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产业各个领域中的关键共性技术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关键共性技术协同研发机制是产业持续发展和自主创新的强有力技术保障。建立健全关键共性技术协同研发机制应适应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这也是促进产业发展和实现技术创新的重要渠道。对我国关键共性技术协同研发机制进行系统阐述和现状分析,指出其对优势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要实现优势产业的良性发展,须健全人才培养与技术协同研发体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制造强国路线图。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共性技术研发在知识经济背景下需要新的理论指导实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新常态下促进我国制造业产业共性技术产学研用协同研发的有效组织模式,从宏观层面上分析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制造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模式的功能架构及其运行的知识管理流程,构建了理论框架模型,以期对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的共性技术研发及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结合共性技术研发过程,提出了共性技术可持续研发行为的概念框架,借鉴Stackelberg主从博弈思想,本文构建了共性技术供给及后续商业开发承担企业、市场收益实现承担企业和政府三方博弈模型,考虑企业在产业中不同的主导地位,研究政府不同补贴对共性技术可持续研发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应谨慎同时提供两类补贴;当共性技术研发努力成本较高时,政府应优先使用研发努力补贴;当市场收益实现承担企业占主导地位,研发努力成本较低时政府应优先选择使用单位成本补贴;无论是否处于主导地位,企业技术水平对政府补贴相关参数均有较大影响,政府制定补贴政策时须给予充分考虑。研究结论为政府补贴政策制定及共性技术研发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考虑政府补贴的情况下,基于Stackelberg博弈理论和Nash均衡理论,构建包含政府、企业、研发机构在内的四种博弈模型,对不同模型下的价格、产品创新度和利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企业主导市场的情况下,产品销售价格、创新度和利润都不占优势,创新效率最低;政府主导模型中非均等化补贴可以使价格、产品创新度和利润等指标均达到最优化。  相似文献   

5.
围绕上海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的现状,分析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三种关键研发供给主体的优劣势,探讨三者与政府之间开展产业共性技术研究的诉求及动机。从而进一步提出促进产业共性技术研发需求与供给的若干建议,以期为上海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共性技术的第一个层次是机器设备和其它“投入品”技术。创新经济学家罗森伯格在半个世纪以前就指出,生产机器设备的装备行业是一个经济的“创新中心”,它用物化在生产设备中的新技术装备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装备行业的主力是机械工业和信息技术工业,在信息技术工业有人认为最紧要的是软件。扩大了的装备工业还应该包括能源和材料工业。机器设备开发的一个特点是“用户特殊性”。就是说,机器设备的制造者一定要清楚它的用户的具体要求,在机器设备中很好地体现用户需求的技术经济参数,这样的装备行业才是能干的有效率的创新中心。计划经济重视资本品技术,但是计划的过程偏重上面的指令,生产者与用户的信息交流很弱,不利于针对用户需求改进技术。市场机制有利于机器设备的生产者和用户间的快速互动,但是对具有风险和一定程度公共物品性质的装备技术,又有激励不足的弱点。  相似文献   

7.
共性技术是能对一个产业或多个产业的技术进步产生深度影响的技术,它的研发推广是一个系统工程.为此,探讨共性技术研发推广中的机制建设,分别分析动力机制、选择机制、扩散机制和监督服务机制的构建,以期为推动我国共性技术的研发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共性技术是能对一个产业或多个产业的技术进步产生深度影响的技术,它的研发推广是一个系统工程。为此,探讨共性技术研发推广中的机制建设,分别分析动力机制、选择机制、扩散机制和监督服务机制的构建,以期为推动我国共性技术的研发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何理解共性技术,如何开展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这是目前比较受关注的话题。为此,我刊特组织了此次专题笔谈,与大家共同探讨我国共性技术研发中的问题与对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投入是创新活动进行的两个重要基本条件,研发投入对创新结果的影响并不只是这两个内部要素单独作用的结果,同时还考虑二者之间协同匹配效果。以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公司研发投入要素与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制造业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较低,增加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研发投入内部要素协同匹配与企业财务绩效正相关,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而对企业的非财务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从政府作用的动因、政府的角色定位和政府发挥作用的具体方式、途径等3个方面,对近年来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梳理和评述,并提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2.
协同创新已成为新常态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从沟通、协调、合作、协同四个步骤把握协同创新的内涵,明确其具备“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双轮驱动力、共同的认知体系和基本行为准则、共建的创新服务平台、产业资本、知识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有机融合发展、科学导向与产业导向相互促进等特征,是各区域深入实施协同创新发展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从网络环境这一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来阐述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系统与网络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在这样的关系下系统主体是如何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实现资源在系统主体间的流动,进而提出在网络环境下的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4.
在创新驱动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本文重点关注数字经济与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利用2011~2019年中国2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等探讨了数字经济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及传导机理。研究发现:数字经济通过禀赋效应、赋能效应、治理效应和社会效应对绿色技术创新产生直接影响,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还可以通过制造业要素密集转型升级和制造业污染密集转型升级间接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此外,数字经济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东部地区的促进效果显著大于中西部地区,且在数字经济和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先进的城市的促进作用远大于落后的城市。因此,本文的研究有利于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缩小区域间绿色技术创新差距,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装备制造业的特点,就同一技术平台模式下的整合创新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对技术整合与技术平台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然后分析了基于技术平台进行技术整合的适用条件及实施步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基于技术平台进行技术整合的几种具体模式,以期为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介绍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及分类、特点,详细阐述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构建先进制造系统,提出了当前制造信息系统信息集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从主要影响因素-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地区和评价产业4个方面,对涉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力和竞争力评价的研究及实践,分别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目前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既非常多样化又具有一些共同点。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共同特征,提出对其创新力和竞争力进行归并评价。针对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独有的特征,提出一种适合其特点的产业创新与竞争力评价方法,即从产品(装备)的视角,通过分析其产业产品的研发竞争状况,来综合评价其创新与竞争力。最后,以上海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为例进行实践和实证。  相似文献   

18.
We study the consensus control of discrete-time second-order multi-agents systems with time delays and multiplicative noises, where the consensus protocol is designed by both the local relative position measurements and each agent’s absolute velocity.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time delays and multiplicative noises, the classical methods for deterministic models with time delays cannot work. In this paper, we apply stochastic stability theorem of discrete-time stochastic delay equations to find some explicit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r both mean square and almost sure consensus. It is proven that for any given noise intensities and time delays, the second-order multi-agent consensus can be achieved by choosing appropriate control gains in the relative position measurement and absolute velocity, respectively.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given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protocols as well as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相似文献   

19.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但是我国现有的金融服务体系远远不能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本文从多角度阐述了金融如何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前制造业国际分工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美国、德国等工业强国纷纷制定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以重振制造业。与此同时,我国制造业正面临高端制造向发达国家回流以及中低端制造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的“双向挤压”。在此严峻的形势下,加快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全球竞争力已迫在眉睫。文章以我国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业和制造业为内生变量,选取2002--2015年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一阶差分VAR模型,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工具深入分析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融合促进作用。结果表明: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业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二者之间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互动发展,并且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业已经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