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法领域中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政府如何干预经济、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如果放在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关系的背景下来理解,更有助于把握其本质。通过对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关系的梳理,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要保障市民社会的健康发展,必须借助于国家的适当干预。国家在干预经济、干预市场时必须依法进行,在公权与私权之间达成适度的平衡,实现市民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全面概括从夏商周三代至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的宗法性与政教关系的历史演进。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在任何一个国家中都是具有头等意义的大问题。研究政教关系问题,首先又必须抓住该国家的政治文化特点。那么中国社会的历史特色是什么呢?宗法性是中国社会乃至中国政治异于世界其他国家的主要特色。虽然三代与秦汉以后中国政治有一些差别,但宗法性深刻地作用于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教关系。因此,本文也紧紧地围绕着宗法性这一历史的特点,按照宗法社会自身发展的阶段,阐述中国政教关系的性质。从宗法社会结构产生、发展、消亡的角度观察中国社会,我们将历史分成宗法宗族社会、宗法家族社会和公民社会几个阶段,在每个大的阶段中,又可以划分出若干个小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代表一个国家的治国能力,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实现社会治理体制创新首先要认真对待社会现状和社会问题,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政治、社会平衡、工业化、城乡建设、公民权利、自然环境、公共服务之间的关系,这是构建一个国家的必要条件。其次,社会治理体制创新能促进社会协同,满足社会发展中的必然需求。因此必须在国家发展的进程中不断进行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与时俱进的谋求发展。  相似文献   

4.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国家理论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实践中要正确把握的重要关系。但很长一个时期我们没能处理好这一关系,产生了一些不良后果。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建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应重点做好如下的工作:解决好国家在社会职能方面退和进的关系;进一步推进国家权力机构设置和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立健全基层自治组织、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建立“大而强社会”。  相似文献   

5.
本文全面概括从夏商周三代至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的宗法性与政教关系的历史演进。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在任何一个国家中都是具有头等意义的大问题。研究政教关系问题,首先又必须抓住该国家的政治文化特点。那么中国社会的历史特色是什么呢?宗法性是中国社会乃至中闺政治异于世界其他国家的主要特色。虽然三代与秦汉以后中国政治有一些差别,但宗法性深刻地作用于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教关系。因此,本文也紧紧地围绕着宗法性这一历史的特点,按照宗法社会自身发展的阶段,阐述中国政教关系的性质。从宗法社会结构产生、发展.消亡的角度观察中国社会,我们将历史分成宗法宗族社会.宗法家族社会和公民社会几个阶段,在每个大的阶段中、又可以划分出若干个小的阶段。  相似文献   

6.
本文全面概括从夏商周三代至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的宗法性与政教关系的历史演进.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在任何一个国家中都是具有头等意义的大问题.研究政教关系问题,首先又必须抓住该国家的政治文化特点.那么中国社会的历史特色是什么呢?宗法性是中国社会乃至中国政治异于世界其他国家的主要特色.虽然三代与秦汉以后中国政治有一些差别,但宗法性深刻地作用于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教关系.因此,本文也紧紧地围绕着宗法性这一历史的特点,按照宗法社会自身发展的阶段,阐述中国政教关系的性质.从宗法社会结构产生、发展、消亡的角度观察中国社会,我们将历史分成宗法宗族社会、宗法家族社会和公民社会几个阶段,在每个大的阶段中,又可以划分出若干个小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近代市民社会思想家关于“社会外于和高于国家”的理念,决定了西方18、19世纪城市社区救助运动中国家是一个“旁观者”的角色。国家干预主义使政府走向社区建设的前台。当代国家与社会相互弥补、和谐共存思想,使政府在尊重非政府组织主导地位的基础上,与其结成了良性的合作伙伴关系。我国社区发展最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问题是建构我国市民社会的重要问题。要实现市民社会的发展和完善,实现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协调,就必须承认市民社会与国家的相对独立性,特别是市民社会的相对独立性。而支持国家与市民社会在相对独立基础上协调的条件或中介是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9.
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代表一个国家的治国能力,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实现社会治理体制创新首先要认真对待社会现状和社会问题,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政治、社会平衡、工业化、城乡建设、公民权利、自然环境、公共服务之间的关系,这是构建一个国家的必要条件。其次,社会治理体制创新能促进社会协同,满足社会发展中的必然需求。因此必须在国家发展的进程中不断进行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与时俱进的谋求发展。  相似文献   

10.
略论转型时期中国国家和社会关系演进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是政治学一个古老而重要的课题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它成为中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转型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国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型塑的最终目标是 :增强社会的自主性 ,将国家权力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以使国家决策能够最大地促进社会利益 ,从而形成国家和社会二元双强互动关系模式。转型将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 :国家在转型过程中的主动性将为社会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将对中国市民社会发展起催生作用 ;中国知识分子阶层将是社会型塑国家的重要动力。这将使得中国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成熟过程与西方相比大为缩短  相似文献   

