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帅 《师道》2024,(3):51-52
<正>毕淑敏说,宜于月冷风清、竹木萧萧处,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一间盛放爱,一间盛放事业,一间安放自身。我想我的精神小屋,只一间便足够,用来安放生命中所有的美好与诗意。松柏的恣长作为教师,我的精神富足感很多时候都来自课堂,来自教育。我希望我的课堂是有生命的,课堂上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不被教条所束缚,不为标准答案所定义,作为这世间独一无二的个体,可以有自己的思考和声音,  相似文献   

2.
文章开头用著名作家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引出“我们心中的‘三间小屋'”:一日盛放苦难.二日盛放思想,三日盛放自己。而这三点都没有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义的范围.考生总是有意识地把它们与材料内容联系起来进行论述。你不得不承认,他的联系是有道理的,绝非胡拉乱扯,毫不着调。由于作文材料的立意是开放的,因而对材料进行思考的角度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这位考生在对材料意义的挖掘上.显示了较好的发现能力、选择能力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3.
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于是,宜选月冷风清竹木潇潇之处,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对父母的尊爱,对伴侣的情爱,对子女的疼爱,对朋友的关爱,对万物的慈爱,对生命的珍爱……对丑恶的仇恨,对污浊的厌烦,对虚伪的憎恶,对卑劣的蔑视……这些复杂对立的情感,林林总总,会将这间小屋挤得满满,间不容发。无论一生遭受多少困厄欺诈,请依然相信人类的光明大于暗影。哪怕是只多一个百分点呢,也是希望永恒在前。所以,在布置我们的精神空间时,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我们的事业,是我们…  相似文献   

4.
人自母体初长,乃混沌一整体,行走世上,被外物分割得七零八落。疾病分割肉体,亲朋分割时间,高楼大厦分割空间。作家毕淑敏在《精神的三间小屋》一文中说,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第二间,盛放我们的事业;第三间,安放我们的自身。这是高雅者,而低俗者却被金钱、权势、美色、俗务等分割着,成为金钱奴隶、权利蠹虫、邪恶怪兽、庸碌之蚁。而人的心灵时刻需要书页的剪裁,才能缝制精神礼服,熨平心灵皱褶,补上生命漏洞。先哲们一生用书页剪裁自己,为我们留下了语言的刀剑,藏之于馆阁,待之于书肆,这是后人最好的修身养性、怡情蕴灵之圣物。打开一本书…  相似文献   

5.
人自母体初长,乃混沌一整体,行走世上,被外物分割得七零八落。疾病分割肉体,亲朋分割时间,高楼大厦分割空间。作家毕淑敏在《精神的三间小屋》一文中说,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第二间,盛放我们的事业;第三间,安放我们的自身。这是高雅者,而低俗者却被金钱、权势、美色、俗务等分割着,成为金钱奴隶、权利蠹虫、邪恶怪兽、庸碌之蚁,而人的心灵时刻需要书页的剪裁,才能缝制精神礼服,熨平心灵皱褶,补上生命漏洞。先哲们一生用书页剪裁自己,为我们留下了语言的刀剑,藏之于馆阁,待之于书肆,这是后人最好的修身养性怡情蕴灵之圣物。打开一本书,语…  相似文献   

6.
我常常这样想。心灵活动的疆域,是否也有个基本达标的数值?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于是。宜选月冷风清竹木萧萧之处,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篇意蕴深邃、启人灵思的散文精品。作者以饱经沧桑的人生阅历、洞察世态的生活感悟,以娓娓谈心的形式,告诫我们:在这“非常世界”里,须选择一个“月冷风清竹林萧萧”的幽静之处.为自己修建“三间小屋”,作为“精神的栖息地”,从而完成我们人生的功课,这应是每个“智慧生灵”的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8.
刘德福 《教书育人》2006,(12):62-62
人自母体初长,乃混沌一整体,行走世上,被外物分割得七零八落。疾病分割肉体,亲朋分割时间,高楼大厦分割空间。作家毕淑敏在《精神的三间小屋》一文中说,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第二间,盛放我们的事业;第三间,安放我们的自身。这是高雅者,而低俗者却被金钱、权势、美色、俗务等分割着,成为金钱奴隶、权利蠹虫、邪恶怪兽、庸碌之蚁,而人的心灵时刻需要书页的剪裁,才能缝制精神礼服,熨平心灵皱褶,补上生命漏洞。  相似文献   

9.
人活在世上,就总会有物质小屋,供自己栖息;而人只要一息尚存,也就该有精神小屋,寄托自己的心灵。但精神飘忽不定,难以捉摸,不是所有人都有精神小屋,都有心灵寄托之所。因此,构建自己的精神小屋,就显得尤为迫切。如果让我来构筑一栋精神小屋,那我将用传统美德作材料,用崇高精神作装潢,进而,筑起自己的精神殿堂,存放自己的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10.
刘德福  龙健 《教书育人》2005,(12):56-56
人自母体初长,乃混沌一整体,行走世上,被外物分割得七零八落。疾病分割肉体,亲朋分割时间,高楼大厦分割空问。作家毕淑敏在《精神的二三间小屋》一文中说,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第二间,盛放我们的事业;第三间,安放我们的自身。这是高雅者,而低俗者却被金钱、权势、美色、俗务等分割着,成为金钱奴隶、权利蠹虫、邪恶怪兽、庸碌之蚁。而人的心灵时刻需要书页的剪裁,才能缝制精神礼服,熨平心灵皱褶,补上生命漏洞。  相似文献   

