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析高校与社区和谐共建的理论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与社区良性互动、和谐共建,对于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深入探讨高校与社区和谐共建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认为:普遍联系的观点是高校与社区和谐共建的哲学基础;和谐社会理论是高校与社区和谐共建的理论前提;资源共享理论是高校与社区和谐共建的可靠动因;终身教育理论是高校与社区和谐共建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2.
高校与社区和谐共建,对于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推动社区文化艺术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诸如社区居民的文化意识不强、经费场所保障不足、文化建设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这需要各方寻找更合理有效的合作模式,建立长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并且寻求更多的社会力量支持才能使文化社区良性持久的发展,真正服务老百姓,实现社区文化共建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小城市社区建设中普遍面临着资金来源少、开销大等问题,解决社区经费紧张的局面刻不容缓。应当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以与单位共建、有偿服务和争取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为补充的多渠道筹资机制,积极帮助社区减轻经济压力,确保社区建设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4.
共同的建设目标,是大学生党支部与社区党支部这二大基层组织工作联系的基础,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最佳模式,是推动工作创新的重要载体,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区,开展与社区党支部的共建活动,是当前提高学生党支部活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地方高校和社区教育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应充分发挥其资源共享效率,而实际上二者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现状并不理想,通过对其原因分析,提出共同设计、开发微课,作为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新模式,并着重阐述二者共同搭建微课平台的策略与方法,注重完善其评价反馈体系,加强其交流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社区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我们借鉴国际职业教育的经验,提出了院区共建实践教学模式。2002年3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与长沙市雨花区人民政府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签订了《社区共建协议书》,主要内容是“雨花区为我院学生提供专业实习基地、实习指导和科研支持;我院为雨花区社区建设提供技术指导、人力物力支持,协助雨花区创建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  相似文献   

7.
开放大学的建设与社区教育发展互相依托,彼此促进。社区教育是开放大学的办学内容之一,社区教育的发展也要依托开放大学。从电大转型而来的开放大学,自身具备融入社会、发展社区教育的独特优势。建设开放大学与社区教育的共同体,要着力于构建共同的组织架构,携手共建学习资源,搭建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借助项目开展各种形式的社区教育培训,以科研推动开放大学和社区教育的融合等。  相似文献   

8.
依托高校资源的学习型社区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且具有服务社会的功能,是建设学习型社区的重要力量。依托高校资源建设学习型社区要正确处理高校与社区的关系,在坚持互利原则上,通过加强政府引导、整合并开放教育资源、完善沟通和管理机制等措施实现资源共享,协调各方面工作,促进高校与社区的合作共建。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区是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有利环境条件。在对高职院校与社区共建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从高职院校和谐社区的共建定位、目标和途径等方面对高职院校和谐社区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太原终身学习网办学体制相对单一、资源来源渠道有待拓宽等问题,结合太原市终身教育发展的实际,引入了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理念,提出了太原终身学习网资源共建共享的几种实施途径:寻求开放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融合;加强与政府和行业的合作;社区大学加强与各个社区学院之间的教育联动;学习者参与资源的建设.为太原终身学习网资源的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并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终身学习网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社区教育课程作为社区教育的内核和“魂”,决定着社区教育的成效和品质,是促进社区成员素质提升和社区治理水平提升的根本和重要保障。我国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探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优势特色。如:多主体参与,形成了五大共建模式;立足“三关”,重视人文关怀;以实验项目为引领,打造特色精品;以文化为牵引,形成系列文化品位课程;搭建才艺展示平台,增强辐射效应。但是,我国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实践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系统化管理不到位、课程体系欠完善、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社会化参与格局尚未形成等问题。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建构策略:一是建立系统化管理机制,提高服务保障与运行水平;二是立足四大基点,实施系统开发;三是强化资源整合力度,丰富课程内容;四是多方发力,共享共治共建;五是线上线下,拓展实施方式。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高校与地方实施社区共建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对H学院公管专业在共建过程中所遭遇的困境进行分析,总结归纳了地方高校与社区进行共建合作的内容和保障机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体育是社会文化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社区文化包含了所有驻地单位的文化建设,融小区文化、机关文化、校园文化等为一体,是以本地或本区域民俗文化为特色的组合体。创新高校体育的建设和管理机制办法,探索与社区文化建设在文化内涵共融、硬件设施共享、人才队伍共建、体育活动共办等方面的协同发展途径,实现二者的互利共赢,对于落实全民建设计划纲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文化是社区的精神内涵所在,社区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在剖析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完善城市社区文化管理机制,建立文化资源共享、共建机制,加强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健全社区文化管理政策法规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高校与社区开展文化艺术共建工作具有重要社会意义。在实际工作中二者应一方面不断建立健全培养教育机制、长效合作机制以及共享互惠机制,另一方面分层次、有计划地实施具体共建工作。此外,还应完善校园与社区文化构建工作的评价机制,确保共建工作能够持久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6.
农转居社区是一种特殊的社区形式,其社区治理也有特殊性。本文以X社区为个案,探索农转居社区治理方式,坚持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为目标导向,在实践中总结农转居社区治理的“五个一”模式和坚持“三个相结合”(即坚持社会工作者主导性和社区居民主体性相结合,坚持专业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为社区治理“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经验,为农转居社区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提供一定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7.
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君英 《职教论坛》2012,(12):49-51
课程建设是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领域。加强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研究和实践,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有较大的实践意义,是落实社区居民"有其学"、"优其学"、"乐其学"的根本。社区教育课程建设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确立建设主体、加大共建共享力度、创造性地实施好课程。  相似文献   

18.
仇润森 《成人教育》2012,32(12):43-44
以广西北海市社区教育为例,通过对社区教育学习氛围的营造与构建进行探索和总结,提出: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居委会与教育单位的共建与合作,形成合力,是营造社区教育学习氛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社区心理健康建设作为社区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思想的指引下大有可为,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从共建平台、专业共治和共享成果三个方面作了阐述,从制度保障方面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向专业发展提出了思路和方法,旨在为政府和社区发展心理健康服务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导下,在服务区域社会功能的引领下,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应打破彼此间的壁垒,遵循双向沟通、共建共享、系统规范、社会服务等互动发展原则;构建资源共享、定向培养、专项服务、机构共建、协同创新等多元化互动发展模式;完善制度保障机制、评估激励机制等互动发展动态管理体系;有力地促进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社区教育的规范和快速发展,以及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