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中国微博蔚然成风,被称之为“中国微博元年”.随着微博用户的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也建立了微博,利用微博发布信息、引导舆论、获取反馈、与公众交流,进而改善和提升政府形象.这充分显示我国政府机构认识到通过微博的表达和围观形成的舆论力量不可小觑.同时,政府微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何构建合理有效的政府微博管理机制,利用政府微博更好地提升政府形象,是我们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从政府微博对政府形象的提升与改善、政府微博运行中存在的不足、政府微博改善政府形象策略分析方面入手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为更好地发挥政府微博在改善和提升政府形象方面的功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林野 《华章》2012,(10)
自从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政府开通了第一家政府微博以来,政务微博日渐成为政府机构和公职人员信息发布的渠道、为民服务的平台、了解民意的方式和官民互动的空间.微博问政因此成为各级政府官员广泛关注的一种新兴的社会管理方式.本文就微博问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就此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环境对于政府机构而言,既是话语权的一次挑战,又是提高传播效率的一个契机.本文通过对政府发布的热门微博进行机构、内容和方式的研究,探讨各地、各部门的政府机构在新媒体语境下的生存状况,并分析政府微博在信息公开、形象建构、娱乐、互动等方面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信息时代,网络媒介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网络使得信息发布的成本大大降低,发送方式越发便捷、传播速度愈加迅速。如何借助微博扩大官方声音,防止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失真,制止谣言肆意传播,提高政府公信力,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政务信息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以南京地区政务微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地方政务微博平台的简要分析,总结出当前政务微博运行中的可取之处以及存在的不足,并指出未来政务微博的发展趋势,希望能够以此为政府机关在电子政务建设中提供参考和帮助,推动政府管理方式改革,更好地建设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成都发布”“问政银川”和“平安北京”三个政务微博的分析,探究政务微博的特色和不足,从而浅析微博时代下政府形象建设这一课题。新媒体环境下,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须坚持线上和线下活动相结合:以线下活动为基础和后盾,以线上活动为媒介。以打造服务型政府,为人民服务为立足点,以具有高度吸引力的政务微博作为传播载体,从而树立积极阳光的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6.
高校微博舆情具有突发性、爆发性以及复杂性等特点,微博舆情的引导关系着高校校园的安定稳定以及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当前,高校微博舆情的引导存在高校领导重视不够、引导机构设置不健全、引导人员力量不足以及引导机制不完善等不足的现状。文章试着从高校微博舆情引导工作机构建设、引导机制完善、引导队伍建设、意见领袖挖掘与培育等方面探讨高校微博舆情引导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7.
从2009年国内各大门户微博测试版上线,到2011年首届"政务微博与社会管理创新高峰论坛"举办,以各级政府机构、官员为主体注册的政务微博,已成为政府倾听民情、沟通民意、服务民生,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目前,政务微博在发展中受各种因素制约呈现出发展困境,亟待通过相关运作技巧提高社会关注度、扩大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微博问政"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已显得越来越重要。事实证明,政府只要合理利用微博,是有利于创新社会管理的。但是,当下政府在管理微博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为:管理过程缺乏法律规范;治理措施相对滞后;对微博的利用率还比较低等等。因此,政府需要合理地利用和管理微博,以更好地传播其"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互联网在商业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进而促使微博营销成为企业的一种新型营销方式。而旅游政务微博的出现,不仅拓宽了微博营销的应用领域,同时也丰富了旅游政务信息的传播渠道。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旅游政务微博缺乏一个较为完善的运营评估体系。文章以旅游政务微博营销的特征为研究基础,从旅游政务微博的运营方角度出发,以覆盖度、活跃度和影响度等三个关键因素为主要评价指标,探索性地构建起旅游政务微博的运营效果评估体系,最终根据旅游政务微博运营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10.