11.
一、探讨课文(一)请用心倾听前8个自然段的配乐朗诵,让这优美的声音牵引着我们进入文章的意境中,去触摸作者的情怀。问:山作为美丽的背景,小屋作为玲珑的点缀,满山的绿树又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这些树的美丽不逊于花,更不同于一般的树。树的美在于“活力,在于精神”;树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这些词和我们平时用来修饰树的词有什么不同?作者用这些词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吗?——作者把自己的志趣融入到笔下的绿树和小屋中,绿树和小屋就成了作者人格精神的写照。正如古诗中所说:“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这也正是…  相似文献   

12.
方寸田园     
琦君 《中学生百科》2012,(29):27-29
一位文友自美归来,与朋友们畅叙离情以后,就悄悄地回到她乡间自己经营的三间小屋中,读书译作,静静地度过农历新年。她可说真懂得众人皆忙我独闲的诀窍,追求归隐生活的恬静。难怪另一位文友欣羡地说:"真希望什么时候也有个田园可归。但又觉得自己仍不够那份淡泊,俗愿尚多,大概没有那种福分。"玲珑的三间小屋隐藏在碧树果林之  相似文献   

13.
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于是,宜选月冷风清竹林萧萧之处,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  相似文献   

14.
毕淑敏把精神放在了精心布置的三间小屋里,温馨,舒适,繁琐却并不杂乱,看来她可以好好地休憩一番了。我有我的三层小搂,它是我精神的滤器,是我心灵的电源。——题记 F1审视自己我抻抻衣角,深吸了几下,轻轻推开了门。在这里,只有乱七八糟的墙,画满了难以理解的图案。在这里,要把自己全方位地  相似文献   

15.
茶与酒     
茶是一种生活。在含阴笼雾的日子里,有一间干净的小屋,小屋里有扇稍大些的窗子,窗子里有不大聒噪的风景,便可以谈茶。茶要的不多:壁龛里按季节插的花只是一朵,不是一束;只是含苞未吐  相似文献   

16.
《考试》2008,(3)
【作文教学实录】师:今天我们上一堂作文课,讲什么内容呢?(顿一下)不告诉你们!生:(哈哈大笑)师: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写日记吗?生:写。师:那你们的日记本有名字吗?我有一个学生就给自己的日记本起了一个挺有意思的名字——《知心小屋》,她说:"这是属于我自己的一间静谧的小屋,在这里我可以用温情的文字,或是忧伤的文字,滋润自己的心灵,使自己拥有一份美丽的情愫。"我也常写随笔,因为我想用自己的文章来反思自己、激励自己,所以取名《与己同行》。  相似文献   

17.
我愿意     
藜藜:你知道吗?在听你诉说这些的时候,我的心里是多么惊喜!你有不少特征很像年少时的我。不知你发现没有,今天的我仍和你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我们都喜欢李商隐、李煜、泰戈尔、三毛、几米、村上春树这些特立独行、靠心灵活着的人,我们常常在他们的作品中寻找自己的影子,我们的生活因为有他们而不再寂寞,不再颓废;我们都是宁肯失去,也不力争的人……我们这两个如此相像的人成了师生,生活里自然就多了温暖的阳光。我做梦都不曾想过,不知不觉间,我会轻而易举地看到自己20多年前的影子。而且,直到现在,我的性情里还留有些许当年的印记,如果我不…  相似文献   

18.
文学存在的价值是什么?就是表明人类还有做梦的权利。因为有了这个梦,单调的生活将变得复杂,窄小的心灵将变得广阔。文学鼓励我们用别人的故事来补充自己的生活经历,也鼓励我们用别人的体验来扩展自己的精神边界——每一次阅读,我们仿佛都是在造访自己的另一种人生,甚至,阅读还可以使我们经历别人的人生,分享别人的伤感。  相似文献   

19.
我常常这样想,心灵活动的疆域,是否也有个基本达标的数值?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于是,宜选月冷风清竹木萧萧之处,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对父母的尊爱,对伴侣的情爱,对子女的疼爱,对朋友的关爱,对万物的慈爱,对生命的珍爱……对丑恶的仇恨,对污浊的厌烦,对虚伪的憎恶,对卑劣的蔑视……这些复杂对立的情感,林林总总,会将这间小屋挤得满满,间不容发。你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铺陈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一任岁月飘逝,在某一个金戈铁血之夜,它们会无师自通…  相似文献   

20.
与你为邻 一考生 城市里,有匆匆忙忙的脚步声,有一闪而过的脸庞,也有忧愁抑郁的目光。生活中的快节奏在机器的喧嚣中沉积.人的精神也在疾驰而过的汽车中变得空虚。但倘若能够在纷繁中建造一间自己的精神小屋,便能吟叹“心远地自偏”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