交"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国际市场的日益扩大和完善,要求我们必须利用国际主义风格来满足国际市场需要,因而各个国家的设计家们应从国际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特征入手,保持自己本国、本地区文化特点、设计特点,协调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5.
国家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均有自身独特的结构和层次,看似矛盾,但均涉及到国际关系中的国家利益和国际地位。无论是以国家民族主义,还是以国际主义为视角来分析冷战时期的苏联与东欧关系,都很容易失之于片面。在冷战时期的苏联与东欧关系中,国家民族主义恒常存在并且起作用,表现为苏联的大国主义、大党主义和东欧的民族主义、实用主义。同时,国际主义因素像空气一样,似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又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具有存在的合理性,也有可圈可点之处。两者并存竞争、复杂互动。只有把国家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综合分析,才能得出相对真实、可靠,从而比较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地缘政治学”起源于19世纪后期的西欧;19世纪末传入美国,至20世纪40年代起在美国的外交决策中逐步产生影响。在研究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期美国外交政策的过程中,马汉、麦金德、斯皮克曼等著名地缘政治学家的相关学术理论,恰似一条“暗藏的线索”,帮助我们以新颖的视角,对固有的史实进行审慎的分析;从而认识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罗斯福外交是将“威尔逊国际主义”与“地缘政治因素”揉和起来的结果。而“地缘政治学”在美国的传播与发展为其冲破传统上的善意孤立,打开了新的视野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7.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进入到了海外扩张的时期,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并在国际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以适应同列强争夺海洋优势的战略需要,马汉的海权论应运而生,其中就强调建设和利用强大的海军舰队和战略要地来保护美国的安全和海上贸易,并且成为了这一时期的主导思想。而在海权理论的主导下,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抓住美国海军逐步壮大的机会,运用海权理论夺取了巴拿马运河。  相似文献   

8.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倡导并奉行了非意识形态化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在指导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中取得了成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中国提出,与印度缅甸共同倡导,并首次适用于处理中国和亚洲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50年代中期起至60年代中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成功地运用于发展中国同亚非拉各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指导中国与民族主义国家关系取得了成功。中苏分裂后,原来主要针对新兴民族国家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摒弃,而以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为指导的“革命外交”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民族主义对现代民族国家、民族国家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民族国家的外交思想与实践需要从民族主义角度来解读。法国民族主义对其外交思想与实践的影响强烈而显著,形成了法国民族主义的历史传统,从而成为法国外交独特经历的历史依据与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他的三民主义,之所以“适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关键在于他的民族主义发展到带有国际主义倾向。我们认真探讨这个问题,对于研究孙中山思想是十分必要的。孙中山民族主义中的国际主义倾向是如何产生和形成的呢?笔者认为,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产生之际,即是他的国际主必倾向形成之时。列宁主义认为:只有当被压迫民族中的资产阶级革命家的民族主义中具有民族平等、反对帝国主义、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结盟三个原则时,他的民族主义才具有国际主必倾向。以国际主义倾向的三个原则为尺度,孙中山民族  相似文献   

11.
19—20世纪(欧洲)和平运动是国际主义的载体形式之一。在欧洲和平运动中,民族国家趋势和国际主义者目标间存在着模糊不清的联系,以至于普遍拥有欧洲中心主义思想的国际主义者对国际主义的含义及其实践出现了争议,并随时间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2.
美国前参议员富布赖特,是活跃于冷战时期的美国著名政治家,其外交思想主要包括国际主义和现实主义两个方面。从其倡导的富布赖特项目和他对冷战的看法两方面清晰可见其外交思想。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后期,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美国的工业化步伐提供了充足的动力,而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滥用,引起了美国人民对发展前景的广泛担忧.西奥多·罗斯福就任总统之后,将环境的保护治理工作摆在首位,展开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为美国在20世纪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民族主义以三次浪潮的形式与战争、恐怖主义等交织在一起,对20世纪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影响20世纪国际政治、国家分合、地区冲突、宗教信仰的重大因素之一。考察20世纪民族主义与战争、恐怖主义的互动关系,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民族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决策者进行外交决策时,不得不面临国际、国内双重压力,需要对国际、国内两个因素综合考量后做出慎重选择。在美国的中东石油外交中,在国际层面,是美国与中东产油国之间的博弈;在国内层面,是美国政府与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但国际层面阿拉伯民族主义对美国中东利益的威胁,以及国内层面石油寡头对政府外交决策的主导,使美国的中东石油外交面临着根本性困境,这种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美国主导下的世界石油体制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对国联的期待是上世纪30年代蒋廷黻的重要思想政治主张,也是其外交理念的反映。其具体表现是,对《国联调查团报告书》持认同的态度;视国联为帮助中国现代化与联合世界制日的工具。反映出民族主义视野下他对海斯式国际主义理念的诉求。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得到迅速的发展,但是工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凸现,随着技术手段的进步,大规模集约化利用自然资源成为可能,开发自然资源的无政府状况和浪费现象呈愈演愈烈,致使环境恶化,资源破坏严重.西奥多·罗斯福作为一个资源环境保护主义者,有着系统的环保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实施一系列的环保政策,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罗斯福为美国的环境保护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正是他奠定了美国环境保护政策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期,美国的政治、经济已经与英法德俄等世界大国比肩,但囿于传统的国际秩序,美国的国际影响尚局限于美洲和西太平洋地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借助灵活的外交战略,运筹帷幄,“一战成名”,主导了战后世界格局的调整。美国第28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将其“国际理想”付诸实践,倡导国际和平,主张“民族自决”,影响了国际政治近百年的战略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试析以赛亚·伯林创作特色产生的根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赛亚·伯林是20世纪最杰出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之一.他认为有一个控制了19世纪欧洲思想的社会运动,它无所不在.它是当今世界现有各种思想运动中最强大的运动之一,这个运动就是民族主义.伯林这种观点产生的原因可以从他早期的创作中找到倾向.  相似文献   

20.
1.开渠引水:合理选材与导向设问在世界近现代历史上,民族主义曾经对历史进程产生过巨大的影响。17、18世纪,民族主义曾引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9世纪中后期,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并称为近代以来欧洲影响世界的三个重大的思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主义蜕变为欧美列强对外扩张、争夺霸权的精神动力,并与其他条件因素相联系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民族主义又深刻影响了被压迫民族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并极大地冲击和瓦解了世界殖民体系。当人类社会步入全球化时代,“民族主义”却呈现出“极端民族主义”“民族分离主义…‘泛民族主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