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掌握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的能力;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使用“体验学习”,以问题情境、引导和探究、及时反馈、关心学生等方式,去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生物奥秘的热情,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一种比较实用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就课堂教学中如何尝试“体验学习”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对研究性学习进行合适分类,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研究性学习的个性特征,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归纳,进一步深化对研究性学习的共性认识。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把握在不同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下的研究性学习的操作要求,从而进一步落实和推进研究性学习。笔者对133份研究性学习课堂实践素材(实录或教案)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教学目标和内容、活动方式、探究程度、自主程度四个维度,对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进行了多维的新分类尝试,并且用典型案例进行了示例说明。事实证明,这种新分类尝试可以从不同角度帮助教师进一步明确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分层要求、操作切点和监控方法,从而方便教师进一步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5.
6.
研究性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尝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相似文献   

7.
“疏”即疏通开导,或叫点拨。它是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指点迷津,拨开疑云,疏通障碍,使学生疑顿开、或顿解,在“山穷水复”之时,收到“柳暗花明”之功效。疏导的任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解除心理障碍。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对学生充分的尊重、殷切的期待,热切的激励,使师生间思维共振、情感共鸣,从而“亲其师、信其道”。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既能促进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良好品质的稳定形成,又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融化其心中悠悠千结。中学时期是人生最为重要的阶…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它能促使学生去攻读、去研究、去设想、去探索、去创新。兴趣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对人的智力和其他实践活动有着积极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体验式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一种模式,其特征是先行再论而后知,主要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参与实践获取知识。农村中学受硬件条件的限制,可以通过生活、实践、合作、角色等方式参与学习。  相似文献   

10.
非智力因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非智力因素包括智力以外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以及道德品质等。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则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 ,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 ,主要包括 :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我们在教学中研究的是狭义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能引起学生的学习活动 ,并维持和调节学习活动向着一定的目标进行。所以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 ,促进学生的学习 ,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化学研究的是物质的变化、性…  相似文献   

11.
12.
“问题情境”就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立“疑”设“障”从而创设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学习情境,新课程理念提倡探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以至发现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学生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13.
14.
15.
本文讨论了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17.
在提倡创新教育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今天,化学教师应该提高认识,勇于创新,潜心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优化教学资源,积极反馈评价,引导学生喜欢化学、探索化学,使化学学习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需求,对化学学习获得更深入的体验。  相似文献   

18.
19.
素质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引不起学生自主地、有趣味地学习,既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也无法满足高校招生考试需要。研究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的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并通  相似文献   

20.
华雪田 《广东教育》2002,(3):39-39,40
研究性学习强调师生在交互过程中共同建构课程内容,完成学习内容选择、组织和编排;课程重点不再是理解知识,而是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强调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围绕某一主题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包括因特网等现代手段)主动探索、发现、获取信息,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简约、引申、转换和评价等加工策略,并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学习从问题的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