微博问政作为网络问政的一种方式近年来在我国快速发展,在反映社情民意、丰富信息内容、进行舆论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微博问政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微博网民的视野狭窄、微博问政的热情不高、微博问政盲目性较大、微博问政客观性不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加大微博问政宣传力度、加大微博问政引导力度、加大微博问政监督力度、加大网络道德建设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完善我国的微博问政,充分发挥微博问政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12年政务微博进入到了民生应用年,微博受众的用户体验、互动渠道已经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成为新浪微博上6万多个政务微博的关注焦点。在此基础下,打破以往传播学受众的被动地位,"政府-受众-政府"的模式使受众与政府联动更为密切,切实加强了受众的媒介接近权和政治参与度,与政府的关系也更加平等。但是,政务微博缺乏制度化的管理模式,使受众无法从市场的角度去影响政务微博,单一的传播模式也使受众陷入困境。鉴于以上研究,政务微博在以后的发展中应该拓宽多种途径,实施更加制度化、人性化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Wang和Yao(2022)的信任建构话语模型,以三个高影响力政务微博话语为语料,探讨政务微博话语中的信任建构。研究发现,政务微博偏向建构双方的认知信任,主要通过强调正面的交际行为凸显政府及其机构的真诚与责任感。情感信任的建构则大多通过调动情绪的交际行为促进交际双方中国传统价值观一致和亲密关系的形成。在语言资源层面,政务微博通过评价资源、言语行为、称呼语、话题标签和感人故事等建构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13.
基于微博传播的特点,政府官方微博的发展还不够成熟;电视节目官方微博的新闻传播已逐渐朝着一条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的方向发展;纸质媒体官方微博充分利用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优势,对各行各业的官微新闻传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使用微博的衡水学院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1 000份问卷,对大学生微博的使用情况从多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使用微博主要是通过更新微博来记录生活片段、成长点滴,使用微博与辅导员、老师及校领导交流思想等.使用中产生的问题也很多.因此,各高校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微博使用观,各微博运营机制要完善自身机构,使微博成为大学生自我提高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5.
政务微博是政府听取社情民声、发布政务信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平台和渠道。与发达省市相比,武汉市政务微博处于发展阶段,在观念态度、人员素养、运行维护、营销推广、制度建设等多个方面存在问题,影响力不足。武汉市政府整合资源打造权威政务微博发布平台“@武汉发布”,影响力迅速扩大。明确政务微博的定位,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绩效考评机制,提高安全意识、加强技能培训,是促进政务微博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张辉 《天中学刊》2014,(4):25-27
微博时代,微博意见领袖通过个人微博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社会公众中传播,通过“微民意”对政府施加影响;微信用户通过关注政务微信公众平台而对政府形成微信舆论监督及压力。因此,政府应正视微信、微博的政治角色,引导它们为政府决策提供正确、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研究企业微博信息传播特征,可以为企业更好地利用微博平台提供参考。试运用PKUVIS对企业微博信息传播路径进行分析,统计并分析了传播时间,并从点度中心度、中间中心度等视角发掘网络中的核心节点。结果发现:两种企业微博信息传播网络结构,层级多的结构易发生信息失真现象。信息发布者、其企业相关的微博账号以及数码评测机构在微博信息传播中具有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微博舆论,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兴起。公众运用微博等新媒体技术参与到信息的生产和消费中,不仅意味着一种全新的个人表达方式的形成,更在深层上显示出公众对社会语境的宏观影响。而微博舆论以裂变式的传播、强大的爆发力和较强的强化作用等传播优势,促使微博成为现实生活中新的舆论阵地。本研究以传播学、舆论学有关理论为指导,以微博舆论为研究对象,浅析微博舆论的引导策略,对如何正确引导微博舆论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微博问政顺应了互联网时代信息快速传播的需求,开启了网络时代官民沟通的新方式,彰显了与时俱进的执政理念,成为中国政治舞台上备受瞩目的新宠。微博平台,打开了政务公开的一扇窗,增加了政府机构和官员工作的透明度,将官员的言行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同时也要看到,微博问政的风光背后也给社会管理带来了挑战。因此,必须从建立舆情评判机制、微博问政的制度化、加强道德自律等方面完善微博问政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CNKI收录的关于微博营销文献的学科、关键词、科研机构等可以发现,文献主要集中在企业经济、信息经济和新闻传播领域,基本都以新浪微博为研究对象,研究微博营销的策略、价值、影响力、盈利模式等,且文献多发表于商业杂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