11.
国家与城市社会的关系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运用政治社会学中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探寻不同社会背景中国家与城市社会的关系,可以明显看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阶段两者关系的变化演进情况。  相似文献   

12.
当代我国社会中,政治伦理的基本问题,是关于国家、社会、个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就国家与社会的政治伦理关系而言,国家应该以社会为本位,国家是为社会而存在的,是为社会服务的,而不是相反;社会应该以个人为本位,社会是以个人为基础的,社会是为个人服务的,而不是相反。作为个体的人,对国家、对社会来说,都是最高贵的、最重要的,是它们存在的根据和前提。  相似文献   

13.
黑格尔法哲学试图从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角度分析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他将市民社会看作是从家庭到国家的一个中间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追求特殊利益的个人因为受到普遍性的约束而结合形成国家。文章通过解析黑格尔有关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的论述,分析个人与国家在这一关系中的矛盾与和解。同时,结合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分析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合理性与不足。  相似文献   

14.
论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道德教育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人类对人与自然、民族国家与民族国家、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自身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关系等方面均有不同认识。说清楚20世纪道德教育的基本状态,才能思考如何更新21世纪学校道德教育内容。根据人类对人和自然关系的分析,提出进行环境道德教育;根据人类对不同社会群体(主要是民族和国家)之间关系的现状的了解,提出进行全球意识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根据市场经济的特点,对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进行新的阐释,提出主张重新理解集体主义教育;针对人类物质和精神失衡的现状,提出进行生命关怀教育。重视人类精神生活和道德生活,是后工业社会道德教育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维度,是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和取得社会成就。社会问题和社会成就是同一社会事务的两极状况。一个国家,如果其多数社会事务的状况都表现为社会问题,这个国家的整体状况就差;如果其多数社会事务的状况都表现为社会成就,这个国家的整体状况就好。社会学没有"社会成就"的范畴,它关于社会问题的成因有多种理论解释,但没有一个经得起推敲,正确的解释应该是因为缺乏有效的社会制度。与之相反,社会成就的取得,就是因为具有高效的社会制度。既然如此,不论是想获得社会成就,还是想解决社会问题,都只能从社会制度入手。在某个社会事务上,若想取得社会成就,就要设法创造出新的比自己过去或其他国家更为有效的制度安排;若想解决社会问题,就要设法调整或改变原有的无效或低效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6.
民族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现阶段,在我国现实生活中,民族问题依然存在。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往往表现为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交织在一起。在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进程中,要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促进民族问题的解决。民族问题涉及民族发展和民族关系的协调问题。民族发展是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民族关系协调…  相似文献   

17.
保守主义是对西欧近代启蒙运动的反思。作为政治哲学,它必然要试图解释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保守主义用传统调和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对立;把社会看作一个巨大的有机复合体,认为其内部的联系是有机的与无限复杂的;国家与社会应有明确的分离,国家的主要作用在于维护公民社会的秩序。  相似文献   

18.
如何走向有序与活力兼具的社会,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历史怪圈",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管理面临的重大挑战。我国上、中、下三个层次围绕这一问题各有重点的探索,不仅是"中国经验"的实质内容,而且也构成"中国经验"的一个个亮点和成长轨迹,其中,中央的经验是核心、灵魂和指导。从理论上来说,"社会运行论"包括的所有机制都涉及到有序与活力兼具的问题。从整合机制和动力机制出发,要应对现阶段我国社会管理面临的挑战,就要正确把握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关系,要重视国家、市场和社会的有效整合与合作,要实现"组织构架的再造",处理好利益多元化格局的关系,要在解决好各种关系的基础上努力实现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9.
个人、社会与国家的关系问题,属于思想史上的一个学术元命题。作为新文化元典的《新青年》杂志曾是引领一个时代现代性方向的思想重镇。尽管其作者群体在个人、社会与国家关系的认识上不尽一致,但是他们在走向现代性这一点上却殊途同归。他们打造的思想谱系为日后现代性空间的开拓埋下了伏笔。在个人、社会与国家之不同的倚重与张力之间,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三者在《新青年》杂志上的交织、转换以及“合力”营造对20世纪整个现代性的演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回到历史现场,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聆听到“新青年派”知识群体的总体舆论攻势为20世纪中国现代性的生成与导向留下的空谷足音。  相似文献   

20.
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进入一个大转折时期。随着社会结构的持续转型,社会行动秩序呈现出双面性特征,社会心态与文化价值也发生深刻转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急需解决社会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梳理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思想脉络。在当代中国人类学研究中,力避"国家—社会"相互对立的思维方式已是明显的学术主调,而当代中国社会学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研究却极大地丰富、凝练和升华了"国家—社会"关系的"中国理念"。对于今天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当代中国的社会巨变不仅规模空前而且质性独特,使得"国家—社会"关系面对从未有过的实践背景,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配置问题也更为尖锐。因此,"中国理念"和"中国经验"是应对现实考量的郑重选择,而如何回应这些前所未遇的现实考量也不断激发了"中国经验"的实践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